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85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红土坡地崩岗侵蚀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崩岗是广泛发育于华南红色风化壳坡地上的各种崩陷地形,其危害性很大。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条形崩网,叉(分支)形崩岗、瓢形崩岗、箕形崩岗和劣地崩岗等几种类型,其形态演变过程经历了前期的水蚀为主阶段,以及后期的重力侵蚀为主阶段,崩网的发生与下述几种情况有关:红土的机械组成特征,以及与水作用发生的变化;风化壳内的各种软弱结构面的存在;大暴雨触发作用以及各种地形要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2.
The stability of aggregates in the surface soil is crucial to soil erosion and runoff generation. Thus,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ty and the breakdown mechanisms of soil aggregat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electe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different forms of Fe and A1 oxides, organic matter, CEC and clay content, the aggregates of slightly and severely eroded red soils derived from Quaternary red clay in subtropical Chin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routine wet sieving and the Le Bissonnais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ggregates of the severely eroded soils were more stable than those of the slightly eroded soils. Different aggregate breakdown mechanisms resulted in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he slaking from entrapped air in aggregates severely destroyed the soil aggregates,especially in the slightly eroded soils. Meanwhile, mechanical breakdown and microcracking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aggregates compared to slaking. The fragments resulting from slaking were mainly microaggregates that increased in size with increasing clay content. The main fragment size of the slightly eroded soils was 1.0-0.2 mm, while for the severely eroded soils it was 5.0-2.0 mm and 1.0-0.5 mm. Overall, more than 20% of the fragments were smaller than 0.2 mm.In addition, aggregate stability was positively and often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Fed, Ald, Feo and clay content, but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SOC.  相似文献   
23.
元谋干热河谷雨养型酸角对三种燥红土壤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典型三种燥红土(普通燥红土,黄粉沙质燥红,变性燥红土)土壤的理化性状在三种土壤上种植的同龄,同品种酸角在同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其生长,产量,果实品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普通燥红土质酸角生长量,产量,品质表现最好,黄粉沙质燥红土次之,变性燥红土最差,并通过对三种燥红土质退化程度分析研究,提出土壤侵蚀的退化酸角园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呼吸道分泌功能(RS)与呼吸道IgG(IgG-R)的影响.方法:SPF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温燥组(C组)和凉燥组(D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各组RS(μg/mL)与IgG-R.结果:B组与D组第7天与第14天IgG-R高于A组(P<0.05);C组第7天RS增高、第14天下降(P<0.01),但IgG-R均低于其它3组(P<0.05);D组RS第7天减少、第14天升高(P<0.01).结论:温燥致病与致肺津生成障碍及气道御邪相关的IgG明显减少相关.温燥致气道IgG长期低水平现象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相似文献   
26.
燥红土薄片的显微镜观察表明,由于长期受干热的生物气候条件影响,燥红土在发育过程中矿物风化淋溶程度较弱,各种分解形态的有机残体数量少,有机质含量缺乏。燥红土的主导形成过程是红化作用,由于遭受侵蚀,燥红土近代成土过程遭受砂化,表层呈现漂白砂型土壤微垒结。  相似文献   
27.
红土旱地冬小麦根系生长动态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可概括为根系的形成、壮大和逐渐衰亡三个阶段。初生根对根乃至小麦的整体生育具有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8.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单作和混作栽培方式及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水分胁迫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土壤(燥红土和变性土)玉米(Zea mays L.)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一定的水分胁迫范围内,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但过度胁迫时,酶活性降低;②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燥土和变性土上生长的玉米叶片的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略有差异,这与二者的土壤物理性质有关;③施肥处理[T(N100 mg+P2O5*#170 mg+K2O 60 mg/kg干土);Z(NPK+Zn10 mg/kg干土);M(5.2 g干牛粪/kg干土+NPK)]和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中微肥和有机肥对红土晒烟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探索提高和改善红土晒烟品质的有效途径,试验在基肥中加入有机肥,和大田生长期在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7.3% ̄20.9%,产值增加8.8% ̄25.3%,以厩肥 菜籽饼处理的效果最好;四个喷施微肥的处理其产量和产值均超过了喷清水的对照,其中产量增加6.7% ̄15.6%,产值增加6.8% ̄20.5%,以喷施镁肥的增幅最大。另外,喷施硼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烟碱降低了29.5%,总糖提高了20.9%;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比对照增加,但烟碱变化不大。因此,红土晒烟生产上控制在适宜用量范围内使用有机肥是可行的。此外,施用有机肥还使红土晒烟的评吸质量获得提高。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喷施硼肥,掌握在适宜用量的范围不仅可有效降低红土晒烟的烟碱含量,使烟丝化学成分更趋协调,而且改善了红土晒烟的香气品质,使整体内在质量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30.
为探索红土晒烟适宜的气候环境,设置不同的移栽时间,通过连续2年的试验,比较不同移栽时期烟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品质表现,结果表明:红土晒烟大田生育期的低限温度和烤烟相近,移栽后生长前期日均温若低于18℃,产量将受到影响;大田生长中、后期日均温若低于20℃,对外观品质有不利影响.成熟调制期日均温应高于20℃,适宜温度是22℃~28℃左右.成熟调制期日照时数如少于210h,降雨超过30mm则可能对调制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