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1棉花产业化生产的四个环节棉花产业化生产的概念是 :实现棉花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纺织、贸易一体化。形成生产——市场——生产一条龙经营管理体制。保持生产与需求的平衡 ,达到原棉生产、收购加工、纺纱织布、市场消费四个环节的最佳效益状态。1 .1 原棉生产。原棉生产是棉花产业化的基础环节 ,资源的质量、数量、价格制约着各个生产环节的规模与发展。应当做到生产量与需求量的一致性 ,原棉的品质与纺织品质一致性 ,原棉价格与纺织品市场价格的一致性 ,原棉生产要达到三个“一致性”,必须利用市场信息 ,利用市场运作等手段 ,综合…  相似文献   
23.
棉花品种早熟与早衰的区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当前耕作改制的需要,棉花品种的早熟性常常是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棉花育种过程中,如何评价品种的早熟或早衰,多年来有不同争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注意了早衰又导向了晚熟;注意了早熟性  相似文献   
24.
种植优良品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一个良种的育成到大面积推广需要经过许多年。因此,对优良品种的需要,不能“临渴掘井”。如何使品种工作适应生产形势的发展,需瞻顾未来,立足今日,认真确定。  相似文献   
25.
越冬期根区充足的蓄水量有利于春季冬小麦的生长并有助于增产,而冬季作物根区水分运移规律通常借助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来描述,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受参数确定方法与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即运用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冻土未冻水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关系)来原位估算土壤水热耦合模型参数,并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大田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历经两个越冬期(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利用管式介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渗仪分别采集了土壤剖面未冻水含量、土壤温度和地表蒸发量数据。利用第1个越冬期(2011—2012年)的数据拟合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对土壤水热参数进行最优估算,利用第2个越冬期(2012—2013年)的数据评价估算参数和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估算参数的模型预测值整体上与实测值相符。考虑到地表蒸发量对模型水热上边界的影响,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0.046 m3/m3和1.883℃,20 cm深度RMSE分别为0.071 m3/m3和2.347℃。相比之下,在未考虑地表蒸发量影响下,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MSE为0.059 m3/m3和2.149℃,20 cm深度RMSE为0.081 m3/m3和2.666℃。提出的改进型模型参数估算方法能够保证模型的预测精度,且考虑地表蒸发量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蒸发量对水分与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6.
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植物体表电信号记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耦合记录模式所记录植物体表波形数据特征,选择德抗961型小麦与含羞草2类植物,分别对每株植物进行直流耦合、交流耦合同步信号记录。分析光诱导下小麦所产生的局部电位中直流耦合记录与交流耦合记录的数据差异。小麦局部电位直流耦合与交流耦合记录数据波形峰峰值差异可达25倍以上;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功率密度时频分布图显示直流耦合记录到的信号局部电位的频谱主要在0.2 Hz以内。而含羞草的变异电位的上述2种耦合模式记录的波形差异相对较小,功率密度时频分布图中可以反映其信号功率谱分布在0.6 Hz以内。通过记录不同下限截止频率的数据,小麦的光诱导电信号更加清晰的反映耦合方式对信号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含羞草变异电位的传导特性与对小麦钙通道阻滞的对照试验来验证所测信号的真实性。因此,针对不同植物及其植物电信号本身的特点,应选择适合的耦合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27.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研究了秸秆发酵栽培百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秸秆处理前50 d,秸秆处理的地温高于对照处理1~3℃,其中玉米秸秆处理的地温要大于其它处理的地温,秸秆处理50 d后,不同处理的地温差异不明显;秸秆处理的植株长势优于对照处理的长势,表明在气温偏低的时期种植百合,秸秆发酵技术能够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其中玉米秸秆处理的植株长势优于其它处理的植株长势,可以在百合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细胞外离子流速和细胞内离子活度的测量,但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on-Selective Microelectrode,ISME)的制备过程繁琐,不可控因素多,制备成功率低。针对存在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易、快速的双管ISME制备方法。首先,介绍了双管微电极制备、硅烷化和电极尖端灌充液态离子交换剂(Liquid Ion Exchanger,LIX)的具体流程;其次,对制备的双管ISME的能斯特斜率和响应时间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蒸汽硅烷法对双管微电极进行硅烷化处理,最优硅烷化温度、二甲基二氯硅烷剂量和硅烷化时间分别为150℃、45μL和90min;制备的双管氢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的能斯特斜率分别为54.08、56.51、27.08和-58.80 mV/dec;4种双管ISME的响应时间介于0.20~0.42 s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由该研究制备方法制作的双管ISME,可以满足植物细胞外离子流速和细胞内离子活度信息检测的要求。双管ISME的快速制备,降低了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技术的应用难度,将有利于植物电生理检测试验的进行和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技术在农作物育种、生理抗逆、植物营养吸收与同化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隅,适宜种植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近年来,由于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等原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徘徊不前.当前,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任务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30.
便携式猪肉阻抗谱检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生物阻抗谱检测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非破坏性的便携式肉品阻抗谱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信号发生单元和检测单元,信号源能够在0.1~250 kHz范围内自动扫频,检测单元由检测电极和增益、相位检测器构成。探讨了检测电极设计方案,比较分析了六钢针电极和四针石墨电极的性能,同时通过试验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1 kHz以上系统的变异系数CV<6%;以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定在不同温度下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模型中Ri、Re、C的ICC均大于65%,系统稳定可靠。选取猪肉样品进行了新鲜度指标与阻抗谱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猪肉新鲜程度改变,猪肉复阻抗值、复阻抗实部值、复阻抗虚部值以及特征频率都表现出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