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林业   442篇
农学   267篇
基础科学   271篇
  183篇
综合类   1805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918篇
园艺   369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9篇
  1960年   4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个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作母本与萝卜杂交,以了解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gura不育细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有正效应,可交配性受核-质互作控制。通过胚珠培养,获得了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萝卜的属间杂种。  相似文献   
102.
近期人类活动对嘉陵江流域水沙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人类活动影响模型对嘉陵江流域干支流的水沙量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对水文实测资料的变化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近期人类活动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治工程实施后,干流出口控制站输沙量大幅度减少,而对径流量及降雨量的影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对137Cs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分布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37Cs在耕地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其余6种非耕地土壤中呈明显的指数递减分布;非耕地土壤在0~10 cm土层内存在一个137Cs富集层,富集层以下137Cs含量有一个骤降的过程;137Cs在耕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大于耕层厚度20 cm,在非耕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在24 cm左右;137Cs的面积浓度在高山草甸土壤中最大,在适温灌丛土壤中最小,前者是后者的2.6倍。  相似文献   
104.
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硒的数量、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4种湿地土壤(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泥炭土)中硒的含量、形态、剖面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人、畜缺硒症的防治积累科学资料。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属于低硒环境,表层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65~260μg/kg。在各种形态硒中,水溶性硒仅占土壤全硒含量的1.12%~3.08%,交换态硒占2.91%~6.03%,有机态硒占10.28%~45.63%,酸溶态硒、硫化态硒和残余态硒3种无效态硒共占60%以上。在土壤有机态硒组成中,胡敏酸结合态硒(HA-Se)占有机态硒的57.84%,富里酸结合态硒(FA-Se)占42.16%。土壤总硒和有机态硒的含量与分布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且其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不同而改变,湿地土壤丰富的有机碳有利于土壤有机态硒和总硒的积累。土壤总硒含量低、有机态硒的比例较高以及胡敏酸结合态硒占优势导致硒的生物利用率低,可能是该区域人、畜硒缺乏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O113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有强烈的抑菌作用(表现出一透明抑菌圈)。培养液上清中加入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所得的蛋白粗提液对热稳定,对链霉蛋白酶E不敏感,对蛋白酶K部分敏感,对中国各稻区白叶枯病菌的7种致病型都有强烈的抑杀作用,蛋白粗提液100℃加热15min后脱盐,经DEAE0-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得3个未分开的抗菌活性峰,示吸附部分经CM-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得到1个主活性峰,由于B.subtilis SO113的分泌蛋白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表现出良好的广谱抗性以及丰富的抗菌活性峰,因此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设法隆编码抗菌蛋白的基因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07.
明德南  钱红  李乃勉 《土壤》1990,22(3):153-154
花生接种根瘤菌是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对花生接种根瘤菌的适宜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机械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是流沙治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4种不同人工措施干预治理流动沙地后其生态恢复初期(前3年)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并以流沙区为对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荒漠生态系统恢复变化首先始于各种机械措施所建立的稳定地面的形成,为天然植物的迅速增殖和侵入、人工固沙植物的介入、枯枝落叶的储存及流沙成土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枯枝落叶层的形成又为土壤-植物系统物质交换建立了介面,促进了流沙的成土过程。不同人工措施治理区0~2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与流沙区土壤含水量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土壤水分仍能保持流动沙地原有的水分平衡状态。但随着天然植被的恢复与人工固沙林生长,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由干预前的40cm加深至第三年的160cm。系统内植物恢复与流沙成土过程的前期效果表明,草沙障或土沙障+固沙林措施优于塑料沙障+人工沙蒿和封育治理措施,是流动沙地得以快速治理的有效方法。从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看,人工植被在建立后第三年其生态功能才开始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9.
<正> 在广大山区,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单一,基础结构脆弱,输出功能差,加之人口膨胀与系统输出能力不协调,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经济系统,是解决这些地区贫困落后及生态失调的根本途径,甘肃临洮县沿沟流域正是为此进行的小流域试点。几年来,经过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生物增产技术应用,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促进了整个系统向有序结构演进,从而获取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0.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传播迅速、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和出血。发病的主要症状为:病初精神委顿,不能走动,食欲废绝,缩颈,嗜睡,有的出现腹泻,粪便稀薄带绿色。不久,病鸭便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