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1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521篇
农学   512篇
基础科学   122篇
  690篇
综合类   3748篇
农作物   560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20篇
园艺   684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降解过程果园红壤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模拟培养试验,研究15℃和25℃培养果园红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及脲酶、蛋白酶、天冬酰胺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圆叶决明降解过程果园红壤4种可溶性氮含量均显著提高,且在培养140 d达到最大值,25℃培养的效果更佳。其中,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三次曲线方程来拟合。圆叶决明降解过程还能显著提高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的活性,其中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变化可用指数方程和三次曲线方程来拟合。本研究认为圆叶决明降解过程可提高果园红壤可溶性氮含量,因此可通过翻压圆叶决明提高土壤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102.
103.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肥—秸秆协同还田”技术模式,实现绿色生产,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农户采用水稻秸秆还田、套种绿肥等措施,促进绿色有机水稻发展,取得了种植田块土壤有机质提升、化肥施用零增长和水稻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旨在探明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措施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单作为对照,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显著降低了作物产量,尤其在温带地区。此外,在地面覆盖和豆科作物条件下,间作也降低了作物产量。然而,当降雨量超过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显著增加了29.6%。而当降雨量小于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18.7%。年均气温也显著影响间作的产量效应,当年均气温高于20℃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55.1%,长期间作(>5年)有利于提高产量,然而当年数少于3年时,间作较单作却降低了作物产量。高有机质含量(>20 g/kg)和低有机质含量(1 g/kg)条件下,间作均不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与此类似,当土壤全氮高于1.5 g/kg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48.6%。间作对作物产量的降低幅度在pH 6.5~7.5时是最大的。当土壤有效磷、氮和钾含量分别为>30 mg/kg、 <50 mg/kg和50~100 mg/kg时间作较单作降低作物产量。因此,间作的产量效应受气候、试验年限和土壤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史宝禄 《吉林农业》2011,(5):258-258
实行林农间作可有效地缓解林场的资金短缺状况。基于此,文中对实行林农间作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林农间作能更好地培育森林后备资源,控制木材采伐量,安置林场部分剩余劳动力。因此,通过造林未成林地进行林农间作,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为实现山野菜大叶芹生产回归自然,开展参后地轮作,本文介绍了在参后地还阔叶林的林下,修复原参床,利用行间间作大叶芹的生产技术,可生产天然食品,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参农收益。  相似文献   
107.
广元市青川县利用山区气候土壤适宜、植被丰富等优势,探索出了川北地区竹荪—玉米间作种植的新模式。阐述了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从地块选择与处理、播前准备、下料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采用竹荪—玉米间作栽培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棉花花生间作田中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对吡虫啉抗性的差异以及花生蚜对吡虫啉代谢抗性的机制,以科学有效防治这一类害虫,避免其对吡虫啉的抗性快速发展。【方法】采集山东巨野和临清2个地区的棉花花生间作农田中的棉蚜和花生蚜,对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种群和室内敏感品系进行了吡虫啉的室内毒力测定;使用增效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 DEM)、胡椒基丁醚(Piperomyl butoxide, PBO)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 TPP)3种增效剂进行了增效剂效果试验;并检测了2个地理种群和室内敏感品系花生蚜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3种解毒代谢酶的活性。【结果】临清和巨野2个地区的棉蚜对吡虫啉抗性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43.2倍和54.6倍;而花生蚜对吡虫啉则处于敏感或低水平抗性,2个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3.7倍和8.3倍。防治花生蚜的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巨野种群中,PBO、DEM对吡虫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达到3.63、1.95,而TPP不具有增效作用;在临清种群中,PBO对吡虫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比达到3.05,而DEM和TPP不具有增效作用。对花生蚜的代谢酶活力测定发现,巨野种群与敏感品系相比,CarE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P450和GST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临清种群与敏感品系相比,CarE和GS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而P450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结论】间作农田中2种蚜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需要合理施药延缓抗药性的增强,同时推断P450和GST在花生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在沙质土壤为主的风沙区,推广适当比例的花生与玉米间作种植形式,以先进技术集成配套和科学投入为保障,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回报,可以有效解决风沙区种植玉米产量低的问题和风沙区种植花生重、迎茬的问题,同时促动生产投入水平和农民科学种田素质,拉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0.
为实现紫云英绿肥规模化种植区域的绿肥高效、低耗机械化翻压,基于前端埋切、后端翻压的结构配置思路,设计了一种无动力输入的紫云英绿肥盛花期埋切翻压组合作业机。对盛花期紫云英生物学特征及压切特性开展研究,进而设计了辊筒组件、前悬挂连接组件、栅条式翻转犁等主要工作部件;通过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得到实现紫云英茎秆顺畅埋切的压切辊半径为305 mm、压切刀滑切角范围为34. 3°~55. 7°;采用水平直元线法设计了栅条式犁体曲面,推导得到导曲线抛物线方程,并绘制了犁体直元线角变化规律图。紫云英绿肥盛花期田间翻压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具作业速度为5. 8~6. 0 km/h条件下,茎秆切断长度合格率92%,耕宽稳定性变异系数3. 7%,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5. 6%,土垡破碎率85. 6%,植被翻压覆盖率98. 3%,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设计的埋切翻压组合作业机工作效率可达0. 67~1. 20 hm2/h,在翻压质量和组配方式上明显优于目前我国常用的畜力犁、铧式犁、旋耕机等翻压方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