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为探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冬季放牧蒙古母牛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采集同一地区冬季(11、12月和次年1月)放牧蒙古母牛(各20头)直肠粪便样品,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及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60份样品平均每样品测得90 075条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3 97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84.60%的OTU注释到门水平;29.56%的OTU注释到属水平;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冬季放牧蒙古牛肠道中优势物种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食物短缺,蒙古牛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增多;聚类分析发现,11月和12月蒙古牛肠道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而与次年1月相比有明显差异;PICRUSt功能预测发现,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免疫系统、环境适应性及细胞运动性相关通路丰度降低,氨基酸代谢通路丰度增加。综上,蒙古牛肠道菌群在适应食物短缺的冬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机物分解菌在堆肥过程中对有机物分解效果的影响,试验在堆肥中添加石灰氮分解产物单氰胺(cyanamide)或双氰胺(cicyandiamide),研究对粪便中有机物分解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鲜牛粪堆肥中添加3%单氰胺或双氰胺对牛粪中细菌、放线菌和有机物分解菌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影响了堆肥中有机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腹泻小鼠盲肠菌群结构和脂代谢的影响。选择7~9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50只小鼠(雌雄各占1/2),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环丙沙星组、氨苄青霉素组及Nisin组。除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O1悬液(2.50×1011CFU/mL)0.2 mL/只构建小鼠腹泻模型。连续注射3 d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灌胃灭菌生理盐水,其他组灌胃对应物质,每天2次,每次0.3 mL,连续灌胃15 d。第15天灌胃2 h后采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细菌结构测序分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小鼠血清、空肠、回肠和脑组织中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ADAMTS1)、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INS)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Nisin使小鼠血清、回肠和脑组织中ADAMTS1的含量和回肠中IN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空肠和脑组织中TC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使小鼠各阶段的体重显著增加(P0.05)。Nisin组小鼠盲肠菌群丰富度最高(ACE指数=2 469.54、Chao1指数=3 340.29)且多样性最高(Shannon指数=7.56),而阴性对照组则最低。Nisin组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阴性对照组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由此得出,Nisin可提高盲肠菌群多样性,降低血清、回肠和脑组织中ADAMTS1的含量和回肠中INS的含量,增加血清、空肠和脑组织中TC的含量,从而影响腹泻小鼠盲肠菌群结构及脂代谢。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不同体况对妊娠初期母牛阴道菌群的影响,采集相同放牧条件下不同体况妊娠初期西门塔尔母牛18 头(每组6头,偏瘦组(TC),标准组(MC)和肥胖组(FC))阴道分泌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其阴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 份样品平均每份样品测得70 567条序列,经过质控平均得到68 309条序列,质控有效率达96.84%;通过聚类共获得2 677 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37.58%的OTU注释到门水平,24.36%的OTU注释到属水平;标准组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低于肥胖组和偏瘦组(P<0.05);各组阴道菌群的Good’s coverage指数均在99.4%以上,表明样本测序质量较高;在门水平上,偏瘦组、标准组和肥胖组妊娠初期母牛阴道中前10大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未知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螺旋体菌门(Spirochaetes)和Melainabacteria;在属水平上,偏瘦组、标准组和肥胖组前10大优势菌属分别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阿利斯佩斯菌属(Alistipes)、气球菌属(Aerococcus)、费氏菌属(Faecalibacterium)、链杆菌属(Strep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嗜组织菌属(Histophilus)、脲原体菌属(Ureaplasma)和支原体属(Mycoplasma),其中标准组嗜组织菌属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  相似文献   
25.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富裕、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林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已渗入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杏鲍菇菌株的担孢子收集、紫外诱变及突变菌株的出菇性能、抗杂能力测试试验,从28个突变菌株中筛选出1株有潜力的菌株。18号菌株的株形美观,抗杂菌能力很强、出菇试验中转潮快,生物学转化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约7.47%,达65.8%。  相似文献   
27.
乌冉克羊及其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冉克羊是草原放牧型蒙古羊的1种类型群。本论文阐述了乌冉克羊的形成,种质特性、体尺、体重、生长发育、产肉力、繁殖力及适应性等,并在产肉力指标上与我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作了对比,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内蒙古赤峰草原的放牧犊牛16头,分为放牧组和放牧加补饲组,测量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指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总蛋白(TP)、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2)等血液指标。结果表明:1)在正试期的0~30 d 2组犊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31~60 d放牧加补饲组犊牛日增重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在整个试验阶段,放牧加补饲犊牛体尺指标除胸围外,均高于放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放牧加补饲使犊牛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葡萄糖(GLU)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放牧加补饲犊牛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介素1(IL-1)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和白介素2(IL-2)含量有高于放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补饲可提高放牧西门塔尔犊牛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水平,并可改善西门塔尔犊牛整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9.
随着造林绿化面积的增大,苗木、花卉的引进,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有所改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有所提高和改进。同时,对本地区的有害生物防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几年防治实践,提出了几种林业害虫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0.
哺乳动物体中的肠道菌群是细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从动物出生时起,这些微生物就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功能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微生物对宿主细胞代谢的影响上。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一种代谢产物,对肠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SCFA是肠道上皮细胞的重要燃料,能增强肠屏障功能。作为信号分子,SCFA可以通过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发出信号,从而激活控制免疫功能的信号级联反应;还可以通过底物转运蛋白进入细胞,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最终达到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本文综述了微生物SCFA的产生及其对肠道黏膜的影响,并通过激活细胞表面GPCR以及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来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