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3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543篇
基础科学   899篇
  1134篇
综合类   4949篇
农作物   385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1433篇
植物保护   36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正>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是由秸秆残茬覆盖、免耕(少耕),深松、杂草和控制病虫害等四项技术组成,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一个手段、两个配套。通过以上技术的实施,可以实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1技术模式主要原则1.1秸秆是基础,实现秸秆(含根茬)全程覆盖。播种后地面秸秆覆盖率≥30%,秸秆留茬高度≥15cm,当然在不影响播种质量的前提下,秸秆覆盖率愈大,保水保土效果愈好。1.2播种是关键,所选择的机具尽量应少动土(≤30%)的前提下,在农田覆有秸秆地上  相似文献   
102.
<正>小麦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栽培小麦历史悠久,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居第二位重要的粮食作物。最近5年来,万州区新田镇连续承担了重庆市万州区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针对在建设示范片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种植小麦"毛多肉少"、效益比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缺乏;三是我镇地处渝东地区以山区为主,机械化耕种难度大),在实践中不断  相似文献   
103.
在宁南山区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以7个大豆常规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排列,对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产量进行分析,鉴定筛选出绥农26等3个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抗普通大豆新品种。绥农26平均单产达到3 268.4 kg/km2;较晋豆19(CK)增产12.7%,生育期提前14 d,为发挥全膜覆盖旱作节水增产增收潜力,提供了适宜示范推广的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材料覆盖对马铃薯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材料覆盖对马铃薯田土壤水热状况、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裸地、秸秆覆盖、液态地膜覆盖和普通地膜覆盖共4个处理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后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全生育期内普通地膜、液态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平均较裸地处理高19. 67%、14. 83%和6. 60%。不同覆盖条件可显著提高马铃薯耕层土壤温度,且在马铃薯生育前中期达到显著水平,普通地膜覆盖、液态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平均较裸地处理高5. 95℃、4. 44℃和1. 55℃。生育后期,裸地覆盖地温显著低于普通地膜和秸秆覆盖,而与液态地膜覆盖间差异性不显著,但该阶段气温较高,液态地膜覆盖相对其他覆盖处理达到了降温的效果,有利于马铃薯产量的形成。各覆盖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以液态地膜覆盖增幅最为显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裸地处理提高46. 26%和35. 00%。综合考虑,液态地膜覆盖较适宜在该地区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旱作区农田土壤水热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方法】2015—2016年连续2年设置沟垄地膜全覆盖(DD)、沟垄地膜半覆盖(DB)和沟垄二元覆盖(DJ)3种覆盖方式大田试验,以平作不覆盖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水温变异特征及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覆盖处理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DJ处理在播后70—90 d土壤保水效果最佳。覆盖能降低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以DJ处理的土壤水分垂直稳定性最强。与CK相比,DD处理在播后30—50 d的0—15 cm土层土壤增温效果显著,而DJ处理在全生育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表现“降温和增温双重效应”。各覆盖处理能降低0—25 cm土层土壤温度变异系数,以DJ处理最小,其土壤温度垂直稳定性最强。覆盖能提高马铃薯出苗率和影响出苗天数,其中DD处理平均出苗天数较CK提前4.5 d,而DJ处理推迟3.5 d。马铃薯生育期生物量累积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以DJ处理生物量理论值和生长速率最大,快速生长持续期最长。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除马铃薯生物量、单株薯数及亩株数等因素外,土壤水分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高于土壤温度,是限制马铃薯高产的重要因子。【结论】沟垄二元覆盖(DJ)能改善土壤水温状况,维持相对稳定的土壤水热环境,利于马铃薯生长和块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6.
导读:采用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进行辣椒秋冬种植,可以克服多雨天气带来的影响,达到保温、保湿、防雨、防草、防病的效果,辣椒早春采收上市,错开上市高峰期,价格高、效益好,每667 m2纯收益在9000元左右。栽培时应该选择适宜播期、适销对路品种、穴盘育苗、加强肥水管理、整枝、及时盖膜、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07.
早春茬茄子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治平 《长江蔬菜》2015,(17):30-31
重庆地区菜农早春有种植茄子的习惯,一般10月中旬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采取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5月上旬开始采收至10月上中旬.但9月以后,因茄子长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品质差、效益低,菜农放弃了管理,果实有效采收期仅为130天左右,一般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近年来,随着嫁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利用茄子老株剪枝再生特性,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可将采收期延长至11月上旬,增加有效采收期50天左右,提高产量45%以上,实现一次种植、两次采收,既节省种子、人工等成本,又可增产、提质、增效.现将重庆地区早春茬茄子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法,分别选取了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和深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分别降低了22.2%和32.2%;次生林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分别是杉木人工林和果园的2.0倍和1.8倍;而深层土壤分别是杉木人工林和果园的1.7倍和1.4倍;次生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显著降低,且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高于表层土壤。因此,今后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避免加剧土壤有机碳的损失和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9.
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优点及要点,并介绍推广落实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地表土地覆盖情况在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途径中具有重要影响。结合MODIS生物指标和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对2000~2014年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下生物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近15年生物参数呈上升趋势,且林地和草地类型对这一结果贡献率更高,而稀疏灌木林的贡献率最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生物指标的提升,彰显了该政策实施所产生的良好成效。然而也应该加强稀疏灌木林地区地表的水土保持力度是以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