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氮、钾水平对萝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彭州市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展无公害萝卜生产田间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远高于块根,莲座期萝卜的硝酸盐含量远高于成熟期;在水-旱轮作条件中下种植的萝卜,成熟期所有处理的萝卜的硝酸盐含量都低于无公害蔬菜的限量标准。萝卜的产量随氮、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最佳处理为N150P90K180。该研究结果为四川省根菜类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2.
由于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特殊的生长环境,用细菌专用DNA试剂盒提取方法提取DNA的质量不理想,而且耗时长,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提取线虫DNA的方法。通过比较细菌专用DNA试剂盒提取法、质粒试剂盒提取法和CTAB法,发现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改良提取步骤,可以快速的提取质量较好的线虫DNA,r DNAITS区域序列扩增可有效扩增出目的基因,该方法可以直接用于线虫基因获取试验。  相似文献   
23.
镁、锰、活性炭和石灰对土壤pH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单独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镁、硫酸锰、活性炭和石灰性物质及其配合施用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锰、活性炭和石灰性物质对土壤pH和Cd有效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添加石灰能显著提高土壤pH,pH增加幅度与石灰用量呈正相关;而添加镁、锰和活性炭都能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pH,降低程度与用量呈负相关。这几种物质,无论单独施用还是配合施用都能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的浓度,单独施用的效果总体上为石灰>硫酸锰>硫酸镁>活性炭,而配合施用的效果则为石灰+硫酸锰+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镁>石灰+硫酸锰>石灰+硫酸锰+硫酸镁>石灰+活性炭。氢氧化镁对降低土壤Cd有效性的效果优于等量氢氧化钙(石灰)。  相似文献   
24.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种植下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研究表明,施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可高达50%以上[1]。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盲目的、非精准的不合理施肥,导致肥料当季利用率较低,特别是氮、磷肥。这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3]。土壤养分特性的空间变异研究对于实现田间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变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对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许多土壤学家将GIS和地统计学技术引入土壤学领域研究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规律[4,5],并取得很好的结果。国内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土壤属性特别是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6~8],但主要侧重于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盐  相似文献   
25.
麦秆、油菜秆还田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2,他引:34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还田和组织结构切片方法,研究了麦秆、油菜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麦秆、油菜秆还田后,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期间(100 d),麦秆、油菜秆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6.18%和55.62%;养分释放均为钾磷氮。麦秆、油菜秆还田前10 d内,钾的释放分别达到98.92%和98.74%。在麦秆腐解过程中,前50d未见任何明显的结构破坏;50 d后,组织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及其所包围的维管束,表皮和机械组织以及其所包围的维管束的破坏仍不明显。在油菜秆腐解过程中,组织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腐解的前10 d,次生木质部以上的维管形成层、韧皮纤维、皮层薄壁组织和表皮均受到破坏而脱落。结果说明,秸秆中的钾是水可浸提的,为速效钾,作物推荐施肥量中可减去所用秸秆的钾含量;由于秸秆中氮、磷含量较低,特别是磷,因此在还田初期可不考虑调整氮、磷肥用量。  相似文献   
26.
长期定位施肥对碱性紫色土磷素迁移与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5年稻麦轮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上,开展了碱性紫色土水旱轮作种植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全磷、速效磷迁移和累积以及耕层土壤全磷、速效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施无机磷肥土壤磷可迁移至100 cm土层,Olsen-P可迁移至40 cm土层。有机无机磷肥配施不但使土壤磷可迁移至相同深度,且迁移量更大,Olsen-P可迁移至60 cm土层。耕作25年后,施磷处理土壤耕层磷素随时间的变化显著,MNPK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含量年增长率为0.033 g/kg,Olsen-P的年增长率为2.56 mg/kg。试验表明,连续数年施用足量磷肥后,作物施磷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减,以节约磷肥资源和提高磷肥利用率;施用有机肥促进了磷素从耕层向底层的迁移,是造成土壤磷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Cd、Hg、Ni、Cu、Pb、Cr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0.709、0.187、32.08、34.12、31.52、82.13 mg/kg和7.25 mg/kg;Cd、Ni、Cu和Hg 4种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Ⅱ级标准值样本比例分别为87.34%、8.23%、3.80%和3.80%,Cd含量超标严重。7种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幅度为18.35%-49.03%,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Ni、Cr、Pb。75.32%的样本达到中度或较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区域整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198.65),Cd和Hg为高生态风险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分别为62.27%和20.78%,As、Pb、Cu、Ni、Cr为低生态风险元素;风险概率图显示城区周边和绵远河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因此,成都平原水稻土农业生产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控农产品Cd和Hg污染。  相似文献   
28.
氮、钾营养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钾是马铃薯吸收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川芋56和白花洋芋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马铃薯的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都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升高,高钾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川芋56最佳施钾量比白花洋芋高;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中氮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的施用显著增加2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氮、钾营养对马铃薯维生素C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9.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大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各种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在试验设计的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马铃薯产量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在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上差异明显,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而单株块茎数显著低于氯化钾处理。高钾水平下,氯化钾处理较硫酸钾处理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还原糖含量更低。3个钾肥水平下,氯化钾处理的净效益增加值和钾肥经济效益都比硫酸钾处理多,施用210 kg/hm2K2O时,马铃薯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0.
一、土壤镉的来源、性质及四川污染现状 镉是地壳中的一种天然元素,元素符号为Cd,原子序数48,原子量为112.411,属周期系ⅡB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矿物为硫镉矿(CdS),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