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43篇
  54篇
综合类   780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2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麦蚜取食行为特殊刺探电位波形图(EPG)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在不同小麦上的刺探行为,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刺探电位波形(EPG),即点G波,E0波和两种F波,并就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点G波是蚜虫在刺探途径阶段(C波阶段)的试探性主动吸食过程;E0波是蚜虫口针即将到达韧皮部时短暂的判断、休息和适应过程;一种F波是蚜虫在木质部主动吸食受阻的一种过渡波;另一种F波与蚜虫口针在植物组织中遇阻后的重复回撤与刺探行为有关。结果表明,EPG波形不仅有其稳定性,同时也有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2.
黑缘红瓢虫成虫人工饲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结果表明:以草鱼肉、鲜猪肝、夜蛾幼虫粉为主要配方的人工饲料基本满足成虫的营养需要.存活率较高,但平均单头雌虫产卵量较低。各配方饲养的黑缘红瓢虫成虫对朝鲜球坚蚧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模型。以有取食刺激因子的配方成虫对朝鲜球坚蚧作用数据,但各饲料配方饲养的成虫捕食能力(1~31头)都随饲养时间(由第25~290天)的延长而减弱;成虫寻找效应(0.3802~0.0717)随着朝鲜球坚蚧密度(2~10头)的增加而下降,以有取食刺激因子的配方成虫对朝鲜球坚蚧的寻找效应较高,但各配方成虫都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添加取食刺激因子的人工饲料对提高其成虫的越冬存活率、产卵量、捕食能力和寻找效应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其成虫对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3.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取食地的观察于2005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进行,搜寻到取食地15个,相应设15个对照样地。调查和测量它们的22个变量因子。比较取食地与对照样地中各变量,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植被特征的乔木密度、灌木密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盖度等5个变量因子差异极显著,乔木层盖度差异显著;食物因素的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密度2个因子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优先选择的取食地具有以下特征:灌木、乔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发达,地面种子食物资源丰富,远离干扰源。黑颈长尾雉围绕解决繁殖期取食安全和营养需求来优先选择取食地变量因子,即选择互补型的高灌木或乔木盖度、壳斗科Fagaceae植物种子和土壤无脊椎动物丰富的区域作为取食地。表3参26  相似文献   
104.
牙鲆仔鱼在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相似文献   
105.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茄子品种的选择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对茄子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选择性最强的茄子品种为星技紫龙,其对星技紫龙的选择性与对短把黑圆茄、蒙茄4号、湘早茄、黑又亮808等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万吨早茄、快圆茄、呼茄2号、茄杂之号、紫红茄等品种差异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茄子不同品种间的叶毛数、可溶性蛋白质及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对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与其叶毛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712(p=0.0054),而与叶片的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结果表明,限食程度越高,茶尺蠖幼虫存活率越低.不论在茶叶或人工饲料上,幼虫忍耐饥饿的能力随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适当限制取食可延长幼虫历期或各龄龄期  相似文献   
107.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离子吸收运输的选择性与叶片耐盐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小麦品种 LD-1(耐盐)和扬麦5号(不耐盐),在盐胁迫下植株体内 K~+、Na~+积累及其吸收、运输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叶片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后 LD-1叶片〔Na~+〕/〔K~+〕明显低于扬麦5号,而其 S_(k,Na)(K~+,Na~+选择性比率)显著大于扬麦5号.2品种间根系〔Na~+〕/〔K~+〕及 S_k,Na均没有显著差异,根系离子吸收的选择性相似.LD-1从根系至地上部的离子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 K~+选择性,是它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主要原因.2品种间叶片耐盐阈值及叶片致死盐量均无显著差异,叶片细胞的耐盐力相似.  相似文献   
108.
绿地草坪春夏季养护和管理应做到"三防""三及时""二适时". 三防 1.防治杂草草坪中的杂草不仅有损景观,而且对草坪草造成危害,必须及时防除.生长中的绿化草坪多采用牙后除草剂,一般选用选择性强对草坪草及目标植物影响不大的除草剂,如草坪阔叶净,能防除40余种阔叶杂草,在杂草3~5叶期使用效果最佳,每667米2用量150~200毫升,稀释500~600倍喷洒,喷施除草剂必须在无风时使用,以免飘到周围灌木、花卉及农作物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lectronic penetration graph,EPG)研究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成虫对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4种杀虫剂LC25处理24 h番茄苗的取食行为,探明内吸性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烟粉虱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无农药暴露史的Q型烟粉虱成虫为供试昆虫,番茄品种‘粉印三号’为供试植株。通过水培生测法确定4种内吸性杀虫剂的亚致死浓度LC25。在此基础上利用EPG监测Q型烟粉虱成虫取食寄主的13个非韧皮部指标和8个韧皮部指标,并对叶片刺吸孔进行显微观察。以无农药处理为对照(CK)。【结果】4种杀虫剂对Q型烟粉虱成虫的LC25值为溴氰虫酰胺>吡蚜酮>吡虫啉>螺虫乙酯。在总记录时间8 h内,Q型烟粉虱成虫的取食在各处理中均产生非刺探波(np)、路径波(C)、电位下降波(pd)、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l)、韧皮部被动吸食波(E2)以及木质部主动吸食波(G)6种波形。在非韧皮部的np波次数上,溴氰虫酰胺处理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螺虫乙酯处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CK和吡虫啉处理(P<0.05)。C波和G波总持续时间均为CK处理最长,溴氰虫酰胺处理最短,两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CK处理的pd波总持续时间显著长于4种杀虫剂处理(P<0.05),其中螺虫乙酯处理最短,但4种杀虫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螺虫乙酯处理的F波总持续时间最长,吡虫啉处理最短,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CK处理韧皮部的E1波和E2波总持续时间分别为20.52和50.60 min,显著长于吡虫啉处理和溴氰虫酰胺处理对应波的总持续时间(P<0.05),但E1波总持续时间与吡蚜酮和螺虫乙酯处理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4种杀虫剂LC25均引起Q型烟粉虱成虫的拒食行为,为研究烟粉虱或具刺吸式口器农业害虫对4类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拒食作用机理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烟粉虱对3种寄主植物的田间和室内趋性,为采用“推-拉”技术防控烟粉虱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苘麻和蓖麻为材料,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研究烟粉虱对棉花和苘麻趋性。于室内以罩笼选择法,测定该虫对以上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2019年棉田烟粉虱成虫于8月中旬进入高峰期,若虫于8月下旬进入盛期。田埂苘麻8月中旬上、中、下3张叶片上成虫数量达到90.5头/株,田间棉花上达到30.9头/株,8月下旬苘麻上若虫量达到31.7头/株,棉花上有虫14.1头/株;棉田烟粉虱对苘麻有明显的趋性,苘麻上的烟粉虱虫量始终与棉花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8月上中旬,近苘麻的棉花植株上烟粉虱有趋向苘麻的趋势,8月下旬后近苘麻的棉花上烟粉虱虫量也比远离苘麻的棉花上多;有60.6%的烟粉虱趋向于苘麻,棉花上只有27.0%,蓖麻上仅12.4%,苘麻与棉花、蓖麻上的烟粉虱虫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苘麻对烟粉虱引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