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蓝型冬油菜F1杂种分离小孢子直接用500 mg/L秋水仙碱处理15 h,在NLN-13培养液中培养,并于32℃和30℃分别热击暗培养3 d和7 d后转入24℃下培养,胚胎发生好,5周后产生大量正常胚体.将这些发育优异的胚体移入固体MS培养基后即进行10 d低温诱导(2℃),常温(24℃)光下培养能很好地萌发并直接、快速地再生植株,其萌发胚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22.
以实验室培育的转基因水稻和大豆为研究材料,对含草铵膦乙酰转移酶基因(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 gene,bar)和不与草甘膦结合的突变型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编码基因(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ate synthase gene,EPSPS)2种不同除草剂筛选标记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叶片喷涂、叶片离体平板培养、种子萌发试验,以建立快速、准确的转基因鉴定方法,并探索可有效区分转化和非转化植株鉴定用的筛选剂剂量.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都能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定相应的转基因植株;水稻和大豆叶片对农药吸收具有一定的差异,用300或135 mg/L草铵膦可有效区分是否转入bar基因,用1%或0.25%农达喷施可区分是否转入EPSPS基因;用含有50 mg/L草甘膦的平板培养离体大豆叶片可以方便地区分出转基因株系;种子萌发对除草剂剂量十分敏感,用远低于10 mg/L的2种除草剂即可有效区分阳性与阴性种子.本研究建立的快速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方法在转基因研究材料的鉴定及转基因安全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浓度ABT生根粉处理对大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试验主要分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ABT生根粉对提高大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效果不明显 ,但能明显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的生长 ,表现为根的数目、根的干重、根系的平均长度、根冠比、地上部干重均优于对照 ,且用ABT生根粉处理后还能使大麦提早抽穗成熟 ,其中 ,10× 10 6处理的使大麦抽穗提早 10d ;不同浓度ABT生根粉对大麦的影响以 10× 10 6处理效果最佳 ,表现为幼苗长度、叶片干重、茎干重、地上部干重、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 7 2 %、35 9%、75 9%、4 7 5%和11 3% ;另外 ,经ABT生根粉处理后还使大麦种子的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增强 ,而与大麦种子发芽密切相关的α 淀粉酶活性随生根粉处理而下降  相似文献   
24.
AgNO_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 ,接种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 ,研究AgNO3 对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AgNO3 2 .5mg/L处理可明显提高子叶外植体的植株再生频率 ,芽再生频率和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分别达到 4 3 .3 0 %和 2 .77。苗龄与子叶外植体的芽再生频率有关 ,苗龄 4d的子叶芽再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5.
大麦不同光合组织对籽粒充实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6.
二步培养和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浙双758”为材料,研究二步培养及添加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离体再生的影响。外植体先在含0.5-1.5 mg/L 2,4-D的MS培养基上 “预培养”3 d 或7 d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再转到含有3 mg/L BA和0.15mg/L NAA及添加或不添加2.5 mg/L AgNO3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结果表明,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再生率与2,4-D浓度、预培养时间和AgNO3密切相关;分化培养基中添加银离子可显著增加不定芽的再生频率;二步培养及添加AgNO3可使半子叶、完整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芽再生频率分别达到了96.1%,96.7%和96.7%。  相似文献   
27.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振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居第四位。然而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大豆总产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世界第一位,滑坡到现在的世界第四,同时也由大豆第一出口国变成第一进口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依赖进口的危机。本文在整理1961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数据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危机及如何在危机中发展大豆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121份来自全国各地种质资源的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菜用大豆相关品质及炭疽病抗性性状进行评价,筛选适宜浙江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结果表明:121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炭疽病抗性方面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种质资源差异显著;生育期为80~128 d,鲜籽单株产量为14.973~148.791 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9.037~136.683 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4.310~31.130 mg·g-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560 7~37.972 7 mg·kg-1,维生素C含量为4.832~15.460 mg·kg-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21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通化平顶香、豫豆19、中黄58、冀豆21、菏豆13、六月黄为适于浙江地区菜用大豆品种选育的资源。  相似文献   
29.
以适宜转化大豆受体YC-2为材料,研究了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农杆菌介导GUS瞬时表达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可显著降低外植体的褐化率,随α-硫辛酸浓度的增加外植体褐化率明显减少,但白化率增加,且这些白化的外植体在后期不易产生诱导芽;共培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α-硫辛酸可增强GUS瞬时表...  相似文献   
30.
白菜型油菜和甘蓝杂交子房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白菜型油菜Hauarad(70 8)、茅山 3(714 )及油白 (715 )和甘蓝京丰 1号 (6 0 12 )为供体材料 ,对白菜型油菜和甘蓝杂交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对于杂交组合 70 8× 6 0 12和 714× 6 0 12 ,取授粉第 9天的子房培养获得的种子最多 ,结籽率分别为 17.5 %和 95 .0 %。而杂交 715× 6 0 12 ,以取授粉第 12天的子房进行培养得到的种子最多 ,结籽率为 5 0 .0 %。不同杂交组合所获得的种子数存在明显差异 ,以杂交组合 714× 6 0 12为最好 ,结籽率达 4 3.0 %。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子房培养表明 ,取 70 8× 6 0 12的杂交子房 ,采用培养基C效果最好 ,结籽率达 4 4 .0 % ;对于 714× 6 0 12的杂交子房而言 ,A、B、C、D 4种类型培养基都有一定的效果 ,其中培养基A和B最好 ,结籽率分别达到了 6 4 .0 %和72 .0 %。而B培养基也对 715× 6 0 12的杂交子房培养效果最好 ,结籽率达 6 0 .0 %。所获得的种子在分化 (萌发 )培养基上培养表明 ,来自于杂交 715× 6 0 12的种子萌发效果最好 ,种子萌发率达 6 6 .7% ,并在生根培养基上得到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初步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其单倍体的染色体数均为 19,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