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探究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筋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18—2020年以强筋品种‘藁优2018’和中筋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灌水定额为1 200 m3/hm2,施氮总量为210 kg/hm2,氮肥基追比为3∶7(B1)、5∶5(B2)和7∶3(B3),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进行等量追肥和灌水,测定2个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中,B1处理显著降低冬小麦穗数,B3处理显著降低千粒重,B2处理则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因而产量最高;2)B1处理显著提高籽粒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显著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进而提高了加工品质;3)B2处理显著增加花后氮素吸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为210 kg/hm2、氮肥基追比例为5∶5可提高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提升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2.
果桑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菌核病是果桑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桑葚.桑树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菌核随桑葚落地,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盘内子实体上生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3.
选取烟叶生产几个关键环节的技术措施,探讨落实的时效性和到位率对烟叶有效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栽植密度较为适宜的情况下,按时足量供应每个阶段烟草正常发育所需水肥,适时打顶、合理留叶,强化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烟叶生物学产量的基础;真正做到烟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是保证烟叶有效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4.
张英华 《植物检疫》1999,13(1):25-26
采用不同剂量的磷化铝,在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温度下对灰豆象进行熏节省,灰豆象对磷化铝水解后产生的磷化氢气体较敏感,耐药性较低。在30℃以下,成虫0.1mg/L,3天或0.3mg/L,2天,卵0.1mg/L,3天或0.3mg/L,2天或0.5mg/L,1天,幼虫0.1/mg/L,4天或0.3mg/L,3天或0.5mg/L,2天;蛹0.1mg/L,5天或0.5mg/L,4天均可被杀死。在29.5℃以上。  相似文献   
125.
新疆夏季炎热而且持续期长,为实现准低温储粮,运用热反射隔热涂料、辐射降温膜、双疏制冷涂层、菱镁板四种材料进行隔热密闭试验,均达到了较好效果。试验仓达到准低温储存目的,延缓储粮品质劣变,降低表层发生害虫的几率,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6.
为明确黑龙港平原正在推广应用的冬小麦贮墒旱作栽培的播前土壤适宜墒情,研究了不同贮墒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4-2015和2015-2016年在河北吴桥进行,通过播前补灌设置5个贮墒水平,即2 m土体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W1)、80%(W2)、85%(W3)、90%(W4)、100%(W5)。结果表明,随贮墒量的增加,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增大,以W5处理的耗水量最大;提高贮墒量可促进小麦增产,但在贮墒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变化不再明显,两年平均产量以W4处理最大;在W1、W2和W3处理间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而W4和W5处理显著低于前三个处理。在本试验土壤及降雨条件下,把播前2m土壤含水量调整为田间持水量的85%~90%是贮墒旱作最适宜的贮墒水平。  相似文献   
127.
128.
为了解小麦不同部位叶片对籽粒微量元素(Zn、Fe、Mn和Cu)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含量的源库限制程度,以8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开花后去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和去50%小穗处理,分析成熟期籽粒中Zn、Mn、Fe、Cu和蛋白质含量与籽粒重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叶片的去除均降低了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也降低了籽粒中Zn、Mn、Fe和Cu含量;几个品种平均来看,去倒一叶处理籽粒重下降幅度最大,为14.43%,去倒二叶处理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Zn、Mn、Fe和Cu含量分别下降11.31%、15.27%、10.29%和8.32%,去倒三叶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11.63%,各品种对去叶的反应有差异。去小穗减少库,剩余籽粒Zn、Mn、Fe、Cu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6.02%、25.01%、8.93%、8.99%和3.51%,剩余籽粒粒重提高10.41%,说明籽粒Zn、Mn、Fe、Cu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各元素供源限制,且受源限制程度因品种而异。籽粒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同步提高的可能性,蛋白质含量可作为衡量Fe、Zn等元素含量高低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