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7篇
  46篇
综合类   913篇
农作物   10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枯病是危害辣椒、西红柿、马铃薯、茄子等常见的茄科蔬菜,是茄科蔬菜上常发生且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其具有"迷惑性"——植株早晚正常,中午萎蔫,且病害发展速度快,如不及时正确诊断病症对症下药,容易造成茄科蔬菜减产甚至绝收。总结了沿海地区茄科蔬菜植株青枯病的发病规律、症状特点的识别及综合防治要点,以供菜农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2.
优良的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茄子创新资源的抗性水平,培育适应华南地区高温和青枯病易发特点的新品种。本研究利用茄子苗期耐热快速鉴定和浸根接种青枯菌鉴定方法,对12份茄子创新自交系开展耐热性和抗青枯病鉴定。获得处理4天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和热害指数。发现8份紫红长茄中有3份为耐热(13009-4-4-3、3309-5-4-1-2和5-1-1-2-1)和2份中等耐热(3-1-2和10009-3-2-1);3份白茄中有1份耐热(10009-5-3-1-1)和1份中等耐热(10015-5-3-4-1);苗期接种6周鉴定筛选获得1份高抗(3309-5-4-1-2)、2份抗病(10009-3-2-1和3410-14-1-4-2)和1份中抗(3-1-2)青枯病材料。根据耐热和抗病鉴定结果共获得1份(3309-5-4-1-2)耐热高抗青枯病自交系,1份(10009-3-2-1)中等耐热抗青枯病,1份(3-1-2)耐热和抗青枯病均表现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3.
王奎生  王殿昌 《作物学报》1993,19(5):468-472
1986-1989年采用自然鉴定和人工土壤接种鉴定的方法,对602份玉米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鉴定397份,其中204份材料表现抗病。在正常年份,人工接种鉴定效果明显好于自然鉴定,但在重病区或青枯病流行年份,在尚未具备人工接种条件时,利用自然发病作为选育抗病材料仍有一定效果。玉米苗期接种青枯病重于成株期  相似文献   
24.
茄科蔬菜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世界性重大细菌病害,分布范围极广,其中以温暖、潮湿、雨水充沛地区发生尤为严重。近年来,北方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在部分地区青枯病有所发生和发展,受害较重的是番茄,其次是马铃薯和辣椒,在茄子上也有发生,造成轻病田减产10%、重病田减产50%以上,因此应高度重视,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5.
桉树抗青枯病品系筛选技术的初步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出用新的WFC接种方法,对生产上应用的桉树优良品种品系进行苗期人工接各测定其抗病力,结合林区实际发病调查,认为室内用WFC法接种发病率低于25%的品系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接种发病率高的品系应用前要经过选育。本研究选出的编号为D-1,C-2,E-2的三个抗病无性系,经重病区试验其抗病力强,具推广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26.
测定桉树品(种)系对青枯病菌抗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筛选桉树抗青枯病品系,通常采用剪顶包扎菌液接种,伤根淋菌液接种技术,探索研究出的WFT新的接种技术。通过3种中技术的对比试验表明,青枯病菌对桉苗致病力因接方法不同而不同,与桉树林分青枯病病自然发生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27.
桉树青枯病的病原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茄拉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al.],主要以生理小种1号、生化变种3菌系侵染为害。近10多年来由于桉树造林以无性系为主,在具备发病条件时,感病无性系的发病率可达30%~90%以上。由于茄拉氏菌生理小种1号为高温型菌系,在高温高湿和大风气候条件下易爆发成灾;桉树青枯病是单年流行病,有一定数量病原,气候因素有利于发病,桉树青枯病就大发生;易感病的树种1~3年生期间,青枯病可连年流行,随树龄增大病害流行逐渐缓慢,其中以1年生林发病率最高,4年生后基本不发病。桉树青枯病发生危害的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可以将桉树栽培区划分为高风险发生区、中风险发生区和低风险发生区。桉树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为带菌土壤、带菌苗木和农家肥。在桉树青枯病高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在沙土、壤土和粘土造林地均可严重发病,但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或以农家肥为基肥时,抗病品系也可严重发病;在中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主要在坡下低洼积水处发病,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以农家肥为基肥或以带病苗木造林的林地严重发病;在低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主要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以农家肥为基肥或以带病苗木造林的林地发生。目前,国内外对桉树青枯病仍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桉树青枯病发生与流行规律,提出桉树青枯病可持续控制策略:实行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减少病原菌初侵染源;采取科学营林技术,减少病原菌的种群数量,降低发病率;合理布局桉树品种(系),充分利用桉树良种资源;培育多类型抗病品种(系),以多品系混合造林减缓病原菌进化,形成专化型新菌系。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8.
简要概述了危害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介绍了两种病害的部分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及其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番茄接穗多芽嫁接育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嫁接栽培技术的迅速推广,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因土壤、气候和耕作(重茬)等原因而导致的番茄青枯病漫延成灾的难题,而且由于农药用量减少,产地的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也明显地得到改善.这种一举多得的新技术被广大农民称之为番茄生产的"定心丸".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