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机采棉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采棉品种选育是我国棉花实际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机采棉育种系统工程增加了棉花育种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22.
夏季气候多变,低温、寡照、多雨对需要高温度、长日照、而且水量充足的玉米生长是极其不利的,对玉米生长和产量会形成较大影响,具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种子的仓储管理质量好坏也是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仓库管理办法来规范仓储管理行为,使仓储人员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仓库管理工作,确保仓储期间种子质量的变化达到最低限度。要真正做好种子储藏工作,必须做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24.
1 玉米低温障碍 1.1 症状 玉米原产于热带,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一些年份由于气温低,播种至出苗遇有低温,出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出苗推迟,苗弱、瘦小等现象;展叶期,表现生长延缓,植株明显矮小,光合作用强度、植株功能叶片的有效叶面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5.
用农药防除病、虫及杂草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植保措施.但农药施用时的天气状况如何,对农药的药效、人及植物的药害、周围环境的污染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合理利用天气条件,掌握科学的施药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农药对人和植物的危害,才能达到省工、省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邯杂98—1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该品种集抗虫、丰产、优质于一体,弥补了常规抗虫棉产量低和常规品种不抗虫的缺陷.以其高产、抗病虫、优质易管理、省时省力等优势获得广大棉农的喜爱。优质的品种要配以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获得高产。现把该品种获取高产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正> 玉米种子纯度指标是划分玉米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随着种子市场管理日趋法制化,玉米种子纯度问题越来越受到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视。目前测定玉米种子纯度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现就其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做简要的分析。 1 种子鉴定 1.1 玉米种子形态鉴定法 亦目测法,随机从送验样品中数取400粒种子,鉴定时须设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此法必须备有标准样品或鉴定图片和有关资料,此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8.
根据所在县市当前麦田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看苗管理技术措施,为指导当地冬季麦田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声明     
干热风是农业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有些地区还危害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干热风与干旱有联系.但干热风又不同于干旱。它是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气象现象.往往是由于气温骤升、湿度突降,昼夜干热.以及风的作用.使农作物大量蒸腾失水.水分供需失调.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或受到抑制.在短期内受到危害甚至逼熟死亡。小麦干热风是指小麦生育后期.由于高温、低湿并伴随大风使小麦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表达干热风的气象主要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0℃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风力3级以上.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敏感期.在开花后第16天以后,  相似文献   
30.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九云  李军虎 《玉米科学》1996,4(2):018-022
本研究在对玉米种质资源广泛搜集,深入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组建基因库和群体改良的方法,开展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的探讨,研究结果,(1)通过大量的鉴定和测配工作,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特点的优异种质,编入中国玉米品种志和国家玉米资源目录;(2)通过资源创新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资源创新成功的方法,选育出了一些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良自交系,在育种和生产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