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0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963篇
林业   571篇
农学   1539篇
基础科学   411篇
  523篇
综合类   7152篇
农作物   1260篇
水产渔业   1224篇
畜牧兽医   3050篇
园艺   655篇
植物保护   3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921篇
  2007年   835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20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探索油菜最佳的收获途径,选择4个油菜品种,针对不同的收获时间、收获方法(人工、机械)、收获方式(联合、分段)开展油菜籽粒性能研究,分析不同收获因素对籽粒的含水率、破碎率、发芽势、发芽率等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收获方法和方式对油菜籽粒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的方差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籽粒发芽势及发芽率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收获时间推移籽粒含水率直线下降,破碎率缓慢上升,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变化;采用机械分段收获可获得最低籽粒含水率和最低的破碎率;联合收获时人工和机械两种收获方法对籽粒发芽率影响显著;采用机械收获时,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收获方式对籽粒发芽率影响显著,且得出籽粒发芽率高低为人工联合>人工分段>机械分段>机械联合。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明确杨树溃疡病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的群体感应系统是否与其内生定殖相关,本文通过群体感应指示菌紫色杆菌CV026和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Q-TOF-MS)确定其群体感应信号物质种类,并利用结晶紫染色、菌体回收、GFP标记等技术,研究其群体感应信号物质对该菌株生物膜及在杨树苗内的定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K-SH007产生的群体感应信号物质为含8个碳原子酰基侧链的辛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C8-HSL)。群体感应信号物质C8-HSL的添加对该菌株生物膜及在杨树苗内的定殖能力有影响,并且呈现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的规律。C8-HSL的添加与菌株JK-SH007生物膜的OD值和菌体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和0.756。当添加1.0% C8-HSL终浓度达到5×10-8 g/L时,菌株JK-SH007生物膜的形成量达到峰值。荧光显微镜镜检发现,当添加100 μL C8-HSL时,杨树组培苗根和茎中GFP荧光标记的菌株JK-SH007的定殖数量明显较CK多。菌株JK-SH007的群体感应与其在杨树内的内生定殖能力密切相关,群体感应信号物质C8-HSL具有增强菌株JK-SH007内生定殖的能力,同时也表明该物质有利于该菌株生防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在保持种植密度和行距一定的条件下,选择适宜机械化运行的宽行距,研究1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春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而实现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整体机械化的目标。【方法】试验在同一种植密度(9 900株/hm^2),等行距(30 cm)、等株距(30 cm)条件下,设置3种种植规格:1株/穴(H1,宽行37 cm)、2株/穴(H2,宽行104 cm)、3株/穴(H3,宽行172 cm)。【结果】不同种植株数下春玉米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LAI)在大喇叭口期后差异显著,且H2处理叶面积显著大于H1、H3处理,分别高13.8%、7.6%;吐丝期以后H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H1和H3处理;吐丝期至成熟期H2处理的光合势、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H1、H3处理,光合势分别高4.60%~12.74%、8.97%~9.79%,相对生长率分别高21.15%、103.06%;H2处理的产量较H1、H3处理平均增产21.6%、24.6%,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25.0%、33.5%。【结论】春玉米膜下滴灌宽窄行配置1穴2株种植可以提高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延缓后期叶面积的衰老,增加光合势,有助于后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粒重,最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与常规种植相比,玉米膜下滴灌采用1穴2株种植规格,产量提高约21.6%,WUE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明确大麦条纹病菌-麦类核菌(Pyrenophora graminea)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遗传差异性,并鉴定大麦亲本品种对其抗性,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麦类实验室保存的20个采自河西不同地区的大麦条纹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夹心法"对30种大麦亲本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166时可将20个麦类核菌(P.graminea)菌株划分为4类,菌株XTB和JT聚为一类,且这2个菌株的地理位置相隔较远,菌株YC和HYH各自单独为一类,剩余16个菌株聚为一类;20个供试菌株中,菌株QQ和SW、菌株HZ和QWC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均为0.936 5,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值分别为0.052 3和0.045 5。菌株YC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24 1,与其他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372 2~0.633 0,得出不同地理来源的麦类核菌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在供试菌株中,菌株CJZ和SW的地理位置接近,遗传距离小,而菌株SW和QWC,HZZ和SW,SSB和HZ之间的地理位置均相隔较远,但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均较小,得出菌株间地理位置的远近差异与遗传距离的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抗性鉴定结果显示,30份供试的大麦亲本品种对菌株QWC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鉴定出6份高感大麦条纹病品种,19份感病品种,5份抗病品种,其中‘Isotta’的抗性最差,‘甘啤6号’抗性最好。综上所述,引起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麦条纹病的病原菌群体存在较高遗传差异性,且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差异无明显相关性;鉴定大麦亲本抗性,得到抗感大麦品种组合‘甘啤6号’和‘Isotta’。  相似文献   
105.
“宁国山核桃1号”是从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抗病性新品种。2020年2月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褐色,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5.11 g,壳薄;果实横径3.29 cm,纵径3.38 cm,壳厚0.3 cm;平均鲜出籽率32.2%,干出籽率23.2%,干籽出仁率47.8%;种仁含脂肪65.9%,粗蛋白7.84 mg/g,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73.1%,亚油酸含量18.2%。  相似文献   
106.
侯殿亮 《中国棉花》2021,48(1):37-38
根据化学封顶技术在新疆昌吉机采棉种植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机采棉种植技术,总结出机采棉化学封顶技术要点、群体技术指标及其配套技术,为机采棉化学封顶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7.
以灵芝菌糠和平菇菌糠作为吸附材料,通过改变菌糠投加量、pH值、Cr(Ⅲ)浓度、吸附时长和温度等因素,研究2种菌糠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Ⅲ)的吸附性能,以及对Cr(Ⅲ)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结果表明,灵芝菌糠和平菇菌糠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Ⅲ)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具有用于实际处理含Cr(Ⅲ)废水的应用前景。灵芝菌糠对Cr(Ⅲ)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投加量30 g·L-1、pH 6、吸附时长60 min、温度为35 ℃;平菇菌糠对Cr(Ⅲ)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投加量20 g·L-1、pH 6、吸附时长60 min、温度为30 ℃。吸附过程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8.
氮肥的合理施用是调控水稻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措施。本试验以常规粳稻南粳5718为材料,以常规施氮模式为对照,在减氮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的氮肥运筹模式,研究减氮运筹模式对常规粳稻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模式相比,减施氮肥和在氮肥减施下降低基蘖肥用量,均显著降低了各生育期的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叶面积指数,但在氮肥减施条件下通过增加穗肥用量,群体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比例、高效叶面积比例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叶面积衰减率和高效叶片SPAD值衰减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使得减氮处理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在6个减氮处理中,随着穗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T3处理最高,且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而T1、T4、T5、T6处理产量均显著低于CK。综上,氮肥减施条件下通过调整氮肥运筹方式,能够实现减氮不减产,本试验条件下以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5或6∶4为宜。  相似文献   
109.
邓春海 《食用菌》2014,(4):60-61
详细叙述了利用北方保护地大棚生料栽培榆黄蘑的操作方法,重点讲述了生料栽培成败的四个关键性环节:环境消毒方法、配方及拌料方法、接种方法和发菌管理方法。对提高生料栽培榆黄蘑的成功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农作物数量性状研究的逐渐深入,作图群体的选择越来越科学,遗传图谱的构建越来越密集,QTL定位水平越来越准确。文中全面系统的综述了大豆遗传作图群体的种类、方法及优缺点,QTL定位的发展、改进与创新,为大豆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