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从形态和生理等水平对乌塌菜耐寒特性进行研究,探究各耐寒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乌塌菜大规模品种耐寒性评价及耐寒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奠定基础。以6份乌塌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部分幼苗在低温(0℃)胁迫5d,测定叶片的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余幼苗在大田栽培,待成熟时测定其12个形态特征,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作为衡量耐寒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不同乌塌菜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不同品种低温耐受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所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叶色、叶片面积、株型和紧实程度是反映乌塌菜主要的形态性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是反映乌塌菜耐寒性鉴定的主要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值法分析将6份乌塌菜品种按耐寒性强弱划分为2类。叶色深、叶片面积小、株型小和紧实的品种耐寒性强;叶色浅、叶片面积大、株型大和松散的品种耐寒性弱。  相似文献   
22.
 乌塌菜新品种‘徽乌2 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W9702-3’作母本,自交不亲和系‘S9801-2’ 作父本配制的中早熟、耐抽薹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株形美观,产量较高,冬性强;株高13.8 cm,开展 度27.0 cm,单株质量0.295 kg,平均产量48 000 kg ? hm-2;外叶深绿,心叶淡黄,叶柄白色,口感脆嫩, 抗病性强,适宜在长江、淮河流域露地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3.
安徽乌塌菜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乌塌菜48份材料17个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乌塌菜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系数8.67%~55.3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0.998 2%,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9.208 2%。叶柄长、展幅、株型、叶片长、外叶色、叶面皱缩度、心叶色、叶片数等8个形态性状累积贡献率达到71.821 5%,可反映出乌塌菜形态性状的基本信息。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48份材料聚为3大类,第1类14份材料,第2类25份材料,第3类仅9份材料,同一类群包括不同地方的品种。本研究为发挥安徽乌塌菜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对安徽省乌塌菜48份材料17个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乌塌菜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系数8.67%~55.3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0.998 2%,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9.208 2%。叶柄长、展幅、株型、叶片长、外叶色、叶面皱缩度、心叶色、叶片数等8个形态性状累积贡献率达到71.821 5%,可反映出乌塌菜形态性状的基本信息。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48份材料聚为3大类,第1类14份材料,第2类25份材料,第3类仅9份材料,同一类群包括不同地方的品种。本研究为发挥安徽乌塌菜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越冬甘蓝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甘蓝品种存在着产量低、冬性不强、抗病性不强等"三不"问题。为优选出适宜安徽省及周边地区栽培的越冬春甘蓝[1],2005年开始对4个  相似文献   
26.
采用杂交和回交相结合,并自回交后代才参与病理程序的选育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田间抗青枯病性和丰产性的番茄黄山2号。  相似文献   
27.
淮南黄心乌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单株自交、分离、筛选和系统选育,培育出了淮南黄心乌1号、黄心乌3号和黄心乌6号系列品种,单株重量0.43~0.46kg,产量45~52.5t/hm2.已推广到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浙江、重庆、贵州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5万hm2.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10、20和30 μmol·L-1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辣椒果实,然后分别在温度4℃和25℃,湿度70%~80%下贮藏,检测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和冷害指数以及最适EBR浓度处理下辣椒果实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BR处理浓度20 μmol.L-1,温度4℃较适宜辣椒贮藏,能有效降低辣椒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且出现腐烂的时间延迟.在4℃低温下,较其他3种浓度的EBR处理,20.tmol.L-1处理的辣椒冷害指数降低,出现冷害现象的时间延迟.与对照相比,外源最适EBR处理,有效抑制了辣椒果实MDA含量的积累,减缓了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其中4℃+ 20μmol.L-1 EBR处理,显著抑制了辣椒果实MDA含量的积累和总抗氧化能力的降低,较好地保持了辣椒果实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减少营养的流失,维持辣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延长辣椒的贮藏时间.该研究为辣椒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新的参考与路径.  相似文献   
29.
本文针对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在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30.
酥瓜皮薄且脆,收获期集中,不耐贮藏,因此延长酥瓜货架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白皮HT-8’和‘花皮S6’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贮藏中酥瓜的生理和品质变化。分析腐烂率和失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的1-MCP组合中,4℃下,5.0 μL·L-11-MCP处理效果最佳,可比对照货架期延长4 d。在5.0 μL·L-1 1-MCP、4℃贮藏温度下,‘花皮S6’外果皮硬度、内果肉硬度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均大于‘白皮HT-8’;同时,两个品种维生素C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约34.77%和38.65%。白皮酥瓜与花皮酥瓜相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变化幅度均较显著。两个酥瓜品种的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花皮S6’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总抗氧化能力均不断下降,‘白皮HT-8’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果胶甲酯酶活性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先上升再下降,但上升与下降的转折点不同。所以,5.0 μL·L-1 1-MCP处理、4℃储藏能有效延缓贮藏期间酥瓜品质下降,显著延长保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