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7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8篇
  4篇
综合类   36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约束理论视角下农村金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枫林  曹灿  浦徐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35-19536,19539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少,服务效率低,导致农村大量资金透过现有的商业金融组织流向了城市,不利于农村的再生产,也使农村资金极度缺乏,农民贷款困难,高利贷等活动盛行。针对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Pagano),对1983到2008年农村金融发展趋势、农村生产总值、农村金融规模及农村金融效率3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产出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即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农村金融效率则与农村经济增长负相关。我国农村发展还处在以金融规模量的增加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但是在金融规模扩大的同时,效率却在逐年下降。农村金融效率低制约了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进行。对此,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提出了2种解决思路,并借鉴日韩经验,指出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应进行"组织创新",将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形成农村合作组织,降低交易成本,外生性转变为内生性的金融支持。让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市场化,将使农村金融效率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2.
李琰  魏翔  李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37-19539
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利率失控、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皖西地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在分析该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强化金融支农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4.
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现代农村金融运行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金融供求矛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中国农村金融表面上是供给量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是结构性失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25.
苏时鹏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324-331
差距大小与人口流动性是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技术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测算分析福建城乡公共财政支出、基础教育与医疗服务的差距变动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加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比较了依靠人口流动与依靠财政支出两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技术路线,提出以财政支出确保最低公共服务标准,以人口流动加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普惠金融是消除贫困的有效方式,为区域性减贫提供了解决路径,但普惠金融发展对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及区域减贫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安徽省2011—2017 年16个地级市有关经济指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减贫存在收入效应与区域异质性,即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高收入水平,减缓贫困,但各区域在减贫效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皖南地区的减贫效果显著,皖中地区反而会抑制贫困的减缓,而皖北地区的减贫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应推行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化政策,以提升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扶贫水平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金融扶贫突破了传统的经济扶贫模式,在农村扶贫工作中作用显著,并且政府扶贫资金可以通过金融扶贫方式实现效用最大化。基于2016年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的农村金融扶贫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现阶段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扶贫水平。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扶贫效率、农村内生性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扶贫规模对全部影响因素的累计解释程度为94.50%,是影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扶贫水平的主要因素。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扶贫水平相对较高的贫困县占比为10.71%,相对较低的贫困县占比为67.86%,各个贫困县之间的农村金融扶贫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并且多数贫困县的农村金融扶贫水平相对较低。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农村金融扶贫水平,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及研究结果,从农村金融扶贫对象、贫困人口的还款能力、农村金融扶贫的覆盖面、农村信贷风险管理、农村金融扶贫监管5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期提高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扶贫水平。  相似文献   
28.
我国地方财政重整制度对地方举债行为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其作为一种应急处理 制度大大减少了相关债权人的利益风险。然在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该制度在程序上出现了一些 纰漏之处,以致在现实适用中出现环节衔接漏洞、主体规定不明、执行力度低下等问题,为了确 保该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时性,应当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  相似文献   
29.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
王颖  林飞  刘江蒙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235-239
以中国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着手点,基于VAR模型,并且利用2004—2013年间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规模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国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发展空间不足、缺乏规范、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非正规金融法律与制度保障、加强非正规金融的内部控制、加大非正规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吸收国外非正规金融发展经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