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414篇
农学   23篇
  9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品种云南极品2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辣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多,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时达到最高,单株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分别为对照的3.99和1.53倍;适量施肥能显著提高辣木幼苗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大;辣木幼苗根、茎、叶组织中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表观吸收率和施肥效率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施肥量增加对根系的影响最大;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辣木幼苗各生长、光合、养分含量指标均有所降低,根冠比最低,壮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明显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总之,辣木幼苗最适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2.
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选育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快 繁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香适宜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DCR;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DCR+6-BA 1.5 mg · L-1 +KT 0.5 mg · L-1+ IAA 0.4 mg · L-1,其芽增殖倍数为5.2 倍;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1.8 mg · L-1+ IAA 1.6 mg · L-1+ NAA 0.6 mg · L-1+6-BA 0.2 mg · L-1,其生根率达到100%。探索出适宜的驯 化、移栽和后期管理技术,使生根苗的移栽存活率高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103.
林下经济属于新时代的产物,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环境问题和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 工具。林药复合模式是我国最具林业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 , 已取得明显成 效。文章基于国内外对林药复合系统的研究结果,结合实施该复合模式所取得的经验及成效,从林地环 境对药材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林下药材种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林下种植药材对林木生长生理的影 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4.
广东英德英西中学结合中学美育教学,充分挖掘英石假山盆景的本土化特色与魅力,以"英石碟景"为主要研究方向、创作形式及教学手段,传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英西中学美术科英石碟景教研小组的教学过程包括山水审美的常识教学与训练、底图构思和设计、制作实践、交流与点评4个教学步骤。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教研活动重在结合美育培养与技术实操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5.
风水林和风水塘是粤北客家古村落重点经营的典型风水要素,不仅能反映粤北地区的乡土自然资源,还与区域内人们的民俗风情、文化信仰息息相关。以西京古道(乳源段)客家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人工式和自然式风水塘,以及风水林中村口林和龙座林的特征和功能,最终揭示风水林塘体系对区域小气候调节的作用,反映客家村落与自然间的和合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以此说明风水林塘文化复兴在西京古道活化利用中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以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为例,探讨将中国传统造园物我合一的“入境式”设计理论融入到课程中,在布扎和包豪斯教学体系下融入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从而建构“知识—思维—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设计技能的操作、专业知识的建构和设计思维的培养三方面能够均衡发展并融为一体,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扎实基础。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入境式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07.
南粤古驿道历史悠久,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教育条件。以西京古道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文献阅读,以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道德教育资源4个角度阐述古驿道承载的环境教育优势,并提出以挖掘古道历史、引入生态旅游、完善基础设施为途径,实现古驿道环境教育和以环境教育为导向的古驿道保护与活化,以期为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8.
绿色开敞空间能够为开展多种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和场地,是进行户外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基于国内已有的相关文献,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和Excel,对相关文献的发表时间、发表文献期刊学科分布特征以及关键词共现的频次和首次出现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林业类期刊涉及的数量最多,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有“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国家公园”等。目前国内研究的环境教育场所类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教育方式以生态旅游为主。根据环境教育研究现状及趋势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9.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不同年代建设的9个居住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常见保健植物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表明,广州居住区保健植物的树种虽然较多,共记录有55科80种,但能广泛应用的树种较少,常用的只有33科50种。在保健功能应用上,树种多以观赏型、芳香型、环保型植物为主,而听觉型、触觉型和抑菌释氧类的保健植物应用较少,建议加强科普宣传,增加这些保健植物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应用,为保健植物在城市居住区的应用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扩散规律,旨在促进黄牛木天然林的保护管理,推动其在珠三角地区生态脆弱地带绿化改造中的应用和推广。【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选取广州市茶山和白云山以及台山市石花山的黄牛木典型样地,通过ArcGIS信息平台进行数字化处理,绘制种群空间分布点图和种群扩散动态分布图,分析黄牛木的种子传播方式和扩散动态,构建黄牛木种群的扩散速率(y)-胸径(x)的函数模型,预测种群扩散规律。【结果】样地中的黄牛木总是在当地风向的下风向呈现聚集分布,并呈现扩散趋势;各样地种群冠层投影面积的增长量总是先增大后减小,不同样地的冠层扩散速率与平均胸径的函数模型均可为一元二次方程;单株黄牛木的冠幅增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其冠层扩散速率(y_0)与胸径(x_0)的函数模型为:y_0=-0.013 5x_0~2+0.310 6x_0+b 0.111 3 (R~2=0.999,P=0.000)。【结论】1)黄牛木种群靠风力扩散;2)种群冠层扩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种群扩散速率达到最大值时,冠层投影面积的增长量亦达到最大,当扩散速率为0时,冠层投影面积的增长量为0,此时种群的生长受到限制;3)在人工经营下,当黄牛木的胸径为11.5 cm时,种群处于第6径阶,其冠幅扩散速率达到最大值1.90 m~2/cm,此时应对种群进行适当间伐,以保证其最大效益;当黄牛木胸径达到23.4 cm时,种群处于第12径阶,种群的扩散受到阻碍,此时应进行疏伐以促进种群的更新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