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运用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4种方法,脱除西伯利亚百合品种CMV、LSV和LMoV病毒,分析了4种处理后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结果表明:以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
西伯利亚百合病毒RNA提取及RT-PCR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感染西伯利亚百合的CMV、LSV、LmoV 3种病毒的检测上,对4种常见的RNA提取方法及影响RT-PCR体系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改良优化了的RNA提取方法,不需用DEPC水处理和高温烘器皿,省去液氮研磨过程,采用该法从百合叶片中提取总RNA,整个过程及后继反应均不需使用RNasin,降低了成本,同时提取的RNA质量高,适于后期RT-PCR的检测,更适合于百合幼嫩叶片和试管苗RNA的提取.运用一步法,建立了CMV、LSV、LMoV 3种病毒的RT-PCR优化体系,最优反应体系为:M-MLV 5×Reaction.Buffer 1 μL、10×PCR buffer0.5 μL、2.5 mM dNTPs(each)0.8 μL、10 pmol/μL下游引物0.2 μL、10 pmol/μL上游引物0.2μL、M-MLVRT 200 U/μL 0.1 μL、2.5 U/μL Taq polymerase 0.1 μL;0.4 μL感病材料RNA提取液,剩余部分用无菌双蒸水补足,使反应体系达到10μL.  相似文献   
23.
百合脱毒及病毒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百合病毒病研究现状,并对百合的脱毒技术--茎尖培养、珠芽培养、化学处理和热处理,以及主要病毒鉴定方法——指示植物法、电镜技术、酶联免疫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4.
甘肃省重要中草药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肃省栽培的重要药用植物黄芪、党参、黄芩和甘草为材料,研究其地上部分(茎、叶)和根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4种受体植物而言,黄芪和党参的化感作用较强,而甘草和黄芩的化感作用较弱,其化感作用强弱依次为:黄芪>党参>甘草>黄芩;供试中草药不同部位的化感效应不同,地下部分的化感作用强于地上部分,其化感物质可以通过雨雾淋溶的途径进入环境作用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25.
化感物质对白藜种子萌发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Chenopodium album)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其他耕地作物以及果园里常见杂草,试验选用阿魏酸、香草酸、可可碱、茶碱、木樨草素、槲皮黄素6种化感物质,通过对白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化感作用研究,为其生物防治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6种化感物质对白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效应与化感物质的种类及浓度明显相关。当6种化感物质的浓度为1 mmol·L-1时,除香草酸与可可碱外,其余均使白藜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其中茶碱、槲皮黄素和木樨草素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而6种化感物质在较低浓度下,均促进了白藜的种子萌发。随着阿魏酸、茶碱、槲皮黄素和木樨草素4种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浓度为1 mmol·L-1时,对幼苗体内SOD和CAT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除木樨草素外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1 mmol·L-1的阿魏酸、茶碱和槲皮黄素对POD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17种植物水提物对黄芪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黄芪与其他农作物和中草药合理轮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7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水提物为供试材料,采用琼胶平板法,测定其对引起黄芪根腐病的2种优势菌——尖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洋葱(球茎)、玉米(根、茎、叶)、小麦(全株)、苦豆子(全株)、苦参(根)、黄连(根)、苍耳子(果)、黄芩(根、叶)和板蓝根(全株)等9种植物的水提物对2种优势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而葱(茎)、大蒜(茎)、韭菜(叶)、马铃薯(茎、叶)、甘草(根)、大黄(根、叶)、麻黄(根)、党参(根)等8种植物水提物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不同植物水提物对2种供试真菌活性的抑制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当植物水提物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大蒜、韭菜、葱水提物对尖镰孢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洋葱、玉米、小麦、苦豆子、苦参、黄连、苍耳子、黄芩和板蓝根可以与黄芪进行轮作,有利于防治黄芪根腐病。  相似文献   
27.
吴清韩  赵庆芳  马瑞君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71-72,前插2
对锦屏藤、南瓜、炮仗花、菝葜4种植物的卷须及茎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解剖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卷须与茎之间、茎卷须与叶卷须之间在解剖学上既有相关性,又各有其自身的特征.其相关性表现在:茎的内部结构大体上决定着其卷须的内部结构,充分体现卷须是来源于着生在茎上的侧枝或叶的变态;但茎的内部结构组成在数量上比其卷须更丰富;茎卷须中央髓部细胞具有的后含物比叶卷须少,并能特化成髓腔而叶卷须没有髓腔的出现,但不管茎是否其有次生结构,叶卷须和茎卷须只有初生结构.因此利用解剖学特征,可辅助解决某些仅靠形态学性状难以解决的分类鉴定问题,为判断卷须的变态来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兰州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赵庆芳  丁兰 《北方园艺》2011,(18):138-141
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材,利用秋水仙碱溶液对兰州百合进行了人工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0.l%、24 h,细胞诱变率达60%.对获得的兰州百合多倍体与二倍体叶片气孔大小及密度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气孔大小及密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兰州百合多倍体和二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计数发现,二倍体植株所有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多倍体植株中有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而有些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  相似文献   
29.
唐文菊  赵庆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25-6126,6145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营养液培养法,先对健康植株进行缺氮培养,再提供NO3--N与NH4+-N2种不同形态的氮肥,待生长稳定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形态的N对植物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NO3--N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其活性除在最高施用水平50 mmol/L受到抑制外,随着施用水平的升高而增强;NH4+-N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O3--N处理百合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普遍高于NH4+-N处理,但NH4+-N处理百合叶片中还原性糖含量普遍高于用NO3--N处理。[结论]硝态氮是西伯利亚百合生长较好的氮素形态。  相似文献   
30.
渭源县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甘肃省渭源县采集到的黄芪根腐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并对致病菌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合核糖体DNA(rDNA) 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明确引起黄芪根腐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黄芪根腐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的4个种。共分离出16个菌株,经检测有5个菌株具有致病性,均属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n)1株(9号菌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种(12号菌株和16号菌株,其中16号菌株可能为腐皮镰刀菌的变种),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1株(15号菌株),待定镰刀菌1株(14号菌株,与三线镰刀菌的同源性仅为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