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太湖北部湖区颗粒物吸收特性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湖北部不同湖区2005-2006年4个典型月份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吸收系数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太湖北部湖区水体中颗粒物吸收和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物吸收在4 个月中存在明显差异,夏秋季浮游植物吸收特性得以显现,而冬春则类似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特性随波长增加大致按指数规律衰减,吸收系数值夏秋航次的测量数据明显高于冬春航次的测量数据,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差异.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斜率(Sd)值除7月稍低于其他3个月外,整体时空相差不是太大;浮游植物特征波长的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性正相关,1月相关性最低,其他3个月差别不大.总颗粒物、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与总悬浮物(TSS)、有机(OSS)、无机颗粒物(ISS)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且其相关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SS>ISS>OSS,季节排序为冬春高于夏秋;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只与有机颗粒物有弱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以北京地区经济林两个品种杏"串枝红"和"龙王帽"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经济林吸滞环境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充分发挥经济林的生态效益。【方法】采集两个品种杏的叶片,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两个品种杏叶片吸滞空气中TSP、PM10、PM2.5、PM1.0的能力。【结果】"串枝红"单位叶面积吸滞颗粒物能力比"龙王帽"强,吸滞TSP、PM10、PM2.5、PM1.0量分别是"龙王帽"的2.54、1.80、1.72、1.57倍;10月份不同品种杏单位叶面积吸滞TSP、PM10、PM2.5、PM1.0的量最多,"串枝红"单位叶面积吸滞量分别为:(4.87±0.05)μg/cm2、(3.90±0.07)μg/cm2、(2.02±0.008)μg/cm2、(0.87±0.09)μg/cm2,"龙王帽"单位叶面积吸滞量依次为:(2.58±0.008)μg/cm2、(2.52±0.05)μg/cm2、(1.14±0.12)μg/cm2、(0.56±0.09)μg/cm2;5月和7月单位叶面积吸滞各粒径颗粒物的量相对最少;"串枝红"和"龙王帽"单位叶面积吸滞PM10和TSP、PM2.5和PM10、PM1.0和PM2.5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串枝红"依次为0.978 2、0.969 8、0.998 3,"龙王帽"依次为0.998 8、0.984 6、0.995 3。【结论】不同品种杏单位叶面积吸滞颗粒物能力不同,各粒径颗粒物吸滞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串枝红"吸滞颗粒物能力整体比"龙王帽"强,通过本研究发现经济林在提供果品的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3.
彭自然  何文辉 《农技服务》2010,27(7):907-908,953
底泥疏浚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航道疏通、湖库扩容等工程,产生的疏浚余水常含有大量悬浮物和铝。阐述了悬浮物和铝随余水排入天然水体后对鱼类产生的潜在影响:悬浮物对鱼类造成机械损伤,干扰呼吸和觅食,影响天然饵料生物繁殖;悬浮物吸附的重金属、有机毒物毒害鱼类;悬浮物浓度的变化造成鱼类不适应;铝抑制酶活性、干扰钙吸收、影响胚胎发育。疏浚余水可能对鱼类造成不利影响,有必要制定疏浚余水排放标准,对疏浚工程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24.
金鱼藻叶表的形态及其对悬浮物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鱼藻形态结构及其对水中悬浮物吸附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鱼藻可以吸附水中大量的悬浮物,吸附量可达自身重量的1.58~1.86倍,有利于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从叶片表面的形态结构,揭示了金鱼藻吸附悬浮物原因。  相似文献   
125.
为了系统地研究宁夏枸杞硒的吸收富集规律,促进富硒枸杞安全生产,通过采用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为材料,在枸杞叶面施用亚硒酸钠,经枸杞树的吸收转化而形成富硒枸杞,利用原子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设定的7个施硒浓度,在0.1~200.0 mg/kg之间,枸杞含硒量均有显著提高,取枸杞果实进行富硒效果分析,含硒量在0.17~3.34 mg/k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喷施浓度、次数是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生产富硒枸杞的关键因素,制干工艺对枸杞含硒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6.
为探明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中悬浮物的物质组成和粒径分布特性,2021年11月对上海市3口典型对虾养殖池塘(SP1、SP2、SP3)尾水排放过程进行动态监测,采集不同排水深度的尾水样品,分析尾水中悬浮物物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研究尾水中悬浮颗粒粒径数量和体积分布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尾水中悬浮物、颗粒态氮、颗粒态磷含量随排水深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在排水深度达2/3以后增幅明显升高,悬浮物中氮、磷含量平均占比则随之下降,分别由排水前的6.11%和1.20%降至排水末期的0.38%和0.11%;悬浮颗粒粒径分布受排水过程驱动,排水末期SP1、SP2和SP3尾水悬浮颗粒体积组成的中值粒径分别为11.69、20.89μm和38.23μm,主要以<100μm的胶体和细颗粒为主,平均体积占比达92.68%;虾塘尾水悬浮颗粒粒径数量分布符合可变β模型(r2=0.849±0.128),粒径体积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r2=0.879±0.141)。  相似文献   
127.
江辉  周文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87-9190
利用2009年11月9日城市湖泊青山湖实测的水体高光谱遥感数据和同步水质采样数据,在分析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单波段、两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3种算法进行了湖泊水体总悬浮物浓度(TSS)遥感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单波段、两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模型相关系数均较好,688 nm处一阶微分线性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32 8,RMSE为2.896 1 mg/L,为最佳的TSS实测光谱遥感反演模型,可以用于青山湖水体TSS浓度的反演。该研究可为水质指标大面积的卫星遥感反演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8.
随着《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国际公约》在中国生效,有效控制船舶压载水的排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航运船舶排放的压载水往往难以达到公约中的D-2标准。为确保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BWMS)处理结果的生物有效性,国际海事组织(IMO)重新修订了《压载水管理系统型式认可导则》,导则明确了BWMS型式认可试验水体水质特征标准。由于天然水域水质特征存在极大差异,而水质条件对BWMS的生物有效性存在极大的影响,故添加剂常被用于BWMS型式认可岸基试验水体调配以满足上述标准。通过研究BWMS型式认可试验中添加剂对3种盐度的试验源水水体特征的影响,对常用的添加剂进行水体特征贡献率评估,为BWMS型式认可试验水体的配制筛选稳定有效的添加剂,继而为提升船舶压载水处理工艺以确保压载水排放满足D-2标准符合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玉米淀粉和高岭土可在淡水、半咸水和海水试验中稳定提升试验水体中的相关水质指标,更适用于BWMS型式认可试验水体的配制。  相似文献   
129.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水质监测是水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内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及时、准确地获取内陆地表水质信息,可为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合理调节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以及保障内陆水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常用的指标及其选择依据,归纳了内陆地表水体遥感监测中各种模型或方法的使用情况,指出了现有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结果】 当前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存在以下问题:①实测数据获取成本高,亟需建立大规模共享平台,提高数据利用率;②绝大多数研究中的多种遥感数据源各自独立处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多元数据融合;③主要模型在实际研究中对实测数据依赖性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提高普适性;④已有研究中研究区多数为大面积湖泊或河流,需要增强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利用,对细微水体水质进行监测研究。【结论】 该文分析了现有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实现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高效准确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