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苜蓿品种根颈和根系形态学特性比较及根系发育能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5个国外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根颈和根系特性及根系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生紫花苜蓿侧根发生的主要部位在地下距地表0-30 cm的主根段,40 cm以下没有侧根发生;根系生物量、主根直径整体上表现为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递减;品种间根颈特性差异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可把15个紫花苜蓿品种分为3类。其中,皇冠、WL-323、苜蓿王、飞马、顶点、WL-323UF和维多利亚有较强的根系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白花苜蓿单株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原始材料圃中从紫花苜蓿品种北疆、卫士302、德国大叶熊、爱维兰和巨人201中通过单株选择,选出5个白花苜蓿新品系,BHBJ1、BHWS2、BHDX3、BHAWL4和BHJR5,然后进行无性繁殖建立试验材料圃。2005年对头茬草从返青到结实进行观测,结果表明,5个白花苜蓿品系均现蕾较早,花期长。白花苜蓿的茎叶比均小于相应的紫花苜蓿,鲜干比除BHWS2外均高于相应的紫花苜蓿。产草量方面,白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均较低,可能与生长年限短有关。白花苜蓿的花序为簇生总状花序,每序小花数品系间差异不显著,平均为17~25朵,每单枝荚果数16~19个,荚果2~3回,籽粒4~6个,种子颜色除BHJR5为米黄色外其余均为黄绿至深褐色,千粒重1.8~2.5 g。  相似文献   
103.
半干旱区模拟降雨下沟垄集雨种植对夏玉米生产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降雨量沟垄集雨种植对夏玉米(Zea Mays L.)个体发育、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垄集雨种植处理后,夏玉米生育期提前,株高和叶面积显著增加(p<0.05),在230、340和440 mm降雨量下玉米总生物量比平作分别提高44.71%、28.51%和7.58%;230 mm和340 mm降雨量下,单株籽粒产量比平作分别提高了75.40%和36.70%,穗长分别增加了25.30%和16.00%,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9.30%和29.20%,230 mm降雨量下,玉米穗粗和千粒重比平作分别增加了11.40%和10.30%;440 mm降雨量下籽粒产量与平作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随着节水农业和土壤碳循环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不同量秸秆覆盖研究作为当代保护性农业的新颖课题之一,备受广泛关注.为了深刻理解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本文综述了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养分、酶、土壤碳库、生物结构和农田杂草病虫及小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宁南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宁南旱作农区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如何在干旱条件下提高苜蓿产草量,成为该区生态经济农业研究的战略课题。根据不同的施肥模式试验,研究探讨了该地区苜蓿高产施肥技术措施,针对宁南地区的农业生态条件,提出适宜该区苜蓿高产施肥技术措施与施肥方案,常年降水不足400mm的宁南旱作农业区,在一定的施肥水平下仍然可以实现高效草地生态经济农业。生态经济农业(Ecological economy Agriculture):简言之就是“产业化的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农业基础之上的新经济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其完善了生态农业理论界面的不足,将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有机结合,解决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根颈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秋眠级数分别为2,3,4和6的休眠和半休眠苜蓿品种生长前3年的根颈特性进行了连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休眠类型苜蓿品种间根颈特性差异明显,苜蓿根颈入土深度随着秋眠级数的降低而增加,其中,苜蓿播种后至第1次刈割是苜蓿根颈人土速率最大的时期.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根颈增粗较快,而地上产草量较低.秋眠型苜蓿的二级根颈早于半秋眠类型苜蓿发生,在数量上多于半秋眠类型苜蓿.二级根颈主要产生于生长第2年及以后的第2和3茬生长期,在种植第1年及第1茬生长期并无二级根颈发生.品种间根颈分枝直径和根颈分枝数差异极显著.根颈直径、分枝数、分枝直径与苜蓿休眠性的关系未呈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7.
紫花苜蓿主要性状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30个紫花苜蓿材料及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草量因子的主要性状是叶片效、侧枝长。其次是侧枝重、节间效;影响品质性状的主要因子是粗纤维、粗蛋白质。其次是钙含量。30个紫花苜蓿材料根据因子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可划分为5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  相似文献   
108.
引进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分析了引自加拿大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生育特性、抗病虫能力、根系发育能力、营养价值、产草量等方面与国内新疆大叶苜蓿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胜利者早熟,再生性能强,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生态适应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中子仪测定苜蓿田土壤含水量的标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次安装,免灌水,点聚图资科筛选和对容积含水率三点平滑的一套标定方法,应用中子仪对苜稽田土壤含水量的标定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土壤不同深度的三条标定直线:20~60 cm土层标定直线为y=82.772x-3.007(R2=0.9353,R=0.9671);60~120 cm土层标定直线为y=77.822x 0.1032(R2=0.8283,R=0.9101);120~200 cm土层标定直线为y=83.327x-2.2304(R2=0.8871,R=0.9419).中子仪法相对于土钻法所得含水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81%,说明所得标定方程精度较高,完全可以用中子仪法代替土钻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0.
不同耕作模式对旱地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宁南旱区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了连年免耕(NT)、连年深松(ST)、免耕/深松(NT/ST)、深松/免耕(ST/NT)、传统翻耕(CT)5种耕作模式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小麦开花至灌浆期,ST、NT/ST、ST/NT和NT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较CT提高32.2%、27.4%、13.5%和11%;旗叶日均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6、1.2、0.9和0.6μmol.m-2.s-1(P<0.05);旗叶日均蒸腾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2、0.9、0.7和0.3 mmol.m-2.s-1(P<0.05)。ST和NT/ST处理的叶片瞬时水分用效率较CT显著提高。开花期和灌浆期,与CT相比,其他4种耕作模式均提高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潜在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减少了光抑制程度。NT/ST、ST、ST/NT和NT处理较CT分别增产42.1%、35.3%、30.3%和23.5%,基于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1.3%、37.8%、19.9%和14.6%。免耕、深松及二者轮耕处理可降低旱地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消耗,并提高旱地作物的蒸腾效率,以连年深松和免耕/深松处理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