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2年5月-7月在甘肃省白银市采集了番茄、黄瓜、豇豆等几种保护地蔬菜的25个根结线虫群体.直接解剖获得雌虫,通过雌虫会阴花纹观察,结合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MDH-EST)测定,鉴定出所收集的25个群体中有16个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White)],9个为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 (Treub)].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本次试验也是首次在甘肃省发现爪哇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22.
刺角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刺角瓜(Cucumis metuliferus)‘CM3’品系进行了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鉴定,并且对其根结线虫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刺角瓜‘CM3’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稳定的抗性,根结数量、大小与对照栽培黄瓜(C. sativus)‘9930’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南方根结线虫发育状态观察证实,南方根结线虫在侵染栽培黄瓜21 d 后就能产卵完成其生活史,而侵染刺角瓜后发育缓慢或停止,28 d 也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只有少量的能够在42 d 时发育到成虫阶段。试验结果为黄瓜抗根结线虫育种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3.
植物根围微生物号称植物的第二基因组,与植物本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植物根围微生物是筛选生防菌株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植物与根围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对于根围微生物的影响;根围微生物的“救助”机制;生防菌株应用过程中和土著根围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作对于生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试验区为研究区,开展引黄灌区玉米生育期适宜灌水量模拟研究。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埋深阈值,利用饱和带-非饱和带耦合模型SWAP-MODFLOW模拟了不同降雨水平年不同土壤质地区域玉米生育期灌溉用水量,预测了满足土壤水环境阈值的用水方案。基于耦合模型的决策结果:贫雨年安全用水量为269~315mm;平雨年165~225mm;丰雨年88~128mm。综上,利用实测资料检验后的耦合模型,结合不同作物的土壤水、地下水埋深阈值,能够更准确地从微观定量的角度确定不同作物最低灌水量,对河套灌区引黄水量的管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红蓝光间断暗期对甜叶菊扦插苗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陇甜菊1号’、‘谱星6号’和‘甘引35号’为研究对象,动态测定了甜叶菊幼苗扦插到起苗期内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与不间断暗期(CK)下甜叶菊扦插苗长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指标,分析了壮苗指数、生长速率、根冠比及各部位分配率等参数。结果表明:(1)间断暗期处理有效抑制了甜叶菊现蕾开花,明显抑制了株高和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3个品种株高降低范围为4.44%~30.53%,根系条数减少了3.85%~11.36%,而茎粗和叶片数略高于对照;(2)处理显著增大了各品种幼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增大范围分别为12.21%~20.88%和8.05%~12.82%,减少了地上、地下部物质积累,减缓了生长速率,显著促进了干物质向叶片的分配,‘陇甜菊1号’、‘甘引35号’和‘谱星6号’的叶片分配率分别增加了0.189、0.125和0.241个百分点,减少了向茎和根的运输与分配;(3)处理改变了叶绿素a、b和a+b的变化轨迹,最终减少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增大了叶绿素a/b值,增加了甜叶菊幼苗叶片中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一种玉米种子细菌性病原菌,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玉米种子胚芽组织和玉米幼苗心叶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种子胚芽组织和幼苗心叶生长点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2株培养性状一致的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2株菌株是引起玉米矮化皱缩、生长点组织坏死、心叶缺失等症状的病原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2株菌株与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的同源性达到100%,结合菌落形态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鉴定为Pantoea dispersa。皿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对菌株YM-001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670.84 μg/mL和920.99 μg/mL。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连作对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轮作1年和连作5年、11年、25年和50年的玉米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4个门为真菌优势类群,占所有真菌的90%左右。在属分类水平下镰孢菌属(Fusarium)在连作11年的玉米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为56%;在连作5年的玉米根际土壤中丰度最低,为6%。不同连作年限下玉米根际土壤中的主要功能真菌依次为植物病原/腐生/共生过渡型菌(Pathogen-Saprotroph-Symbiotroph)、腐生/共生过渡型菌(Saprotroph-Symbiotroph)、植物病原菌/腐生菌过渡型(Pathotroph-Saprotroph)、腐生菌(Saprotrophs)、共生菌(Symbiotroph)、植物病原菌(Pathotroph)和植物病原菌/腐生菌过渡型(Pathotroph-Saprotroph),连作50年的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功能真菌丰度最低,连作5年的根际土壤中功能真菌丰度最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玉米根际土壤和玉米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探明连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分别测量轮作1年、连作5、11、25和50年的玉米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运用SPSS 22.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水解性氮随连作年限延长,先下降后上升,有效磷、速效钾和pH随连作年限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玉米不同连作年限下根际土壤的土壤蔗糖酶(S-SC)、土壤脲酶(S-UE)、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和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含量差异显著,都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连作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轮作1年的玉米长势相对较均匀,叶绿素含量高,连作11年的玉米光合作用最强,根系发育好,毛根长,在主根上分布均匀;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弱碱性土壤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结论】连作导致玉米农艺性状下降,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流失,水解性氮富集,土壤酸化。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弱碱性土壤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水解性氮、土...  相似文献   
29.
以禾谷镰孢菌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测定不同浓度可溶性硅和不同杀菌剂及其互配对禾谷镰孢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硅浓度越大,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越高,1 666.7 mg/L硅处理后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达30.3%。40%咯菌腈·氟唑菌酰羟胺(0.008 mg/L)对禾谷镰孢菌的毒力最强(EC50=0.008 mg/L),可溶性硅与40%咯菌腈·氟唑菌酰羟胺混配可明显降低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降幅为8.7%~12.87%;可溶性硅与5%香芹酚按不同比例混配对禾谷镰孢菌互作效应不同;可溶性硅与其他四种杀菌剂混配都能促进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除40%咯菌腈·氟唑菌酰羟胺外,其他5种杀菌剂与硅肥混合喷施防效和产量都高于单喷,其中,混合喷施2 000 mg/L可溶性硅肥+25%吡唑醚菌酯防效最好,增产最高。  相似文献   
30.
我国玉米种子或籽粒携带病原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种子或籽粒携带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以及引起的主要种传病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对玉米种传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总结探讨,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亟需研究的问题,以期为生产健康玉米种子、种子安全储藏以及预防种传病害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