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南京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产业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其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探索南京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并对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支持体系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2.
周影  魏启舜  管永祥  陈震  王琳  郭成宝  文蔚明 《土壤》2020,52(3):482-486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量(22.5~75.0 kg/hm~2)对晚播紫云英生长状况、产草量以及养分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紫云英每公顷株数显著增加;播种量在30.0~75.0 kg/hm~2范围内单株鲜重和干重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单株分枝数差异不显著。鲜草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种量为45.0 kg/hm~2的处理产草量最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48.34 t/hm~2和5.70 t/hm~2。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植株地上部碳、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养分积累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则先增加后减少,播种量为45.0kg/hm~2时紫云英养分积累量最高,继续增加播种量则差异不显著。综上,晚播紫云英的适宜播量为45.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及养分积累量。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TK3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促生作用,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标记菌株TK3,获得的转化子TK3(rfp)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红色荧光,且转入的rfp基因未对TK3细胞产生毒性。将TK3(rfp)与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共培养,发现TK3(rfp)可促进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并促进菌丝扭结成团。在覆土层中喷施TK3(rfp)菌液,20d后覆土层中细菌总数和TK3(rfp)数量随着TK3(rfp)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TK3(rfp)能在覆土层中定殖,当喷施浓度为每克覆土107cfu时,与对照相比,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增加24.9%。  相似文献   
24.
从容器与介质准备、分株繁殖、温度与通风管理、光照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卡特兰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泥炭与田泥分别以1:3、1:1、3:1的比例混合,以及纯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并以常用的田泥稻壳土的覆土材料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土的理化性质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的持水率高、孔隙度大、电导率高、容重轻、含氮量高,这些特性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因此纯泥炭作为覆土时产量最高,随着添加田泥比例的升高,容重升高,其他参数降低,双孢蘑菇的产量有所降低,泥炭和田泥以1:1的比例混合时产量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在双孢蘑菇的品质方面也优于对照,作为覆土材料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果树—牧草—草鸡生态种养模式中牧草栽培要点、草鸡养殖要点、果树栽培要点,表明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价值,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27.
对1年生竹柏苗在南京地区进行露地越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P、K肥对竹柏苗越冬有一定的帮助,但1年生竹柏苗在南京地区无法安全越冬,实际栽培中必须采取防寒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8.
竹柏容器育苗及其盆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柏作为盆栽观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介绍了竹柏的容器育苗技术及盆栽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增施不同氨基酸水溶肥对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0.
细菌对废弃羽毛的降解及在可持续农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