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5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2000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335篇
  312篇
综合类   2121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804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22.
《中国马铃薯》2017,(6):381-382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5’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3年以‘威芋3号’作母本,‘品系322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0 d左右。块茎椭圆、表皮光滑、淡黄皮白肉、芽眼浅呈浅紫色,商品薯率70%~85%。单株结薯数7~9个,产量27 000~45 000 kg/hm~2。粗蛋白含量2.04%,维生素C含量18.4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2%,干物质含量23.30%,淀粉含量15.80%。‘云薯105’植株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和重花叶病毒病(PVY)。该品种适宜在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四川西南部,重庆东北部,云南中部、东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在此背景下,茶叶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茶叶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安全的保证至关重要,茶叶企业实行云会计是企业执行信息化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在云会计的背景下,企业快进信息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储、传输和使用方式都和原来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的信息安全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但是这些挑战是茶叶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本文以茶叶企业为例,分析云会计出现对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影响,针对云会计背景下茶叶企业会计信息在存储,保存以及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分析,针对这些风险,如何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管理,提升茶叶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帮助打造更加安全的会计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24.
指出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扫描仪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方面,特别是林业方面,但由于室外树叶存在抖动,树叶间存在遮挡,导致树叶的点云数据不易重建。探讨了树叶可视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原始点云存在大量噪声,叶片边缘不光顺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5.
湖南最高山是万阳山主峰酃峰,这里保存有中国最大的资源冷杉群落——大院冷杉,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亚热带中山针叶林群落——银杉、资源冷杉、福建柏、黄杉等群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区。酃峰,俗称斗笠顶(客家方言:笠麻顶),为罗霄山脉中部万阳山主峰,位于湖南省炎陵县策源乡境内,海拔2115.2米,为湖南省境内最高山峰,罗霄山脉第二高峰。酃峰与江西省遂川县境内的南风面(海拔2120.46米)一体相连,隔谷相望,同为罗霄山脉万阳山主峰姊妹峰。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研究长白山地区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栽针保阔"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的生长情况,揭示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红松生长过程的影响规律,旨在为阔叶红松林的恢复、经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研究5种透光抚育(未采伐对照、低度择伐、中度择伐、强度择伐及上层皆伐)对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随着透光抚育强度的增大逐步得到提升,同时透光抚育能够显著提高"栽针保阔"红松林内红松优势木(63.4%~146.5%、64.6%~158.6%)、平均木(57.9%~271.1%、42.5%~261.7%)和被压木(56.5%~182.6%、95.5%~245.5%)的树高和胸径,且呈现出随透光抚育强度的增大而递增的规律性。[结论]透光抚育能显著提高红松树高和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27.
以镇稻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冷杉针叶三萜酸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清水对照相比较,施用冷杉针叶三萜酸后能够提高水稻千粒重和产量,并能提高稻米的糙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改善稻米碾磨品质和营养品质。10%冷杉针叶三萜酸水乳液最适施药方法为:播种前拌种剂量80 mL/t、分蘖期和抽穗期喷施剂量80 mL/hm~2,能使水稻增产16.60%。  相似文献   
28.
桉树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树人工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生长的最佳混交模式。【方法】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选择尾巨桉(DH32-29)分别与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混交的试验林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并在各样地四角以及中心设5个土壤采样点,采集表层0~20 cm的土壤,测定试验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结果】(1)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均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马占相思团花湿加松;4个林分间桉树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团花和马占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皆大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而湿加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均远小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3)各类型混交林中,桉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桉树湿加松混交林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桉树团花混交林,混交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则以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最大,桉树团花混交林次之。(4)桉树与团花混交后,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林地有机质、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湿加松混交后,林地仅土壤pH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结论】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最好,林分整体蓄积最大,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林分质量最好,林分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29.
滇东北4种典型筇竹林凋落物的持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滇东北4种典型筇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筇竹林凋落物储量及持水性能,从而为滇东北筇竹林生态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储量为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7.61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6.61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厚朴混交林(5.73 t/hm2) > 天然筇竹纯林(5.23 t/hm2)。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天然筇竹-人工厚朴混交林(3.45 t/hm2) > 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3.22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2.89 t/hm2) > 天然筇竹纯林(2.69 t/hm2)。4种类型筇竹林凋落物吸水速率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逐渐趋于一致,筇竹混交林凋落物吸水速率高于筇竹纯林。凋落物的总有效拦蓄量为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9.74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厚朴混交林(8.95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7.73 t/hm2) > 天然筇竹纯林(6.23 t/hm2)。  相似文献   
30.
以水肥一体化中的控制系统为出发点,探讨了未来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智能化控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将云计算应用于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体系中。为此,给出了智能水肥一体化云控制体系的概念,按照多层化、对象化、并行化、数据服务化思路,设计出一种具备云计算思想与特点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体系框架,实现了执行机构与控制系统相分离、按需分配计算资源及精准灌溉施肥。以思南县灌区为例,对水肥一体化云控制体系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拓展了云计算的应用领域,为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