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藤茶γ-氨基丁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霞  徐廷  刘程  周防震 《湖北农业科学》2016,(13):3453-3455
研究适合藤茶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丙酮和Al Cl3能有效去除藤茶中的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能准确测定藤茶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对市场上5种藤茶产品中的GABA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GABA含量最高的为须茶,其GABA含量为0.727 mg/g,含量最低的为雅露,其GABA含量为0.532 mg/g,平均GABA含量为0.635 mg/g。  相似文献   
22.
草木樨的栽培及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木樨在内蒙古的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耐寒、耐盐碱,既能作牧草、绿肥,又能保持水土,防风挡沙,同时还是蜜源植物,俗称"宝贝草".  相似文献   
23.
2008年以来,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海芋[A 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叶片上新发生一种叶部病害,由于发病后期叶片干枯撕裂,故称之为叶枯病.海芋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初期症状是病斑呈水渍状褪绿,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从海芋病叶分离得到了病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致病病原菌.据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海芋链格孢.病原的确定将为海芋叶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随着巴彦淖尔市飞播造林的不断深入,立地条件好的平缓沙地越来越少项目区逐渐转向远沙大沙恶劣的立地条件。由于项目区沙丘密度和相对高度大,植被稀少、流动性强、降水量少,为增强飞播种子适应该恶劣条件的能力减少种子飘移、位移、闪芽等现象的发生,提高飞播成效,巴彦淖尔市推广应用了大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大粒种子丸粒化技术是继飞播种子多效复合剂包衣处理后的一项新的飞播处理技术,旨在弥补多效复合剂包衣处理方式的不足,其优势必须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25.
【目的】黄淮海夏玉米区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制度区,统筹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耕作模式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与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试验处理,其中RN作为对照(CK),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籽粒灌浆特性等的影响。【结果】冬小麦与夏玉米播前耕作均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与RN相比,MN和MR处理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15.01%、21.14%、3.21%、15.00%和16.44%、24.92%、4.49%、12.60%,即冬小麦播前翻耕提高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分配比例和籽粒最大灌浆速率,进而提高穗粒数与粒重,有利于产量提高。与RN相比,MN和MR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24.03%和30.61%。夏玉米播前旋耕对干物质向籽粒分配比例,籽粒灌浆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出苗率,进而增加群体数量,提高产量;与MN相比,MR处理的出苗率提高6.29%,这是其产量较MN提高5.23%的主要原因。【结论】与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相比,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与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MN)均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尽管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的产量较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MN)高5.23%,但结合生产实际,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播种(MN)更有利于该区域夏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株高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 【方法】 以矮秆玉米品种登海 661 (DH661)、中秆品种郑单 958 (ZD958) 和高秆品种鲁单 981 (LD981) 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 2 个种植密度 (67500 和 82500 plant/hm2) 和 3 个施氮量 (N 0、180 和 270 kg/hm2),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夏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的影响。 【结果】 在密度为 82500 plant/hm2 条件下,品种 DH661、ZD958 和 LD981 的籽粒产量分别较 67500 plant/hm2 分别提高 5.0%、10.2% 和 12.5%;施氮 180 和 270 kg/hm2 处理 DH661、ZD958 和 LD981 的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高密度条件下 (82500 plant/hm2),施氮 270 kg/hm2 时 DH661 氮素转运效率和转运氮贡献率较 180 kg/hm2 显著降低,ZD958 和 LD981 变化不显著;低密度条件下 (67500 plant/hm2),施氮 270 kg/hm2 时 DH661 和 ZD958 氮素转运效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较 180 kg/hm2 显著提高,LD981 的则显著降低。DH661 的氮素利用效率较 ZD958 和 LD981 分别提高 7.4% 和 39.1%,LD981 的氮素吸收效率较 ZD958 和 DH661 品种分别提高 18.9% 和 25.0%。 【结论】 在低密度 67500 plant/hm2 条件下,增施氮肥,矮秆和中秆品种的氮素转运效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显著降低,而高秆品种的则提高。高密度 82500 plant/hm2 条件下,增施氮肥,矮秆品种氮素转运效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显著降低,中秆和高秆品种的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7.
不同株高夏玉米品种的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霞  张吉旺  任佰朝  李霞  赵斌  刘鹏  董树亭 《作物学报》2014,40(10):1830-1838
选用鲁单981 (LD981)、郑单958 (ZD958)和登海661 (DH661) 3个不同株高玉米品种, 在大田和栽培池条件下分别设67 500株 hm-2和82 500株 hm-2 2个种植密度, 0和180 kg hm-2 2个施氮量。大田试验的氮肥以开沟方式施入, 栽培池试验氮肥分别以5、20和40 cm深度分层施入,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株高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 与67 500株 hm-2种植密度比较, 82 500株 hm-2种植密度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氮素偏生产力显著提高。夏玉米吸收的氮素69.3%~77.3%来自土壤, 22.7%~30.7%来自肥料, 土壤氮和肥料氮收获指数分别为54.6%和57.5%。与67 500株 hm-2种植密度比较, 82 500株 hm-2种植密度矮秆品种DH661氮素积累来自肥料的比例显著降低, 中品种ZD958和高秆品种LD981没有显著变化; 中、高秆品种肥料氮收获指数显著降低, 矮秆品种增加。5 cm土层施氮对植株肥料氮积累量贡献率最大, 40 cm土层施氮对植株肥料氮的贡献率最小, 随着株高增加, 深层(40 cm)氮对植株肥料氮积累量的贡献率逐渐增加, 浅层(5 cm)氮对植株肥料氮积累量的贡献率逐渐降低。中、高秆品种对土壤深层40 cm施氮的氮肥回收率较高, 而矮秆品种对土壤浅层20 cm施氮的氮肥回收率较高; 20 cm和40 cm 15N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残留量分别达到60%, 说明矮秆品种对20~40 cm土层氮素回收率较高, 中、高秆品种对40~60 cm土层氮素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确定国槐小卷蛾的食性范围。[方法]以国槐小卷蛾为供试昆虫,通过室内解剖观察和室外观测,对其在花榈木上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观察,对其寄主范围进行测定。[结果]51种供试植物中幼虫可取食11种豆科植物,其中只有取食花榈木、红豆树、国槐和龙爪槐的幼虫能完成发育。花榈木和国槐上的幼虫发育良好,存活率最高,而龙爪槐上的存活率较低,红豆树上幼虫死亡率最高。在花榈木及国槐上幼虫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在其他2种植物上的。非选择性产卵测定结果显示成虫可在花榈木、国槐、龙爪槐、黄金槐上产卵;选择性产卵试验均显示成虫优先选择花榈木。[结论]该研究为国槐小卷蛾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气相和液相色谱法常用于检测氟苯尼考在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中的残留水平。本文比较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检测氟苯尼考的优缺点,同时重点对动物产品和养殖场相关环境样品中氟苯尼考的提取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样品前处理方法有不同,乙腈是良好的蛋白沉淀剂,有助于动物产品的纯化;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比动物产品更复杂,色谱串联质谱能够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本文旨在归纳氟苯尼考的残留检测的色谱方法,为动物类食品安全和氟苯尼考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