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41.
2015年全年对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主要分布流域漾弓江上游鹤庆段开展水质调查,对洗马池、白龙潭、清水河、寺庄龙潭、美龙潭、西龙潭、人工驯养池及驯养池水源8个监测点的水温(T)、pH、溶解氧(DO)、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7个指标进行采样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采样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了人工驯养池和自然栖息地水质差异。结果显示:驯养池与自然栖息地部分水质指标差异显著;自然栖息地中,清水河夏季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物为TN,其余监测点各季节水质均满足水体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驯养池夏季水质评价结果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TN。  相似文献   
142.
光唇裂腹鱼人工驯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泥池驯养平均体长17.37 cm(标准差4.94、方差24.41)、平均体重101.18 g(标准差136.24、方差18 562.43)的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16 ~ 21个月,平均体长达26.69 cm(标准差6.18、方差38.21),增加9.32 cm,增长53.66%;平均体重达304.77 g(标准差247.62、方差61 315.25),增加203.59 g,增重201.00%.研究表明,人工驯养光唇裂腹鱼较易,但生长较缓慢.  相似文献   
143.
<正>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诸如渔业资源滥捕、水利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活动、经济养殖鱼类的引进等对澜沧江土著鱼类的干扰越来越强烈,甚至导致了部分鱼类的濒危,严重影响了澜沧江的鱼类多样性。为了保护澜沧江鱼类资源和鱼类物种多样性,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澜沧江土著鱼类人工繁殖研究。目前,已有光唇裂腹鱼  相似文献   
144.
通过调查云南池坝塘精养渔业分析养殖渔业经济效益,得出结论:(1)多因子回归分析显示,净利润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与养殖总成本及边际贡献率相关,R2约为0.77。保持其他变量恒定时,边际贡献率每增加1%,净利润增加1830元/hm2。单因子回归分析时,总产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与养殖总成本相关,R2约为0.87,相关系数为0.93。保持其他变量恒定,养殖总成本增加15元/hm2,总产值增加23.55元/hm2。边际贡献率大于36.5%时,养殖渔业净利润大于0。(2)渔业水环境、销售价格及饲料成本是影响养殖渔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3)经营安全率分析显示,在2020年疫情影响的价格水平下,养殖渔业有较高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45.
通过线粒体D-loop控制区全序列分析澜沧江上游表村(BC)、叶枝(YZ)、里底(LD)以及乌弄龙(WNL)等4个群体,共计77尾短尾高原鳅的遗传多样性,为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相关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921 bp的D-loop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变异位点22个,其中,单一变异位点8个,简约变异位点14个,定义单倍型21个;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37~0.942,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5 16~0.005 72;里底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最高,表村群体最低,且各群体呈现出"高Hd低π"遗传多样性模式。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短尾高原鳅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97.91%),2.09%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各群体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Fst=-0.021 3,P=0.805);表村和里底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0.005 67),叶枝和乌弄龙群体遗传距离最近(0.005 11);核酸中性检测结果均不显著(Tajima’s D=0.624,P=0.737;Fu’s Fs=-0.669,P=0.377),核酸错配未呈"泊松"单峰分布均表明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近期未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