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花青苷成分对瓜叶菊花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  李崇晖  王亮生  戴思兰  徐彦军 《园艺学报》2009,36(12):1775-1782
 通过测定不同花色瓜叶菊舌状花花色表型和定性定量分析其花青苷成分组成, 探讨不同瓜叶 菊花色表型与其所含花青素类色素类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色差计(NF333) 测量了不同花色的色相值。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 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 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分析表明: 花色表型中亮度和花青苷总量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蓝色和红色瓜叶菊花色分别由飞燕草素苷元(Dp) 和矢车菊素苷元(Cy) 为核心的花青苷决定。粉色瓜叶菊含有Cy和天竺葵素苷元( Pg) 为核心的花青苷。紫色瓜叶菊主要含有Dp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瓜叶菊花色亮度与花青苷含量负相关, 瓜叶菊花红色程度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含量正相关。瓜叶菊主要由花青素决定其呈色。  相似文献   
22.
针对海南地区露地栽培红掌易发生季节性“绿耳”的现象,研究儋州地区露天遮阳大棚内切花红掌从6月份到12月份佛焰苞颜色、色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温度和矿质元素积累与佛焰苞“绿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儋州地区从10月份开始佛焰苞显著出现“绿耳”,到12月份颜色恢复。佛焰苞中花青素苷含量从7月份开始降低,10月份以后受较低日温影响而升高;8月份以后叶绿素积累量增加,11月份开始降低。佛焰苞中氮元素在8月份以后积累较多,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而钾元素含量从10月份开始升高,有利于花青素苷的积累。基于此,从7月份开始通过设施降低温度,减少氮和磷肥用量,增加钾、钙元素的施用量有利于抑制红掌生产中“绿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利用分光色差计测定了文心兰唇瓣的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唇瓣中类黄酮色素的组成,探讨了花色表型与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文心兰唇瓣花色主要集中在紫红色和黄色区域,唇瓣中总花青素苷和总黄酮含量与花色的明度L*和色相b*值呈显著负相关.此外,从文心兰唇瓣中共检测出5种花青素苷(为矢车菊素和芍药花素的糖苷)和23种黄酮和黄酮醇苷(苷元有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金圣草黄素5种),在黄色和橙色唇瓣中几乎检测不到类黄酮成分,可见类黄酮色素主要对除黄色和橙色外的文心兰花色有贡献.  相似文献   
24.
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多样性及其与花青苷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分光色差仪测定法将36份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分为两大类,即黄色系和红色系。红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小;黄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大。黄色系向日葵又可分为柠檬黄色和橙黄色两个亚类。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中含有的花青苷共有9种,但这9种花青苷中只有其中的一种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对红色向日葵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素,其糖苷类型主要是和葡萄糖、鼠李糖和/或阿拉伯糖结合的配糖体;而在纯黄色的向日葵中未检测到这些花青苷,说明矢车菊类花青苷是红色向日葵舌状花显现红色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克隆了秋石斛‘三亚阳光’(Dendrobium ‘Sonia Hiasakul’)肌动蛋白基因(DenActin)cDNA 全长序列, 并进行了 DenActin 进化地位和表达模式的分析。通过克隆获得的 DenActin cDNA 序列的全长为 1 596 bp,其中开放阅 读框为 1 134 bp,编码 377 个氨基酸,同时通过 gDNA 克隆获得了 DenActin 3′端的一段包含一个内含子的 403 bp 的片 段。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序列与 GenBank 中注册的其他植物 Actin 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 85%以上,氨基酸 序列的同源性高达 97%以上。通过最大似然法构建其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 DenActin 与黄石斛 Actin 的亲缘关系最为 密切,并与其他兰科植物归为一大类。半定量 PCR 分析表明,DenActin 在幼苗叶片和中苗茎尖、根、叶片以及成熟植 株的茎、根、叶片、花柄、1 mm 花苞、3 mm 花苞、5 mm 花苞、9 mm 花苞中均稳定表达。秋石斛 DenActin 的克隆和 表达模式分析为秋石斛功能基因的表达分析提供了候选的内参基因,而 3′端包含内含子的 gDNA 片段的克隆为避免实 时定量分析中的 gDNA 污染提供了引物设计的便利。  相似文献   
26.
以红掌盆花品种‘大哥大’(‘Dakota’)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处理对与佛焰苞颜色相关的生理特征影响,旨在改善佛焰苞秋冬季节的品质,降低“绿耳”发生率.结果表明:加施蔗糖能有效提高佛焰苞的色相a*值和彩度C*值,降低“绿耳”发生率,促进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积累,提高总花青素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同时降低叶绿素含量.综合各项指标得出,秋冬季节对‘Dakota’加施蔗糖可改善佛焰苞“绿耳”现象,适宜的处理时间及浓度分别为:8、9月中旬,选择0.05 mol/L的蔗糖水溶液处理,9月下旬至12月底,应加大蔗糖浓度,选择0.15 mol/L蔗糖水溶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蜡梅的花色和色素组成及其在开花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蜡梅的4个变种为材料,对其在开花过程中的花色、花色素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花色测定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分光色差计,色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各蜡梅变种的花色呈明显变化。黄色外瓣和红色内瓣彩度C* 值均变小,黄色外瓣色相角h增大,由黄色向浅黄方向变化,而红色内瓣色相角h变小,由红色向深红方向变化。在蜡梅红色内瓣中检测到2种花青苷和3种黄酮醇,在黄色外瓣中检测到与红色内瓣相同的3种黄酮醇。其中花青苷为:矢车菊素 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 3-O-芸香糖苷;黄酮醇为:槲皮素 3-O-芸香糖苷、山奈酚 3-O-芸香糖苷和槲皮素苷元。首次检测出蜡梅花瓣中含有矢车菊素 3-O-芸香糖苷。蜡梅各变种间及每个变种的各开花阶段,色素种类没有差异,但色素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蕾期到初花期,黄色外瓣和红色内瓣的总黄酮醇(TF)含量迅速减少,花朵开放后变化平稳。红色内瓣的总花青苷(TA)含量在开花过程中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