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为了解析株高性状的遗传基础,以X178和NX531为亲本构建的124份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基于高密度SNP标记构建的包含7 278个bin的bin-map连锁图谱,对辛集、保定2个地点RIL群体的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3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位点,有9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大于10.00%。其中辛集检测到7个,单个QTL表型贡献率范围4.67%~13.94%;保定检测到9个,单个QTL表型贡献率范围0.35%~25.56%。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qEHX3和qEHB3的置信区间存在重叠。在第1连锁群上289.16~296.77 Mb发现控制株高的qPHB1和穗位高的qEHB1-2定位区间相邻。在bin1.07定位到的qPHX1-1区间内存在br2(brachytic2)基因,bin1.09~1.1定位到的qPHX1-2区段内存在d8(dwarf8)基因,bin3.07定位到的qEHX3区段内存在ccd8基因,这3个基因影响节间的伸长,与株高、穗位高的发育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株高相关性状QTL精细定位、克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经奈氏比色测定两组栽培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种F1及其亲本蛋白质含量.结果,大刍草的含量最高,为21.9 %,其余依次为亲本自交系4792×大刍草的远缘杂交种F1(16.9 %)、亲本自交系3153(15.2 %)、自交系3153×大刍草的远缘杂交种F1(13.6 %)和亲本自交系4792(12 %).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栽培玉米自交系×大刍草的杂种F1蛋白质含量表现负向中亲优势,甚至负向超亲优势,而且杂交的双亲蛋白质含量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表现越强,差异越小杂种优势越弱.  相似文献   
23.
24.
玉米近缘种大刍草(Zea luxurians)光周期敏感性与育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刍草短日照敏感苗龄和最佳日照时数,使其与栽培玉米花期相遇,通过杂交导入有利性状进行玉米品种改良与种质资源创新。【方法】设置苗龄和日照时数两个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不同短日照处理后不同苗龄大刍草的生长发育情况;自制酶液,测定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对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利用诱导开花的大刍草与玉米自交系授粉杂交、回交并自交选育新自交系。【结果】19—26 d是大刍草能否接受诱导的临界苗龄,苗龄(5—47 d)越大诱导效果越好;9 h是诱导生殖生长的最佳日照时数;各日照时数处理的POD活性随苗龄的增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但不能直接反映大刍草生长发育状况;a、b、c、d四条POD酶带是大刍草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标记,e、f、g三条POD酶带的出现表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POD酶的相对含量主导着大刍草的生长发育方向;采用40—47 d苗龄每日9 h短日照处理的大刍草与玉米掖478、综31花期相遇,通过远缘杂交育成NX3153等玉米自交系。【结论】在中国北方可以通过短日照处理诱导大刍草幼苗提前开花,与普通玉米花期相遇,通过远缘杂交实现基因导入,创新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25.
以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两个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雄穗小花中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散粉期,郑58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不育系,雄穗小花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不育系。郑58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仅在雄穗发育末期显著低于郑58cmsQ1261;雄穗小花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在雄穗发育初期及散粉期均显著高于不育系。郑58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除雄穗发育末期和抽雄期,其他时期与不育系均有显著差异;雄穗小花中丙二醛含量在雄穗发育初期和散粉期与不育系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玉米植株结构分析及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83个玉米DH系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植株结构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受中部节间长度影响最显著;穗位高主要是由基部节间长度控制;相邻节间长在发育上具有协同性。对DH系的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40个QTL,贡献率为7.98%~43.24%。每个性状检测到1~5个QTL,其中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检测到1个共同的QTL。  相似文献   
27.
相关分析表明,春小麦经济产量性状耐缺磷程度和对加磷反应敏感性与成熟期性状呈高度正相关,而与中期性状呈中低度正相关,与含磷量则不相关;与供磷下各性状除了穗粒数和穗粒重外,均不相关。缺磷下磷利用效率除与含磷量高度负相关、与吸磷是中度负相关外,与其期望生状均无相关性。成熟期性状可磷下磷利用效率除与含磷量高度负相关、与吸磷量中度负相关外,与其它形态性状均无相关性。成熟期性状可作为经济产量耐缺磷程度和对加磷  相似文献   
28.
玉米DH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主要产量性状GCA间的相互关系及产量性状表型值与其相应GCA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GCA与穗长、穗粗、行粒数、轴粗和百粒重5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GCA对单株产量G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主要因素。产量性状表型值与其相应GCA间无显著关系,表明杂交育种中通过表型选择不能提高产量性状的GCA,必须要通过测交鉴定才能筛选出高GCA的后代。  相似文献   
29.
利用导入系群体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定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一套以自交系综3为受体亲本的80个导入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在3个不同环境下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进行表型鉴定。在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与8个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60个,其中至少在两个环境中被检测的位点7个,一因多效位点12个,QTL富集区8个且大部分为一因多效位点。  相似文献   
30.
利用自交系178和郑58构建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锌、铁含量、籽粒构型、百粒重等籽粒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锌、铁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籽粒锌含量与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0.395,粒长与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 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