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不同栽培模式下谷子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栽培模式下谷子叶片衰老及抗性指标的变化规律, 本试验以谷丰888为试验材料,在80 kg/hm2施氮肥水平和基本苗为120~130万/hm2条件下,研究常规栽培(CK)、覆草栽培、地膜覆盖栽培3种栽培模式下灌浆期谷子顶三叶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覆草栽培模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衰老速度缓慢,代谢强度降低缓慢,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灌浆前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常规栽培,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栽培,膜脂过氧化程度低;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叶片衰老速度加快,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SOD、CAT参与谷子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并通过协同作用来保护叶片,减少活性氧伤害,延长功能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2.
对2006~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芸豆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品系)在38个试点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YD02-11(CK1)属于高产、稳定性品种,其余的7个品种都处于中产区域,YD02-06(i=5)属于较高产、稳定性品种,YD02-01、YD02-02、YD02-07、YD02-12(i=1,2,6,8)属于较高产、中等稳定性品种,YD02-03、YDO2-O4(i=3,4)属于较高产、不稳定品种.  相似文献   
103.
糜子籽粒贮藏蛋白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糜子籽粒贮藏蛋白组分,为糜子种质资源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步提取13个糜子品种籽粒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各蛋白组分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参试样品籽粒清蛋白平均含量为13.67 mg/g,球蛋白为8.12 mg/g,谷蛋白为9.73 mg/g,醇溶蛋白为2.70 mg/g;在4种组分中,品种之间醇溶蛋白含量差异最大。SDS-PAGE图谱显示,染色后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剩余蛋白条带清晰可见;在14.4~94.0 ku,清蛋白有10~12亚基,谷蛋白有10或11亚基,球蛋白有9~11亚基,剩余蛋白含量高,成分比较丰富。【结论】利用SDS-PAGE方法可以得到糜子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清晰条带,而醇溶蛋白基本没有条带;相比而言,球蛋白的条带清晰且多态性高。  相似文献   
104.
不同覆盖方式和施氮量对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瑜  苏旺  王舰  屈洋  高小丽  杨璞  冯佰利 《作物学报》2016,42(6):873-885
于2011-2013年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 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 以覆盖栽培方式为主因素, 氮肥应用水平为副因素,调查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下糜子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传统不覆盖和不施肥相比, 覆盖和施氮均显著提高糜子开花至成熟阶段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 同时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 光合改善效果以“W”垄覆地膜+垄间覆秸秆和180 kg·hm–2氮肥施用量最为显著。覆盖和氮肥均显著提高糜子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量, 降低糜子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 而提高了糜子花后同化物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覆盖显著提高糜子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和穗长, 其调控效应以“W”垄覆地膜+垄间覆秸秆较好;随施氮量的提高, 糜子产量和千粒重先升后降, 而穗粒数和穗长持续增加, 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135~145 kghm–2。因此, 建议黄土高原糜子最佳栽培措施为“W”垄覆地膜+垄间覆秸秆的二元覆盖集水保水系统结合135~145 kghm–2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05.
苦荞芽菜活性成分变化规律及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具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保健具有重要作用。对人工控水条件下苦荞芽菜幼苗期活性成分的研究表明,随着苦荞萌发时间的变化,芦丁含量呈曲线变化,播种后第23~25天到达顶点,为最佳采收期;播种后第21天几乎检测不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此时营养成分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荞麦芽菜中氨基酸营养均衡,维生素含量及部分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小麦粉和大米,是不可多得的膳食营养改善材料。  相似文献   
106.
覆膜方式对旱地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黍7号为材料,研究了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各生育期植株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相比,分蘖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SPAD分别提高3.8%、10.2%;单株绿叶面积分别提高17.9%、59.1%;拔节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净光合速率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8%、28.7%,旗叶蒸腾速率分别增加7.5%、23.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 )下降幅度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低16%、25%。在不同的覆膜方式中,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产量最高,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7.6%、51.2%。因此,膜侧穴播有利于糜子光合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7.
干旱条件下糜子叶片衰老与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干旱棚栽培条件下以宁糜13号、内糜5号和晋糜4号糜子品种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品种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SOD、CAT、POD)以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在开花14 d后逐渐下降,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参试品种叶片衰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衰老进程存在差异。与内糜5号和晋糜4号相比,宁糜13号叶绿素下降幅度小,各功能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下降较慢,POD活性下降较快,MDA含量增加幅度小,叶片功能期长,衰老缓慢,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干旱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而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论述了我国小杂粮生产、科研及利用现状、地域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实现小杂粮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9.
抗旱小麦的冷温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择抗旱与旱敏感两种类型的小麦品种,通过测定群体冠层温度、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功能持续期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参数,研究了小麦品种的冷温特性及其与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期间,抗旱小麦品种群体冠层温度持续偏低,它的叶片功能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性  相似文献   
110.
荞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研究了荞麦的2个栽培种苦荞与甜荞的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的谱带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而苦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谱带的多态性有限;荞麦清蛋白主要由低分子量的亚基构成;甜荞球蛋白组分包含由中等到低分子量范围的5~12种亚基,苦荞球蛋白主要由8种亚基组成;甜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43~66.2 kDa之间的3~5种亚基组成,苦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31~43 kDa间的2种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