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79篇
  免费   3249篇
  国内免费   8059篇
林业   1993篇
农学   12962篇
基础科学   7709篇
  5958篇
综合类   52981篇
农作物   8497篇
水产渔业   706篇
畜牧兽医   9534篇
园艺   1845篇
植物保护   2502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907篇
  2022年   2091篇
  2021年   2192篇
  2020年   2516篇
  2019年   2583篇
  2018年   1501篇
  2017年   2629篇
  2016年   3149篇
  2015年   3443篇
  2014年   5865篇
  2013年   5964篇
  2012年   7142篇
  2011年   7079篇
  2010年   6609篇
  2009年   6302篇
  2008年   5973篇
  2007年   4968篇
  2006年   4324篇
  2005年   4081篇
  2004年   3219篇
  2003年   2563篇
  2002年   2285篇
  2001年   2219篇
  2000年   1803篇
  1999年   1525篇
  1998年   1338篇
  1997年   1370篇
  1996年   1067篇
  1995年   1106篇
  1994年   1106篇
  1993年   1004篇
  1992年   828篇
  1991年   734篇
  1990年   641篇
  1989年   668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3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6篇
  1953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相关基因TaLox-B1的差异和分布,利用小麦4B染色体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对7个麦区的436份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种TaLox-B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TaLox-B1a(与高LOX活性相关)、TaLox-B1b(与低LOX活性相关)和杂合型,其频率分别为19.0%、70.4%和10.6%。小麦LOX活性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在各生态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基因型TaLox-B1a在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其比例分别为21.1%、19.8%和17.6%;基因型TaLox-B1b在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比例分别为87.9%、72.5%;杂合型仅存在于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分别为14.2%、12.4%和9.8%。利用标记LOX16LOX18对53个自选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发现自选品系仅有TaLox-B1b与杂合型两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TaLox-B1ab有32个,比例为60.4%。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于快速鉴定小麦籽粒LOX活性,加速LOX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22.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大,各地用肥需遵守相应的施肥原则。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当地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当地施肥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还要减少基蘖肥施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施氮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注意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基肥选用p H较低的复合肥或复混肥,追肥少用或不用尿素。  相似文献   
23.
研究工作将针对现阶段我国田间玉米的病害防治技术应用做出相应的探索和阐述,并且会结合现阶段田间 玉米主要遇到的病害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与方法的提出,希望能够通过该方法的应用为后续的田间玉米病害防治工 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24.
几种不同施肥方式对雷竹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析对比竹腔施肥、普通施肥和不施肥3种处理对雷竹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竹腔施肥与普通施肥和不施肥比较,出笋数量分别增加12.11%和33.26%,退笋率分别降低3.3%和4.2%,经济收益分别提高14.0%和33.4%,新竹平均胸径分别增加0.25 cm和0.35 cm。综上所述,施肥对产笋量、成竹率、新竹径级和单位面积收益上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不同施肥方式其作用效果为:竹腔施肥>普通施肥>不施肥。  相似文献   
25.
李勇  罗应国  张瑞  苏萍  李萍 《中国蜂业》2021,(2):48-48,50
环六盘山区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发挥产业优势,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实施。固原市是环六盘山区的核心地区,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地区,“干旱少雨、山大沟深、生态脆弱、产业单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写照,曾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因此,固原市在农业产业领域内,充分发挥肉牛、马铃薯、蔬菜、小杂粮和蜜蜂五大特色农业产业优势,通过“引项目、注资金、强技术、连帮带”等措施全面推进产业扶贫政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论“两区”划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文 《甘肃农业》2021,(4):94-95,99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为“两区”)。“两区”划定有其具体的原则、要求和标准,其工作任务概括为“划、建、管、护”四个方面。本文着重论述了“两区”划定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箭筈豌豆、玉米产量对单作和间作的响应,对于优化栽培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7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溉区进行,重点研究是不同施氮水平下箭筈豌豆、玉米在单作及间作模式中干物质累积、产量构成、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间作箭筈豌豆干物质累积量与单作相比在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和常规施氮(N2)处理下分别提高44.0%、36.7%和37.2%;施氮水平间,间作模式下N1比N2和N0提高9.1%和25.5%,单作模式下提高9.4%和32.1%。间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与单作相比在N0、N1和N2处理下分别提高23.3%、22.5%和23.0%;施氮水平间,间作模式下N1比N2和N0提高9.3%和19.8%,单作模式下提高9.9%和20.7%。间作模式下箭筈豌豆豆荚数和玉米穗数较相应单作分别增加7.6%和14.5%,两者的产量较单作分别提高34.9%和27.0%。由通径分析可知,箭筈豌豆产量决定次序是豆荚数>粒重>单荚粒数,玉米产量决定次序是穗数>粒重>穗粒数。间作结合施氮量240 kg/hm2能获得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是河西灌溉区玉米间作箭筈豌豆适宜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28.
高付威 《种子世界》2021,(12):0096-0098
为了进一步明确微生物菌剂对于夏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本文选择以先玉 335 品种作为试验对象,利用随机区域试验方法,于 2018~2020 年连续三年接种固氮类芽孢杆菌菌剂 1—18、芽孢杆菌菌剂 L—56 以及 1—15 和 L—56 的复合菌剂。试验结果表明,2018 年,接种菌剂 1—18 的增产率为 16.05%,高于接种 L—56 的增长率 7.10%,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 18.50%;2019 年,接种菌剂 L—56 的增产率为 12.18%,高于接种 1—18 的增长率 5.04%,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 14.52%;2020 年,接种菌剂 L—56 的增产率为 9.10%,高于接种 1—18 的增长率 6.52%,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11.74%。由此可见,不同微生物菌剂在不同年份中的影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能够提高夏玉米产量,且接种 1—18 菌剂和 L—56 菌剂都能够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同时复合菌剂的影响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9.
采用DEA-mamlquist指数测算2004—2019年中国17个玉米主产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分区域探讨其差异性。结果显示:2004—2019年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2%,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单轨模式驱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显著(P<0.01)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协同作用驱动。分区域来看,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P<0.01)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互联网的配套设施建设,发挥互联网“连接经济”的优势,应用多元化互联网技术,促进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0.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副产物是玉米采用湿磨工艺生产淀粉过程中多种副产物的合称,在猪、家禽及反刍动物等畜禽生产上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根据多种玉米淀粉湿法加工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应用,综合探讨了玉米淀粉湿法加工副产物的研究现状,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