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22.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番茄抗病性鉴定方法及主要成果,为番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以1980~2020年审定的辽粳(优)系列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产量、品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产量水平持续提高,分别在2001~2005年、2016~2020年出现两次突破,育种进程中有从穗数型向粒数型演变的过程,近期向穗粒并重型转变.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产量的关键产量要素是每穗成粒数.保持每穗成粒数的基础上,通过遗...  相似文献   
2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播梯度观测结果,拟合了病害传播梯度模型。田间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1.67%~36.95%,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5.38%。  相似文献   
25.
稻曲病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高浓度的稻曲球水浸出液对稻种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稻曲球浸出液对稻种萌发有促进作用。用90%的甲醇,可以提取稻曲病菌的粗毒素。把粗毒素稀释100倍后对水稻种子萌发仍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用层析方法,将粗毒素大致分为4个组分,其中第3个组分的稀释液对稻种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化学定性法鉴定初步认为这种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物质是生物碱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6.
辽宁省粳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辽宁省260份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类型,评价抗性基因利用价值,为辽宁省水稻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9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特异引物分析辽宁省已审定的260份粳稻品种抗性基因种类、基因组合类型及地域分布情况,基于抗病基因检测条带的有无进行品种聚类分析,苗期人工喷雾接种、分蘖盛期和蜡熟期田间自然发病调查,评价9个抗性单基因系的抗病性。【结果】辽宁省粳稻品种中含有抗性基因数量从0~7个不等,抗性基因Pikh检出率最高,其次是Pikm和Pi1;所有参试品种均未检测到Pi9基因,仅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辽粳421中检测到Pi40基因。参试的水稻品种中共有62个基因组合类型。基于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260份粳稻材料分为11个类群。9个抗性单基因系中,Pi40抗性最好;其次是Pi9、Pigm和Pita。【结论】抗性基因Pi40、Pi9、Pigm和Pita在辽宁省粳稻品种选育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参试品种的80.38%集中在第Ⅴ、Ⅵ、Ⅶ和Ⅸ类群,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参试品种抗病基因组合类型不够丰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7.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方式,得出了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萌发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才可萌发。分生孢子在适合条件下,经2h即可萌发,4h即可达到最高萌发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最适pH范围为5-6,最适碳源为6碳糖,氮源以NH^+4形态为好。碳氮源逍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8.
从辽宁省番茄产区未使用过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温室采集番茄灰霉病样本,经分离、鉴定并纯化,得到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单孢菌株206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吡菌酰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建立了敏感基线,并调查了氟吡菌酰胺与咯菌腈、啶酰菌胺、嘧霉胺、腐霉利、异菌脲之间的交互抗性情况.结...  相似文献   
2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不同菌源梯度人工接种的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不同的18个发病小区,分析各期病情指数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对玉米面粒重、单穗重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产量损失率最高可达38.24%,而病情指数对穗数没有直接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两个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1)关键期病情模型(CPM),L=2.8219+0.7402x1(R=0.8799,SD=5.2149,N=18)。(2)多期病情模型(MPM):L=1.073+0.426x1+0.170x2(R=0.892,SD=5.2898,N=18)。式中:L为玉米产量损失率;x1为授粉期病情指数;x2为灌浆后期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30.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联合毒力及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引起番茄斑疹病的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的毒力及两种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具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5.32μg/mL和2.66μg/mL;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质量比1∶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噻霉酮及春雷霉素与噻霉酮(1∶1)混剂,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混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