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连年稻秸还田易对小麦产生化感作用,为探索能减缓化感负效应并适宜小麦生长的秸秆还田方式和秸秆还田量,试验以宁麦13为材料,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4. 5、9、18 t/hm~2)、不同还田方式(混施和表施处理)及覆盖稻秸后模拟降水(秸秆淋洗)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小麦出苗率,但差异不显著(P> 0. 05)。表施秸秆淋洗处理,小麦分蘖受到显著抑制(P <0. 05);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混施处理比表施处理对小麦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强;较表施处理,中高量混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植株POD活性(P <0. 05);淋洗显著降低了小麦脯氨酸含量(P <0. 05)。综上,表施适宜的秸秆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典型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组成对麦秸还田的响应规律,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麦秸直接还田、麦秸与氮肥配施、麦秸泡田还田三种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三种麦秸还田模式均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251 mg·g^-1vs 263~282 mg·g^-1)、氮(16.9 mg·g^-1vs 24.6~27.6 mg·g^-1)含量,降低微生物量碳氮比(14.9 vs 8.58~10.7),提高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16.7 mmol·g^-1·h^-1vs 21.5~24.8 mmol·g^-1·h^-1),但对于酸性磷酸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稻田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变化在不同麦秸还田模式下存在显著差异,秸秆直接还田和麦秸与氮肥配施还田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麦秸泡田还田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影响,但显著提高蔗糖酶活性;而秸秆直接还田和麦秸泡田还田则显著降低脲酶活性。基于高通量测序,稻田土壤中优势细菌是绿弯菌门(Chloroflexi,24.2%~25.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1.5%~24.1%)、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8.2%~21.1%)、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9.5%~11.1%)和厚壁菌门(Fimicutes,7.1%~8.4%)。与未施用麦秸土壤相比,麦秸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提升幅度为13.9%。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与未施用麦秸还田相比,麦秸直接还田和麦秸与氮肥配施还田改变了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而麦秸泡田还田则未能改变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综合分析认为,麦秸还田为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和能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而酶活性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对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23.
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6 a的稻麦轮作田间小区试验中,研究了2001年稻季至2004年麦季(共6季)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秸秆施用方式(混施或表施)×蚯蚓(接种或剔除)以及对照共5个处理,各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无论采用何种秸秆施用方式,蚯蚓活动均能显著提高土壤MBC(p<0.05)。秸秆的施用会减弱同年内土壤MBC在麦季成熟期高于稻季的趋势,而蚯蚓的作用使该差异变得更显著(p<0.05)。在0~5 cm土层中,蚯蚓对MBC的积极作用在秸秆混施时比表施更明显,在5~10 cm土层中则相反,而在10~20 cm土层中的作用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江苏金坛地区稻秸还田条件下如何合理使用肥料,通过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稻秸还田条件下不施肥(S)、常规施肥(FS)、有机肥氮替代75%化肥氮(MS)和化肥减量20%(RS)4种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S、MS、RS处理相对于S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其中3种施肥处理的理论产量分别增加了192%、232%、260%,实际产量则分别增加了321%、278%、333%;RS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相比于FS处理分别提高了14个百分点、4.59 kg/kg和5.80 kg/kg,而MS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与FS处理相当,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均下降了2.06 kg/kg;在1个作物生长季,稻秸还田配施肥料后的作物产量与肥料类型和施肥量无关.综合分析可知,该地区可考虑化肥减量配施或初期进行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以保证作物产量并降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潜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茶细蛾雕绒茧蜂的交配行为,为其饲养、田间应用及对金纹细蛾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茶细蛾雕绒茧蜂羽化后,通过24h连续观察,记录雌雄蜂混合配对的日交配行为;通过雌雄蜂逐一配对试验,观察记录日交配行为及交配日龄、持续时间和次数。【结果】茶细蛾雕绒茧蜂羽化当天即可交配,在观察的24h内,每个时间段都有交配行为和雄蜂兴奋行为,且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白天。交配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交配高峰出现在上午09:00-11:00。雌雄交配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单头雌蜂最高交配次数为4次,雄蜂为6次;平均交配次数分别为0.83和1.77次,平均寿命分别为2.30和3.23d。交配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交配前、交配和交配后,群体交配时极易出现争夺交配的现象。【结论】茶细蛾雕绒茧蜂的交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雄蜂是交配成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6.
为更好地提高隧道式堆制生产双孢蘑菇基料的质量,从而满足双孢蘑菇生产中对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进而为秸秆和奶牛场废弃物混合堆制双孢蘑菇栽培基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采集7个批次隧道堆制生产的栽培基料,对其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分析栽培得到的双孢蘑菇的品质和产量,并对栽培基料与品质、产量间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二次发酵结束时,各批次栽培基料的pH均微偏碱性,基料全氮含量上升,C∶N下降.B5批次栽培基料所得双孢蘑菇的品质最好,产量较高,所得栽培基料适合栽培双孢蘑菇,栽培基料原料堆制配方较为合理.二次发酵后栽培基料总有机碳含量、C∶N与品质和产量负相关,基料全氮含量与品质和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
不同堆腐时间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动物群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制订猪粪堆肥腐熟度的标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s以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堆腐时间(0 d、10 d、20 d和30 d)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生物的影响。采用手捡法和Tullgren漏斗法分别捕获土壤动物,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猪粪堆腐30 d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为6 713.4 kg.hm 2,显著高于猪粪堆腐0 d、10 d、20 d和不施肥处理(P<0.05)。各处理土壤动物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手捡法分离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Tullgren漏斗法分离土壤动物个体数(F=2.69,P<0.05)和均匀度指数(F=6.40,P<0.01)在处理间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捕获个体数排序为:猪粪堆腐10 d>猪粪堆腐30 d>猪粪堆腐0 d>猪粪堆腐20 d>化肥>不施肥对照;均匀度指数排序为:猪粪堆腐0 d>不施肥>猪粪堆腐20 d>化肥>猪粪堆腐10 d>猪粪堆腐30 d。手捡法和Tullgren法分离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取样时间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S rensen指数和Whittaker指数表明,不同处理间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和群落组成的相似度均较高。将猪粪腐熟指标分别与手捡法和Tullgren法捕获土壤动物的总类群数、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手捡法捕获土壤动物总个体数、总类群数和不同腐熟度猪粪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0.967,P<0.05),总个体数与花生产量负相关(r=0.916,P<0.1),腐殖质总量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r=0.916,P<0.1)。Tullgren法捕获土壤动物类群数与胡敏酸呈显著负相关(r=0.958,P<0.05),与猪粪总磷含量呈负相关(r=0.917,P<0.1),与pH和富里酸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9、0.921,P<0.1)。土壤动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手捡法捕获动物中,猪粪腐熟30 d处理的直翅目、蜱螨目、蜘蛛目和倍足纲等动物出现较多;在Tullgren法捕获动物中,猪粪腐熟30 d处理的弹尾目、膜翅目、原尾目、盲蛛目、双尾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出现较多。研究表明,施用高腐熟度猪粪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高腐熟度猪粪处理下,手捡法捕获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种群数较少,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Tullgren法捕获中型土壤动物个体数较多,种群数和群落多样性较低,均匀度显著较低。  相似文献   
28.
接种蚯蚓对加入不同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光  胡锋  李辉信  王同  王前进 《土壤》2012,44(4):588-59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和植物残体施用下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的影响,为将蚯蚓引入农田及水土流失区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为黏粒含量较低的灰潮土和黏粒含量较高的典型红壤,供试植物残体为高碳氮比的玉米秸秆和低碳氮比的三叶草,供试蚯蚓为体型较大的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微生物量碳(MBC)无显著影响;不同土壤无论是否施用植物残体,接种蚯蚓均使土壤基础呼吸(BR)显著增大,尤其是不施用植物残体时;两种土壤中不施用植物残体和施用三叶草时,接种蚯蚓均使代谢熵(qCO2)增大,而施用玉米秸秆接种蚯蚓使qCO2有下降趋势。Biolog孔平均颜色变化(AWCD)在接种蚯蚓时均增大,基质利用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也增大,且未施用秸秆时的变化较为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接种蚯蚓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变化受蚯蚓、土壤及植物残体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不同有机物料对微域内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影响土壤肥力和生物群落结构,然而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布不均会加剧土壤空间异质性,进而对土壤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选用水稻秸秆和白三叶草两类有机物料,按比例混合后装于网袋,置于预先装好土的培养容器中恒温培养,在培养的第14、35和70天分别对其中的不同微域(0~1 cm和1~5 cm)土样进行采集,分析其中的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种类及培养时间对原生动物和线虫数量的影响更大,采样微域对二者的影响相对较小。水稻秸秆添加下的土壤植食性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杂食线虫数量显著高于白三叶草添加;而白三叶草添加下的土壤变形虫、鞭毛虫和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显著高于水稻秸秆添加。从整个培养周期来看,鞭毛虫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而变形虫和线虫总数则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在同一有机物料下不同微域间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在培养初期会出现一定的数量差异,但这种差异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0.
江苏省沿海地区农林生物质资源潜力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江苏省沿海地区近5年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业的统计数据以及森林普查资料并辅以实地调查,江苏省沿海地区年可收集的生物质资源量依次为:秸秆1 000万t,畜禽粪便330万t,林业剩余物12万t,三类农林生物质资源年可收集量合计折标准煤617万多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