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从4月底5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0月份达到高峰值,发病率为80%~100%,且高发病率维持至12月份;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65.5%>中南部地区=51.44%>西部地区=48.78%,不同海拔高度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呈现出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云南滇东南热区经济落后的区域特点,根据自然资源、主要热带作物产业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三农"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滇东南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组建热区主要经济作物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协会;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整合热区农民的产业资源,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区中蜂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是中蜂的重点分布地区。为逐步摸清我省中蜂资源于1982年我们对大别山区的中蜂进行了调查。一、皖西大别山区的自然条件本区以山地为主,丘陵盆地甚少,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占35%,最高峰是霍山县的白马尖山峰,高度1774米;潜山县的天住山高达1550米。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41%,海拔低于400米的丘陵占14%,盆地、河谷占5%。整个山地坡度较大,一般为25~30度,陡者达60度以上,高山密布,峰  相似文献   
14.
对选育出来的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等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特性;果形端正,为苹果型,果形指数为0.8,平均单果重322 g,可食率高,总糖含量22.91%,甜度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70.40%,粗脂肪6.95%,总淀粉含量1.60%,可食率71.00%。此结果对该品种的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省红河湿热山区木薯枯萎叶斑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受温度及降雨量的影响,5月高温时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尤其是8月份病情开始大规模扩散,10月达到峰值,危害率达57%~77%;(2)不同栽培地区该病病情指数及危害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病情指数河口地区=2.15>金平地区=1.78>个旧地区=1.28,危害率河口地区=31.64%>金平地区=26.71%>个旧地区=26.00%;(3)低海拔地区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均基本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6.
对选育出来的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等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特性;果形端正,为苹果型,果形指数为0.8,平均单果重322 g,可食率高,总糖含量22.91%,甜度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70.40%,粗脂肪6.95%,总淀粉含量1.60%,可食率71.00%。此结果对该品种的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木薯生产区的全面调研,概述木薯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褐缘灰斑病(Banana Sigatoka Leaf Spot Diseas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主要受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春季气温回升时开始发病,10~11月危害达到高峰值;不同地理环境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东部地区(11.81)>中南部地区(10.40)>西部地区(7.94),但危害的基本规律是低海拔地区比高海拔地区先发病,且发病程度比高海拔地区严重,病情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红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在红河流域进入雨季后(5月)开始发病,整个雨季中(5~9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温度满足病原菌的发病条件时,病情指数变化曲线和降雨量曲线出现了同升、同降的现象。(2)同一海拔高度下,病情指数呈现出下游大于上游和中游,而危害率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50~3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3)>中游(1.96)>上游(1.77),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86%)<上游(70.00%);450~5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1)>中游(1.77)>上游(1.76),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29%)<上游(69.14%)。(3)同一区域则表现出低海拔地区的病情指数和危害率均高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20.
云南河口地区香蕉褐缘灰斑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褐缘灰斑病(BananaSigatokaLeMSpotDiseas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主要受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春季气温回升时开始发病,10~11月危害达到高峰值;不同地理环境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东部地区(11.81)〉中南部地区(10.40)〉西部地区(7.94),但危害的基本规律是低海拔地区比高海拔地区先发病.且发病程度比高海拔地区严重,病情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