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363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37篇
  406篇
综合类   976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0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磷形态和pH对剩余污泥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pH对污泥中磷的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SMT(欧洲标准测试组织)法对上海三处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磷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3种污泥中的磷在海水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3种污泥样品的总磷含量各不相同,污泥有机磷含量低,无机磷是主要赋存形态,占TP(总磷)含量的64.42%~83.01%。各形态磷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污泥总磷含量主要受NAIP(非磷灰石无机磷)和AP(磷灰石无机磷)影响。室内试验表明,污泥中的磷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海水环境下均有释放,相比中性条件,酸性和碱性水质更有利于磷的释放;污泥中磷的释放与磷的形态分布有关,但磷释放量大小并不简单取决于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2.
正1选择生物肥料:生物肥料能把土壤中固定的氮、磷、钾释放出来,促进土壤肥力提高。在老龄大棚中施用生物肥料效果更为显著。为保证充足的营养,建议生物肥料与复合肥轮换施用。2选择腐殖酸类肥料:因为老龄大棚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高,腐殖酸肥料能够提高土壤中磷、钾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在增施腐殖酸肥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一般可减少1/3左右。蔬菜生产中常用的腐殖酸肥料有硝基腐殖酸、腐殖酸铵、腐殖酸钠、腐殖酸钾、硝基腐殖酸钾、腐酸二铵、腐酸磷肥等,菜农可选择施用。3选择全水溶性肥料:全水溶性肥料用量少,667m2的大棚一次冲施5~7.5kg即可,而利用率则在85%以上,能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源自:中国化肥网)  相似文献   
123.
应用风险分析模型对疫苗微生物及环境释放进行安全性研究,明确地描述了鉴定和评估潜在安全风险的方法,提交风险分析报告,以确保新的试验性兽用疫苗的安全性。试验性兽用疫苗的风险评估包括:安全危害的鉴定、释放评估以及对动物、公共卫生或环境的安全风险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4.
<正> 近年来Chang等(1982,1983)在金鱼上的研究证明,多巴胺对于调节促性腺激素(GTH)本身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Chang和Peter(1983)发现Pimozide(一种多巴胺拮抗物)在金鱼中,能极大地加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相似文献   
125.
底拖网囊网释放幼鱼的成活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尚郁 《海洋渔业》1983,5(6):243-245
<正> 在规定底拖网的囊网网目尺寸,以保护鱼类资源。关于穿过囊网网目的鱼类,能否恢复原来的生命力,是广大渔业工作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如果穿过网目后难以成活,则规定网目尺寸,对保护鱼类资源,将失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6.
葛昕 《北方水稻》2014,(3):39-41
为测定应用人工饲养的蜘蛛防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实施该技术的可行性,项目组连续3 a人工饲养并释放蜘蛛,测定了蛛虱比、稻株的被害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以5 m2为单位,放蛛50、80、150三个不同密度的粽管巢蛛,10 d后防效均可达到84%以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不同有机肥中多种养分的释放规律,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和培肥土壤。  方法  本研究采用恒温静水培养法,研究了以牛粪(COM)、猪粪(PM)、鸡粪(CHM)、秸秆(SC)和中药渣(CMR)为主要原料制作的5种商品有机肥以及生物质炭(BC)共6种有机物料的大量和中微量养分释放规律。并通过Langmuir方程拟合养分释放曲线。  结果  各处理在静水中养分的释放速率具有阶段性,整体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培养至28 d时,CHM和BC中的氮累积释放率较高,分别为75%和58%;各处理的速效磷累积释放率较低,只有20% ~ 30%;速效钾的累积释放率普遍较高(54% ~ 91%),其中CHM最高。各处理的中微量元素释放差异明显。BC处理同时具有最高的Mg和Mn累积释放量,CHM处理下的Cu、Zn和B累积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COM处理下的Ca累积释放量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养分释放曲线(预测值与观测值显著正相关性;P < 0.05),拟合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养分释放规律。  结论  有机肥种类影响不同养分的释放,CHM是较好的培肥选择,针对特定的养分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物料,研究结果可为土壤培肥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秸秆还田是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还田秸秆腐解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养分。明确稻麦轮作制水稻和小麦秸秆还田后的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是制定秸秆还田下合理养分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田间尼龙网袋法,研究了小麦秸秆在水稻季、水稻秸秆在小麦季的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以及秸秆腐解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水稻秸秆快速腐解期、中速腐解期、缓慢腐解期分别为0~10、10~20、20~110和0~10、10~50、50~200 d。在秸秆腐解剂的作用下,秸秆腐解率达50%和95%的时间缩短约8和38 d。水稻生育期内小麦秸秆累积腐解率达57%,秸秆氮和磷表现为淋溶-富集-释放,释放量分别为29%~37%和36%~44%,碳和钾表现为直接释放,释放量分别为55%和92%。小麦生育期内水稻秸秆累积腐解率达到73%,秸秆碳、氮、磷、钾均表现为直接释放,释放量依次为75%、41%~51%、59%、98%。水稻季,小麦秸秆在缓慢腐解期会吸附-富集土壤溶液中的氮和磷,伴随着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逐渐腐解,富集的氮、磷会部分释放到土壤中;小麦季,秸秆腐解剂提高快速和缓慢腐解期氮和磷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氮素和磷素释放量分别提高10.0%和4.7%。热重分析表明,秸秆腐解剂主要加速了小麦和水稻秸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腐解。综上所述,秸秆腐解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同时也应注意还田秸秆在水稻孕穗期对土壤溶液中氮、磷的吸附-富集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宜在该时期适当补充氮、磷肥,以避免秸秆与作物争养分而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29.
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控释期较短,通过仿生改性技术提升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养分控释期并明确其养分释放特征是实现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探究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改性机理及养分释放特征,本研究采用壳聚糖、淀粉和聚乙烯醇合成的水基共聚物膜材料为原料,通过纳米二氧化硅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仿生改性并制备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探究不同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下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热稳定性分析、原子力电子显微镜,探究其养分释放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仿生改性后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提升,42 d氮素累积释放率比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降低了7.23%。此外,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探讨了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释放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高,活化能Ea逐渐减小;吉布斯自由能变量.G>0、熵变.S>0、焓变.H<0表示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释放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土壤环境发生了热量交换,并明确了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养分释放间的关系。此外,还通过仿生改性前后膜材官能团结构特征、表面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变化及热重分析等手段明确了其养分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130.
探讨绿肥用油菜还田时期对干物质腐解与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地区油菜用作绿肥及后茬作物减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尼龙网袋埋田法研究了绿肥油菜初花期(G1)、盛花期(G2)和角果成熟期(G3)还田的干物质腐解与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G1 处理油菜还田干物质量比G2 和G3 处理显著减少45.43% 和46.87%;G1 和G2 处理还田时碳含量低于G3 处理,G1 处理氮和磷含量最高,分别为28.17 和5.21 g/kg,钾含量表现为G1>G2>G3,G1 与G3 处理差异显著。绿肥油菜还田后分快速、中速和慢速腐解3 个阶段,持续期分别为还田后0 ~ 17、18 ~ 45 和46 ~ 123 d,阶段内累积腐解率分别达44.27% ~ 66.87%、12.56% ~ 29.18% 和4.49% ~ 13.81%,最终累积腐解率达60.53% ~ 91.87%;G1 和G2 处理间腐解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G3 处理。绿肥油菜还田后碳、氮、磷和钾释放率与腐解率对应亦表现为前期快速释放、中期缓慢释放、后期趋于平稳的规律,且养分累积释放率均表现为钾> 碳> 氮> 磷。经腐解,G1 处理碳、氮、磷和钾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70%、92.97%、88.76% 和93.26%,G2 处理分别为84.25%、86.32%、86.51% 和92.52%,G3 处理分别为72.52%、59.97%、68.54%和87.67%;G2 处理氮、磷和钾释放量最高,分别为125.15、22.88 和50.42 kg/hm2,且G2 处理氮、磷释放量显著高于G1 和G3 处理,G2 处理的钾释放量与G3 处理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华北地区绿肥油菜在盛花期还田干物质量大且氮、磷、钾释放量最高,是最适宜的还田时期,可为下茬作物减施化肥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