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3年调查发现,湖南茶叶病虫害发生特点:虫害重于病害,老茶区重于新茶区;在高山区、平地丘陵区发生种类不同。总结了3年来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轻控轻防为原则,应急防控为调节,区域统防为手段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径;明确了以加强单个病虫防控技术研究、茶叶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2.
湖南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湖南近几年开展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单项技术研究试验内容,角胸叶甲、茶毛虫、灰茶尺蠖、小绿叶蝉4种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以及集成的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旨在为科学推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扶桑绵粉蚧雄虫产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扶桑绵粉蚧雄虫产生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寄主、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湿度)和种群密度。扶桑绵粉蚧在65%~70%RH,24 h全光照,温度28±1℃条件下,取食棉花(营养生长期)产雄率最大,雌雄比例为0.62∶0.38;在室温、24h全光照、80%RH条件下,取食棉花(营养生长期)时,种群密度在200头/株产生雄虫的机率最大,雌雄比例为0.585∶0.415。相同条件下,取食冬苋菜(营养生长期)产雄率最大,雌雄比例为0.68∶0.32。  相似文献   
24.
扶桑绵粉蚧部分行为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婷  刘慧  欧高财  肖铁光  黄玲  陈常铭 《作物研究》2010,24(4):358-360,F0002,F0003
对扶桑绵粉蚧的成虫及若虫部分行为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发现,1至2龄若虫多聚集在寄主植物的幼嫩部位取食,3龄后开始向老叶及茎部位取食,尤其是多聚集在叶片背面叶脉上取食。雄成虫一生只能行一次交配,雌成虫可多次交配,交配时间约为2 min。雄虫具有趋光性和向上性。  相似文献   
25.
对湘阴县19 a(1986~2004)来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进行通径分析得出,雨日对早稻稻瘟病病害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影响最小为温度.选用了温度(X1)、降水(X2)、日照(X3)、雨日(X4)4个气象因子与病害指数建立了湘阴县早稻稻瘟病预测预报模型y=-O.011 5-0.001 28 x1 0.002 74 x2-0.001 x3 O.019 724x4,预测的准确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90年代末,湖南省开始开展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从2004年起,工作进入迅速发展期,2007年,全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的单位达92个,播出节目910期.经过几年的节目开发与制作,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有关节目制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7.
不同色板诱杀茶假眼小绿叶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不同处理的诱虫色板进行茶园茶假眼小绿叶蝉诱杀试验.通过田间持续跟踪调查,比较分析3种不同处理的控害效果,再从中筛选出2种防效较好的处理技术,再进行两者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板加性信息素的组合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还显示,色板在挂后30 d左右效果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28.
对慈利县桔园杂草近年来的种群结构演变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桔园杂草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9.
为了比较评价不同颜色色板对茶角胸叶甲成虫诱虫效果,指导田间色板诱虫。采用4种不同颜色的色板研究茶角胸叶甲成虫的田间的诱虫效果,并进行了3个悬挂高度色板对该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白色和黄色色板诱集到的茶角胸叶甲成虫数量高于蓝色色板和绿色色板;在置于茶丛下紧挨地面处4种颜色色板的诱集成虫数量也明显高于茶面平行处和茶面以上30cm处。因此,建议用白色和黄色色板监测和治理茶角胸叶甲成虫发生,高度以茶丛下紧挨地面处位置为宜。  相似文献   
30.
扶桑绵粉蚧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给我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针对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及越冬前后脂肪含量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存在雌雄二型现象,在30℃条件下,卵、若虫(1龄、2龄、3龄)的生长发育均较快,发育历期分别为1.2±0.17,4.5±0.50,2.3±0.26,3.2±0.17 d,产卵前期为8.1±0.06 d;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07℃,有效积温为10.12 d.℃,若虫期(1龄、2龄、3龄)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50,14.74,13.65℃;扶桑绵粉蚧越冬前、后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35.86%和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