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榆木蠹蛾性诱剂的合成及林间诱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榆木蠹蛾处女雌蛾性腺体提取物、化学合成相应的标准化合物并通过触角电位分析及林间诱蛾试验,旨在找到一种对榆木蠹蛾成虫具有强引诱活性的性诱剂.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存在反-3-十四碳烯醇(E3 - 14∶OH)、顺-3-十四碳烯醇(Z3 - 14∶ OH)、反-3 -十四碳烯醇乙酸酯(E3 - 14∶Ac)、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7-14∶ Ac)和顺-3-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3E5 -14∶ Ac).榆木蠹蛾雄蛾对Z7-14∶ Ac产生最强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为4.95 mV,极显著高于其他化合物,其他依次是E3 - 14∶Ac、Z3E5 -14∶Ac、E3E5 -14∶ Ac、Z3 - 14∶Ac、腺体提取物、E7 - 14∶Ac,其中乙酸酯化合物EAG值极显著高于其相应的醇(P<0.01).林间诱蛾活性试验表明:Z7- 14∶ Ac有诱蛾活性,E3 - 14∶Ac和Z3E5 - 14∶ Ac有显著的增效作用,Z7-14∶ Ac、E3 - 14∶Ac和Z3E5 - 14∶ Ac按10∶ 4∶4的比例配成每个含900 μg性诱剂的诱芯具有很好的诱蛾活性,单诱芯日平均诱蛾数达11.02头.  相似文献   
22.
高妻葡萄是由日本长野县山越幸男氏于1981年用先锋×森田尼杂交育成的,1985年初果,属欧美杂交种,四倍体.该品种树体大,一年生成熟枝条紫褐色,粗壮,节间中等长,横断面扁圆形,成熟冬芽饱满而突出.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福建省葡萄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生理病害往往为侵染性病害创造发病条件或二者合一,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现将福建省鲜食葡萄品种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4.
南方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方是典型的多雨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1700~1800mm,60%以上集中在葡萄生长期,因此,葡萄病害严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葡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套能有效控制大多数葡萄病害的防治技术,现报道如下:1南方葡萄的主要病害及发病规律1·1炭疽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主要以菌丝体在一年生枝蔓表层组织及病果上越冬,或在叶痕、穗柄及节部等处越冬。翌春通过风雨、昆虫传播到新梢上,引起初次侵染。潜伏期长短因侵染期早晚而异,长的60d以上,短的2~4d。1·2黑痘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果、病叶及冬…  相似文献   
25.
大多数果农在葡萄采摘后田间没有及时管理.选样容易造成被叶早落引起返梢还青.改树体营幕积累期为营养损失期.对葡萄树体危害粗大,严重影响翌年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6.
闽北葡萄产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闽北葡萄产业由兴起到兴盛的30多年发展历程,剖析闽北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脐腹小蠹成虫触角结构与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脐腹小蠹雌、雄成虫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脐腹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及感器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头部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98.4%.触角上的感受器类型可以分为4种:锯齿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分别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57.7%,28.6%,12.6%和1.1%.锯齿形感受器在触角各部均有分布,其中,锤头部的约占全部锯齿状感受器总数量的99.2%,柄节和鞭节数量只占0.8%;芽形感受器被埋于触角锤头部锯齿形感受器下面或者分散于锤头部端部;锥形感受器散生在锤头部端部边缘,与芽形感受器混生;刺形感受器分布于柄节和鞭节的连接处.  相似文献   
28.
台湾鲜食葡萄的栽培技术非常先进,早在80年代末就达到一年2~3熟.目前大部分果农均采用一年2收的方式(夏果、冬果),以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国内外葡萄品种资源圃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属于较早栽培的果树之一,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25%。目前,已发现的葡萄属种质资源有70多个种,已登记的品种有16 000个,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已确定东亚有40余种、欧洲有1个种、美洲有30余种[1-2]。葡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尤其是近年来在葡萄上发现含有  相似文献   
30.
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VdUFGT基因cDNA和DNA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371 bp和1 448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456个氨基酸,为带负电荷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一个UDPGT结构域,是UDPGT超家族成员,包含UDP-黄酮糖基转移酶特征区域。由UFGT同源基因编码蛋白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植物进化的关系相一致,6个葡萄属植物聚为一支。RT-qPCR分析表明,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白色愈伤组织,培养25 d的2个细胞培养物差异可达79倍;在刺葡萄愈伤组织连续培养过程中,红色愈伤组织中VdUFGT转录水平变化幅度较大,在愈伤组织快速生长中期和衰老初期分别出现峰值,而刺葡萄白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与红色愈伤组织相比变化幅度不大,且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VdUFGT对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物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刺葡萄愈伤组织细胞快速生长中期和细胞衰老初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VdUFGT调控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合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