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2篇
  10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31.
[目的]评价河南省淅川县是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生态安全状况,旨在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功效长久发挥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方法]以淅川县各乡镇为评价单元,利用改进"PSR"模型、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淅川县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淅川县生态安全主要驱动因子。[结果](1)淅川县生态安全状况虽有波动但整体好转。与2000年相比,2015年中警和预警状态的乡镇各减少了3个,而较安全状态的乡镇增加为6个。(2)淅川县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呈东北、西南等级较高,西北、东南等级较低的态势。(3)通过驱动力分析发现淅川县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主要原因为积极的环境治理响应。[结论]生态安全的良性转变需通过积极引导人类活动,多筹举措共同作用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2.
沙区降解膜覆盖下滴灌农田水氮交互效应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干旱沙区可降解地膜覆盖下滴灌农田水氮交互效应及优化组合方案,提高其水氮利用效率,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区进行2年可降解膜覆盖下的滴灌田间试验,设置了低水(2016年165 mm、2017年195 mm)、中水(2016年247.5 mm、2017年292.5 mm)和高水(2016年330 mm、2017年390 mm)3个灌溉定额水平及低氮(140 kg/hm~2)、中氮(210 kg/hm~2)和高氮(28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并以普通塑料地膜覆盖的3个水分处理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完全组合设计,共计12个处理。研究了可降解地膜覆盖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干旱沙区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可降解地膜覆盖下滴灌农田玉米水氮耦合模型,并对组合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塑料地膜覆盖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下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较低,而在水分充足条件下(高水)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肥偏生产力(PFPN)无显著差异。可降解地膜覆盖下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对玉米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WUE和PFPN有显著影响。灌水量与施氮量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较低的灌溉定额限制了氮素利用,从低水到中水处理2年玉米PFPN和产量平均增长36.87%和37.18%,而从中水到高水其增长仅为5.93%和6.22%;同样较低的施氮量也限制了水分的利用,从低氮到中氮处理2年玉米WUE和产量平均分别增长了7.99%和18.81%,而从中氮到高氮WUE增长为-3.66%,产量仅增长3.35%,而2年最大产量均出现在高水中氮处理,分别为13 875.16、13 805.02 kg/hm~2。在沙区可降解地膜覆盖下滴灌农田中,灌溉定额、施氮量与玉米产量之间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玉米产量与实际产量呈高度相关(2016、2017年R2分别为0.978、0.988),通过主因素分析水氮增产效应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水量、施氮量,产量随水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经模型寻优,得出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水、氮最佳组合方案,本试验高水中氮处理的水氮配比下的产量在13 000~14 000 kg/hm~2目标范围内,且WUE、PFPN较高,可作为干旱沙区可降解地膜覆盖下较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模式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不同地膜覆盖对不同时间尺度地温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北方干旱地区白色塑料地膜覆盖导致的农膜残留及作物生长后期地温过高等问题,筛选适合当地的环保型地膜。设置了白色、黑色快速(WO1、BO1)、中速(WO2、BO2)、慢速(WO3、BO3)降解膜,并以白色、黑色塑料地膜(WP、BP)和无膜覆盖(CK)作为对照,共计9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地膜破损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并基于红外成像和自动连续传感技术探索不同处理瞬时地表温度、逐时和逐日土壤不同深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色降解膜的破损占比大于白色降解膜,覆膜130 d后黑色降解膜平均破损占比高于白色降解膜8.4%。在瞬时尺度地表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黑膜处理、白膜处理、无膜处理(CK),且生育期平均温度分别为34.10、32.34、29.12℃(P0.05)。在逐时和逐日尺度,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土壤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白膜处理、黑膜处理、无膜处理;且与白色地膜覆盖相比,在日最高温时刻,黑色地膜覆盖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平均降低1.1℃。在玉米生长初期和末期(5月、9月),黑白地膜覆盖下平均温差达1.13℃(P0.05),而生育中期(6—8月),平均温差为0.45℃(P0.05)。地膜降解速率影响破损占比,从而影响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异性和地膜保温效果;慢速降解膜破损小,故保温效果与塑料地膜覆盖相近,在9月0~15 cm土层WP、WO3、WO2与WO1处理(快速降解膜)的温差分别达到3.03、2.70、1.05℃(P0.05),而对应的黑色降解膜覆盖温差分别为3.00、2.57、1.01℃(P0.05)。白色和黑色慢速降解膜覆盖与对应的塑料地膜覆盖相比,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同颜色不同降解速率的降解膜覆盖下产量呈显著差异(P0.05),不同降解速率的降解膜覆盖产量由大到小顺序为:慢速处理、中速处理、快速处理。可见,黑色地膜处理保温效果好、产量高,且在作物生长后期可降低土壤表层温度;而黑色慢速降解膜与黑色塑料地膜覆盖保温、增产效应相近,且绿色环保,在北方干旱区农业生产中替代白色塑料地膜覆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4.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女贞子总黄酮提取以水提醇沉法为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1次,100℃下提取3 h。  相似文献   
135.
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5年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面积333hm2。本文应用思茅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的研究成果,在中选的优良林分中,以5株优势木法、指数法为评选优树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选择标准和方法。以普文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设为例,从园址选择、种子园区划、苗木培育、优树收集区和种子生产区的建立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建园技术及方法。并就如何通过半同胞子代测定评估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以及建立展示林、试验林等作了论述。普文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建设经验,可供今后继续扩大建园参考。  相似文献   
136.
试验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用浓度为0、0.25、0.50、1.00 mg·mL~(-1)的槲皮素溶液浸泡处理猕猴桃,通过测定果实在0±0.5℃条件下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槲皮素对猕猴桃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25~1.00 mg·mL~(-1)槲皮素处理能够有效延迟猕猴桃果实软化,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以及有机酸降低的速度,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少失重率和腐烂率。槲皮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猕猴桃果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其中以0.50 mg·mL~(-1)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通过对皮亚曼、叶城大籽甜石榴、千籽红、赛柠檬4个石榴品种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掌握其生长规律,从主栽品种特性、园址选择与栽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归纳总结出适宜新疆的石榴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新疆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提高新疆石榴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推动当地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8.
2020年10月发生外源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后,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广泛的疫情排查,对疫点实行了封锁、检疫、隔离、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对受威胁区域进行了全面的疫苗免疫,并定期进行检疫和排查。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和监督保障措施,使疫病在短期内得到灭源与根除,为当地养牛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从疫病发生与防控过程、监督保障措施、所存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全检疫监管体系,强化进口及跨省流动动物监管,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9.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L.)种皮斑块是种皮覆纹类型之一,是西瓜种子的一个重要外观性状,为了深入研究种皮斑块的调控基因,本研究以种皮无斑块的西瓜自交系K2和种皮有斑块的西瓜自交系L1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选取F2群体中的120株个体进行种皮斑块的遗传分析和GBS测序,测序获得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结合120株F2群体的基因型与表型初步定位种皮斑块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代种子全部为有斑块,F2代种子出现有斑块和无斑块两种表型,且有斑块:无斑块接近于3:1,说明种皮斑块性状是由显性单基因调控。利用GBS技术所构建的西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将种皮斑块基因初步定位到10号染色体物理距离为2.28 Mb[17876993~20156867(97103 V1.0)]的区间内。通过CAPS分子标记加密,将种皮斑块基因候选区段缩小到10号染色体[24581840~26210948(97103 V2.0)]区间内,其物理距离为1.63 Mb。本研究结果为后期精细定位种皮斑块基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0.
纳米孔测序是基于单分子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具有便于携带、实时测序、超长读长等技术优势。近年来,纳米孔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在动物疫情现场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动物疫病临床快速诊断、病原体基因组学研究等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综述可以发现纳米孔测序具有如下应用方面的特点:可及时准确鉴别病原体,给出精准检测结果,有助于基层有效应对突发、新发、外来动物疫情;可与PCR联合应用,快速获得病原体全基因组序列,为病毒遗传变异和流行病学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依据;可用其探索建立灵敏可靠、灵活机动、快速反应的病原体监测预警网;可利用其优势建立较全面的病原体基因库,为后续的临床耐药性分析及用药指导提供建议。随着纳米孔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测序通量、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测序成本与周期,数据分析软件的丰富性和易用性等方面有望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