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探明保水剂与水肥处理对小桐子幼树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供水模式(重度水分亏缺W1,40%ET;轻度水分亏缺W2,80%ET)、2种施氮水平(N1:0.25g/kg风干土;N2:0.5 g/kg风干土)和2种保水剂水平(S1:0;S2:2 g/kg风干土)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2S2条件下,与W2相比,模式W1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减少7.2%,而总水分利用率显著增高43.2%;W2S2条件下,与N1相比,水平N2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和总水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14.4%和10.5%.有利于小桐子幼树生长的保水剂与水肥的最优组合为S2W2N2.2采用施加保水剂处理的小桐子具有显著提高根系、冠层和整株的干物质质量的作用.在水平N2下,与处理S1W2相比,处理S2W1在节水达35.1%情况下,株高增长29.0%、蒸散量减少了45.3%,而根系、冠层和总干物质的质量分别显著增多14.5%,21.8%和20.3%,因此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98.6%.  相似文献   
132.
水氮耦合下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与水氮利用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经济热作小粒咖啡幼树的水氮精准管理模式,研究了4个灌水水平(WS,75%~85%田间持水量;WH,65%~75%田间持水量;WM,55%~65%田间持水量;WL,45%~55%田间持水量)和4个施氮水平(NH,0.60 g/kg;NM,0.40 g/kg;NL,0.20 g/kg;NZ,0 g/kg)对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及水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L相比,增加灌水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5.8%~15.5%、6.0%~14.4%、14.2%~30.3%、27.6%~60.0%和22.6%~57.5%,使根系活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8%~63.8%和21.6%~29.6%,降低土壤硝态氮均值21.5%~36.2%。与NZ相比,增加施氮使丙二醛降低23.8%~49.8%,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9.0%~88.4%、21.9%~60.9%、509%~703%、20.7%~52.3%、23.5%~41.8%和21.6%~53.9%,同时土壤硝态氮均值增加2.73~14.44倍。NZ和NL时氮素吸收总量与灌水量显著正相关;NM和NH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总量均随灌水量先增后减。不同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总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NMWH组合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同时NM和NH处理的氮素表观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效率最大,因此NMWH为水氮高效利用组合。  相似文献   
133.
为研究不同水量交替灌溉对小桐子生长调控与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4种水分处理模式(灌水定额分别为T1处理:10mm;T2处理:20mm;T3处理:30mm;T4处理:10和30mm,均不断的对2种灌水定额进行轮回交替)。结果表明:T1处理能在灌水定额为10mm,灌水周期为7d的环境下存活,表现出极强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其原因不仅是通过停止生长和叶片脱落适应干旱环境,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木质部有类似海绵状的物质能储存较多的乳白色的液体而继续存活。在节水21.6%前提下,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的平均外皮层厚度显著增加了24%,叶片、叶柄、主杆、冠层和整株的单位干物质质量的贮存水能力分别显著增加28.3%、28.8%、13.7%、17%和12.3%,平均蒸散量和蒸腾量分别显著降低36.8%和20.4%,而根系和总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21.3%和1.3%,因此,总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0.2%。可见,采用灌水定额为10和30mm交替灌溉的T4处理增强了贮存水调节能力,提高了小桐子的根系和总干物质质量,而降低了蒸腾量和蒸散量,从而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4.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咖啡果茶粉制作咖啡果茶面包。以面包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咖啡果茶面包的制作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咖啡果茶粉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酵母添加量1.5%。按此配方制作的面包体积膨松、松软细腻,具有咖啡果茶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35.
调亏灌溉与氮营养对玉米根区土壤水氮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索调亏灌溉与氮营养对玉米根区土壤水氮有效性的影响,采用盆栽玉米试验,研究了水分调亏时期和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根区土壤硝态氮迁移动态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决定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各生育阶段的灌水量和养分吸收影响硝态氮的变化动态。调亏灌溉的玉米根区中、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介于常规灌溉的高水和低水处理之间。抽穗期结束时根区中、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施氮量、调亏时期对干物质和全氮累积量影响显著。拔节期水分亏缺对干物质累积量影响最大,苗期水分亏缺影响次之,抽穗期水分亏缺影响最小。苗期亏水、高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高氮处理的植株全氮累积量最大,是无氮处理的2.54~3.23倍。低氮调亏灌溉的氮肥表观利用效率都大于30%,比高氮调亏灌溉的高约6.6%。最佳的水氮组合为抽穗期亏水低氮处理。  相似文献   
136.
为探究预消化蛋白(Predigested protein)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应用预消化蛋白制备低蛋白日粮的可行性,将180只1日龄肉鸡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分别为对照组(普通玉米-豆粕型)、预消化蛋白组(5%预消化蛋白替代去皮豆粕)、低蛋白1组(预消化蛋白组降低0.5%蛋白)、低蛋白2组(预消化蛋白组降低1.0%蛋白)、低蛋白3组(预消化蛋白组降低1.5%蛋白)。试验期42 d,观察、检测各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1日龄预消化蛋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预消化蛋白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2~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3组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亏缺灌溉和覆盖模式对芒果幼树光合特性、光响应曲线和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寻找不同水分条件下适宜的光响应模型,为芒果科学水分管理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以2 a生芒果幼树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灌水水平(正常水分灌溉(W1)、轻度水分亏缺灌溉(W2)、重度水分亏缺灌溉(W3))和4种覆盖模式(裸地不覆盖(M0)、地表覆盖黑色地膜(M1)、地表覆盖松针(M2)、地表覆盖黑色遮阳网(M3)),共12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率(VWC)和温度以及芒果幼树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光强(PAR)曲线)和主干、根、叶片干物质累积量,采用不同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RH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模型)、指数模型(EX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模型))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Pn-PAR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干物质累积总量与光合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亏缺灌溉和覆盖模式对土壤VWC和温度有明显影响。当灌水量相同时,地表覆盖处理提高了土壤VWC和温度。相同PAR和覆盖模式下,Pn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PAR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芒果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降幅增大。MRH模型适用于不同水分条件下Pn-PAR曲线的拟合(R2>0.97),而RH模型、NRH模型和EX模型只适合高水分条件下(W1和W2)芒果叶片Pn-PAR曲线的拟合(R2>0.92)。当覆盖模式相同时,与W1处理相比,W2处理光合参数(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胞间CO2浓度(Ci))和主干、根、叶片干物质累积量总体无显著变化,W3处理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当灌水量相同时,与M0处理相比,地表覆盖处理增加了Pn和主干、根、叶片干物质累积量。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累积总量与PnTr以及WUE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正常水分灌溉处理相比,重度水分亏缺灌溉显著降低了芒果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累积量,轻度水分亏缺灌溉对芒果幼树生长没有产生不利影响,而地表覆盖处理有利于增强芒果幼树光合作用,促进干物质累积。4种模型中,MRH模型是拟合不同水分条件下芒果幼树Pn-PAR曲线的最适模型。  相似文献   
138.
为探明微润灌溉施肥的湿润体内水盐分布规律,开展不同压力水头和土壤容重下室内微润灌溉入渗试验。设置3个水头(H1.0:1.0 m、H1.5:1.5 m和H2.0:2.0 m)和3个土壤容重(D1.00:1.00 g/cm~3、D1.15:1.15 g/cm~3和D1.30:1.30 g/cm~3),以质量分数0.3%的硝酸钾溶液为入渗溶液,研究微润灌湿润体内水盐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微润管入口水头和土壤容重对湿润体内含水率、NO_3~--N与K~+含量均值影响显著。同一土壤容重下,H1.5和H2.0与H1.0相比,湿润体剖面面积增大13.50%~21.61%,湿润体内含水率、NO_3~--N与K~+含量均值分别增大3.69%~10.71%、7.80%~10.95%和7.29%~17.49%,均匀系数分别增大7.65%~18.63%、5.22%~13.63%和9.34%~21.89%;同一水头下,D1.15和D1.30与D1.00相比,湿润体剖面面积减小5.76%~9.21%,含水率、NO_3~--N含量均值分别减小15.73%~21.54%、8.08%~10.97%,而K~+含量均值增大34.89%~64.79%,三者均匀系数分别减小9.02%~11.45%、4.04%~7.25%和7.09%~11.54%。K~+在微润管周围分布较集中,K~+聚集分布面积约占湿润体剖面面积的40.80%~61.41%。微润灌湿润体内含水率、NO_3~--N和K~+含量均值与至微润管的水平距离符合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  相似文献   
139.
为研究桂阳县是否适合引种杉木第三代良种,以杉木第三代良种为研究对象,以会同杉木种为对照,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不同种源杉木的平均地径(胸径)、平均树高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分析杉木第三代良种与会同杉木种的径阶株数分布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相同母质的红壤样地中,杉木第三代良种与会同杉木种的胸径、树高存在极显著差异,杉木第三代良种的平均地径(胸径)、平均树高、生物量、蓄积量均优于会同杉木种;(2)不同母质的红壤样地中,相同种源杉木的胸径、树高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杉木第三代良种与会同杉木种在母质为页岩的红壤中的平均树高、平均地径(胸径)等生长情况更好。研究表明,相较于会同杉木种,杉木第三代良在桂阳县的生长状况更好,且更适合在母质为页岩的红壤中生长。该研究结果可为桂阳县后续科学引种杉木第三代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究添加不同生物质和添加量对肥液灌溉土壤入渗特征与养分运移的影响,为提升肥液灌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生物炭(BC)、咖啡渣(CF)和甘蔗渣(SC)作为生物质添加材料,设置4个添加量(质量分数)水平T1(0.5%)、T2(1.0%)、T3(1.5%)、T4(2.0%)。测量肥液在不同生物质添加土壤中的运移特征及养分分布,评估不同生物质添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 3种生物质对湿润锋运移与土壤累积入渗量抑制效果均表现为SC>CF>BC,各处理组内抑制效果随生物质添加量增加有所提升;和CK组相比, SCT4、CFT4和BCT4组湿润锋运移距离分别降低了38.33%、37.00%和34.00%;SCT4、CFT4和BCT4组土壤累积入渗量分别降低了31.01%、30.00%和26.60%。和CK组相比,肥液灌溉下3种生物质添加均能提升土壤中3种主要无机养分,且随生物质添加量增加土壤肥力提升;3种生物质对土壤硝态氮截留总体表现为BC>CF>SC,其中,BCT4、CFT4和SCT4组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升了74.32%、56.00%和51.00%;3种生物质对土壤速效磷截留总体表现为CF>SC>BC,其中,CFT4、SCT4和BCT4组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提升了140.70%、139.20%和30.25%;3种生物质对土壤速效钾截留总体表现为CF>BC>SC,其中,CFT4、BCT4和SCT4组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提升了143.87%、126.85%和104.03%。结论 3种生物质对肥液入渗均有抑制效果,其中,生物炭效果最佳;3种生物质对肥力均有截留效果,生物炭对硝态氮截留效果最佳,咖啡渣对速效磷与速效钾截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