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珍珠养殖事业的发展,三角帆蚌成蚌已供不应求,太湖中的三角帆蚌资源也因被大量“扒取”日趋衰竭。为了使太湖中三角帆蚌的资源得以恢复,该湖渔管会于今春首次在湖中投放了三角帆蚌幼蚌。  相似文献   
12.
河蟹养殖在我国越来越广,已经由单纯的湖泊、河流粗放养殖发展到池塘精养,并且正在进行小型水库养蟹试验。但是,河蟹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造成河蟹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常脱壳不遂,以及在蜕壳的过程中和蜕壳后壳变硬前,很容易受敌害和同类的残杀。河蟹的蜕壳生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太湖银鱼移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银鱼自1979年移入昆明滇池取得成功后,迅速在云南全省作了推广,在不同类型水域中都得到较为良好的反映。农业部有关科研单位、太湖渔管会等均作了多方面的工作。该项鱼类的引移得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推广与发展,促使全国的太湖银鱼总产量到1997年底上升了一倍,达1.2万t,在渔业领域内创造了一条鱼移植、增殖渔业丰收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4.
从1984年起,太湖试行了半年封湖休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太湖的水产动植物资源情况好转,渔区经济状况改善,以及湖区社会面貌一新,太湖渔区改变了传统单一捕捞的生产习惯,促进了水产养殖业、鱼品加工业、冷藏业、工副业、运输业的综合发展。1985年,太湖水产品年产量第一次突破1.5万吨。渔工商三业总产值,从1983年的2193万元上升到1986年的1.12亿元,人均收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我国青海、新疆发展水产业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养什么鱼的问题。确定池塘精养对象要根据当地气候、水源、饲料等条件。大水面增养殖要采取规定禁渔期、捕捞规格及捕捞量等繁殖保护措施,引进放流一些适合于当地湖泊条件的鱼虾蟹类。二是渔业管理问题,要组建各湖的渔业管理机构。三是做好产品的加工及流通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太湖增殖实验基地刚庆祝成立30周年,而基地筹建领导之一的蔡仁逵同志却离开了人世,追思他的30年,真正可称得上太湖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员大将,在众多老科技人员参加的遗体告别会上,思绪万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宝鸡市的冯家山水库,水面2万亩、水深3O米,是一山谷型水库,在干旱的陇西是一盆宝水,水库中自1989年起,采用网箱养鲤鱼,取得很好效益。冯家山水库周围环境优美,山青水秀,植被良好,山腰上窑洞连片,是工人的居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1987年向太湖放流了青虾苗。7月25日试放流1.43万只,8月2日又放流20.4万只,两次共向太湖放流青虾苗21.8万余只。放流的青虾苗平均体长1厘米左右。这是第一次向太湖中放流青虾。太湖渔管会是5月份开始清整池塘、收集亲虾、进行人工繁殖及虾苗培育等一系列放流准备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300万亩的太湖,经过20年的人工放流增殖,湖区水产资源得到稳定和恢复,对整个湖泊生态系的自然环境效益起良性循环作用.作者围绕太湖八年人工放流增殖与渔业增殖的效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