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白洋淀是浅水草型湖泊,很适宜青虾生长,在历史上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三大名贵青虾产地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淀区水位变化以及过度捕捞,青虾资源急剧下降,年产量不过0.5万kg,商品虾价格猛增,目前售价高达80~100元/kg。为使这一优良品种资源得到恢复,保护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白洋淀于2010年建成了河北省第一个省级青虾原种场,每年生产青虾苗种1亿余尾。2011年至今,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一直在白洋淀区域内开展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探索,其中鱼、虾、蟹立体生态混养模式基本成熟,近  相似文献   
22.
东海原甲藻在氮、磷限制胁迫下的补偿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重要的甲藻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研究材料, 观察其对氮、磷营养限制胁迫的耐受程度以及恢复营养条件下补偿生长的情况。研究实验分营养限制和恢复营养两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均设置对照组、贫营养组、限氮组、限磷组和限氮限磷组。研究结果显示, 在氮、磷营养限制胁迫下, 东海原甲藻生长受到抑制, 其中磷限制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 氮磷共同限制的抑制作用最大。限磷组最大细胞密度为78×104 cell·mL–1,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细胞各项生长参数和叶绿素a的含量, 与细胞密度类似, 其中限磷组的最大细胞日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相对生产率、最小细胞代时、最大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61 d–10.44 d–11.58 d694.2 μg·μL1,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而与其他处理组则有显著差异(P< 0.05)。藻细胞所受到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而加强。后期, 限磷组和其他处理组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处理组各细胞参数均显著劣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营养的培养前期, 4个经过营养限制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均显著优于持续营养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组(P<0.05)。表明东海原甲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 其中磷限制后表现出的超补偿能力最强。由此可知, 东海原甲藻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在恢复营养培养后, 各处理组比对照组细胞数增多, 叶绿素a含量增高, 细胞日生长速率和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 细胞数净增率高达10.30%~80.95%, 细胞代时缩短。根据研究结果认为, 东海原甲藻具有较强的耐受低磷能力, 而在营养条件恢复情况下, 经历低磷胁迫的东海原甲藻又具有最强超补偿生长能力, 使得其在与硅藻竞争中居于优势, 这是东海原甲藻赤潮在中国沿海海域频繁暴发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为揭示长江口及其邻近的东海海域甲藻赤潮逐年大规模暴发机理以及硅藻与甲藻赤潮种的演替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在自然水域中鲟鱼是一种寿命长、生长快、性成熟迟、繁殖力强的鱼类.它一生中产卵的次数较多,但由于性成熟晚,而且大部分的亲鱼是隔年产卵,这样就无法满足人工养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鲟鱼苗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何提高鲟鱼亲鱼的的繁殖力就成为鲟鱼业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4.
河北省棉花种植区域分冀南、冀中、冀东三个棉区,南北横跨500km,东西400km。地理位置及土壤条件差距很大。7月份是棉花关键生长时期,在管理上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5.
7月份棉花由蕾期进入花铃期,地膜棉一般6月末进入初花期,7月上旬进入盛花期;裸地棉7月上句进入初花期,中旬进入盛花期。整个花铃期一般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持续50-60d。  相似文献   
26.
27.
为了建立花溪古茶树的组培快繁体系,以花溪古茶树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带芽茎段最佳灭菌时间、腋芽启动、增殖及生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0.1% HgCl_2消毒6 min;最有利于腋芽启动和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1.5 mg/L+NAA 0.5 mg/L,所得最佳增殖系数高达1.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BA+0.5 mg/L NAA,所得生根率为56.7%。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高产的适宜播量,实现产量与效益相统一,在该区域内南部(邯郸临漳)、中部(石家庄赵县)和北部(保定涿州)各设定1个试点,选择当地主栽冬小麦品种(南部区域为鲁原502,中部区域为轮选103,北部区域为农大3432)为试材,在适期播种条件下播量设150.0、187.5、225.0、277.5和300.0 kg/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量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各试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趋势略有不同,随着播量增大,临漳试点的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穗粒数呈先减少后增多趋势,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赵县试点的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呈逐渐增多趋势,穗粒数呈逐渐减少,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涿州试点的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呈逐渐增多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河北山前平原区南、中部试点冬小麦均以播量为225.0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8 376.0和8 358.7 kg/hm2;北部试点冬小麦在播量为262.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8 163.0 kg/hm2,但与播量为225.0 kg/hm2时的产量(8 109.0 kg/hm2)相差甚小。总体来看,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的适宜播量为225.0 kg/hm2。  相似文献   
29.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磷肥的增产潜力,实现冀中南施肥减量增效,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以固体磷肥全部底施为对照,不同施磷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分布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习惯施磷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喷施液磷肥可使20~6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提高明显;(2)减少基施固体磷肥,改为春季水肥一体化喷施液态磷肥,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冬小麦产量;(3)磷肥施用宜底施固体(P2O5) 90 kg/hm2的基础上,春季喷施液态(P2O5) 30 kg/hm2小麦产量效果为佳。底施固体磷肥,并在春季分2次平均水肥一体化追施液体磷肥,可实现磷肥施用“下移增效”。  相似文献   
30.
针对玉米育种试验田施肥不均匀、行距控制难、机械化程度低、大畦浇水多、用工多、效率低、精准度差等问题,研究出了"2行畦"精准高效种植法。本方法将施肥、开沟、起埂机械化一次完成,"一杆双行"加快播种速度,覆土平整一次成畦,实现了精准施肥、开沟、播种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试验精准度与均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