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综述了自20世纪20年代光敏色素被发现以来的研究概况及进展.主要包括(1)光敏色素作为主要光受体在调节从种子萌发到器官衰老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光敏色素的5种不同基因型及基因同源性和主要的反应方式,尤其是光敏色素的主要分子基因PhyA和PhyB在反应方式上的区别;(3)从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阐述了光敏色素的生理功能,其中包括光敏色素对细胞生长的调节,光敏色素是如何通过调节光周期反应进而调节了生长和开花的,光敏色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光敏色素与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于植物生长和育性等;(4)虽然迄今为止人们极少研究光敏色素和植物激素在苜蓿秋眠中的作用,但对此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2.
太行风云     
  相似文献   
23.
空棚消毒的重要性通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将饲养动物的房舍空置一段时间对确保获得良好的卫生条件至关重要.在上一群种鸭清棚后,鸭舍已受到较高水平的微生物污染,具体水平取决于该种鸭群曾经遭受的和正遭受的可能已经引发的健康问题.仅清除垫料和粪便还不足以将鸭舍的污染降至一个能确保后一批种鸭有一个良好生产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24.
罗氏沼虾因个体大、生长快、易饲养等优点,目前已在全国许多省区推广养殖,但是,其颗粒饲料除需具有全面均衡的营养外,还要有很好的水中稳定性,因此内陆省区在推广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饲料生产一直是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5.
罗氏沼虾目前已在我国许多内陆省份繁育成功并推广养殖.为适应其养殖需要,生产高质量的虾料是内陆省份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影响虾类配合饲料工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其耐水性,如果以一般畜禽或鱼类颗粒饲料加工艺进行生产,则由于生产的颗粒饲料耐水性差,不适应虾类的采食特点,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又易引起水  相似文献   
26.
衡水市利用微咸水灌溉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北省衡水市针对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现实,坚持把浅层地下微成水的开发利用作为农业灌溉开源的重要手段,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了咸淡混浇与管道输水一体化技术,走出了一条既开源又节流的农业灌溉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7.
通过犊牛代乳品饲喂试验结果证明犊牛代乳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完全代替母乳同时其可以提高犊牛的精粗料采食量试验组犊牛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17g节约饲养成本224元因此犊牛代乳品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8.
29.
乳酸杆菌、抗生素及其合用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杜×大×长)三元杂交28日龄健康断奶仔猪72头,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研究了基础日粮中添加黄霉素(10 mg/kg)、复合乳酸杆菌(0.25%)及两者合用(10 mg/kg黄霉素+0.25%复合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仔猪日均耗料无显著差异(P>0.05)。乳酸杆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黄霉素组和合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乳酸杆菌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黄霉素组(P<0.01),与合用组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仔猪在粗脂肪、粗蛋白质、钙和总磷表观消化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乳酸杆菌组最高。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具有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复合乳酸杆菌和黄霉素联合使用,降低了单独使用复合乳酸杆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试验园区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5.0,22.5,30.0kg/hm2)为主区,8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为副区,研究其对植株数量动态、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生产确定最佳播量和适宜品种,发展精准苜蓿产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3种播量的越冬率无显著性变化(P0.01);但不同苜蓿品种的越冬率有差异,在85.53%~98.24%之间,其中秋眠和半秋眠苜蓿品种的越冬率都显著高于非秋眠品种,从安全越冬考虑,在河南省宜栽培秋眠和半秋眠品种。(2)播种量对植株数量动态变化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植株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第一生长年非常明显,但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3种播种量的植株数量均呈现出第一生长年急剧下降、第二生长年缓慢下降、第三生长年趋于平稳一致的变化态势;植株数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在年际间变化的规律不因品种而改变。(3)播种量对年干物质产量无显著影响(P0.01),但干物质产量有随播种量增加不断提高的趋势;播种量对营养品质有一定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其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有上升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有下降趋势。(4)不同品种对干物质产量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从高产和品质综合考虑,以先行者最适合在郑州地区种植;播量在22.5~30.0kg/hm2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综上,在河南以种植半秋眠品种为宜,不同播量的苜蓿品种其植株数都有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减少最后恒定的趋势,在适宜播量范围内,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生产目的和播种量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