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淹水条件下有机物料对潮土外源镉形态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室内淹水培养条件下,运用连续提取法研究稻草、紫云英和猪粪对潮土中外源镉的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pH,活性氧化物的含量。有机碳的增加显著地增加紧有机结合态镉含量,而显著地降低了交换态镉的含量。并随着时间的增长,影响更显著。交换态镉的含量与E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紧有机结合态镉与E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玉米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进行田间定点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分别研究了4行轮作、4行连作、8行轮作和8行连作的种植方式对玉米种植前、拔节期、抽穗期和收获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种植方式的土壤微生物均在种植前代谢活性最弱、功能多样性最低,在玉米抽穗期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功能多样性最高。在种植玉米前,轮作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高于连作,8行轮作和4行轮作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比相应的连作高22.93%和11.42%;4行轮作的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比8行轮作低3.17%,而4行连作比8行连作高6.83%。在玉米拔节期、抽穗期及收获期连作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略高于轮作,且有4行连作大于8行连作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种植前,4种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整体上都较低,降解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聚合物类碳源的微生物是种植方式影响的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随着玉米的生长,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的利用都逐渐增强,玉米拔节期、抽穗期和收获期之间土壤微生物特征碳源没有较大差异,4种种植方式的土壤微生物对聚合物类碳源利用程度差异都不显著。PLS-EDA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产生较大影响,种植前8行轮作和4行连作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具有相似性;种植玉米后4种种植方式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4行连作的土壤微生物在玉米拔节期和收获期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与其他3种种植方式差异最大。试验说明作物长期连作栽培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相似文献   
1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成员,主要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WBPH)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在病毒的侵染循回过程中,白背飞虱中肠上皮细胞是病毒的初侵染和主要增殖场所.而病毒的有效增殖是决定介体能否传毒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研究SRBSDV和介体白背飞虱的互作关系,尤其是了解白背飞虱中肠蛋白通过参与调控病毒的增殖过程,而使介体昆虫成功获毒并传毒,本研究以高带毒白背飞虱群体中肠组织为实验材料,构建了高带毒白背飞虱群体中肠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经过检测表明,构建的文库滴度为1.5×106 cfu/mL,平均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1.0~2.0 kb之间,文库质量较好,可用于研究SRBSDV编码蛋白和白背飞虱中肠蛋白的互作关系,并为开展SRBSDV和昆虫介体的互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千岛无核柿的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千岛湖地区无核柿的病害种类,并对主要病害-炭疽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柿树的树龄,嫩梢抽梢速度,气温,湿度,降雨量和雨日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烟草大田期病害配方施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云南烟区大田期烟草病害混合发生日趋严重,单一农药品种防效较差的状况,作者选用云南烟区几个常用农药品种,根据田间病害组成相和农药理化性质,提出了烟草配方施药方案,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和同田对比试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09—B1混配剂对烟草赤星病平均防效为71.1%,对烟草蛙眼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叶斑类病害的平均防效为81.3%,对烟草野火病平均防效为80.9%。同田对比试验与小区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表明配方施药对真菌、细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909—B1明显优于其他供试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7.
云南稻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似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和蛋白激酶序列中的保守区域设计的 3对引物对 137个水稻品种DNA进行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型丰富 ,以带型差异类似性 96 %为标准 ,这些品种可划分出籼粳差异较为明显的 3个类群 ;以带型差异类似性 6 0 %为标准 ,这些品种可划分为 2 0个类群。这些依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与品种的亲缘关系和抗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防御性相关酶系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品种水稻幼苗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稻瘟菌毒素作为激发子来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研究,测定了与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但抗病品种被毒素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经0~120 h的动态检测,1∶40处理感病品种效果最好,而1∶50处理抗病品种效果最好。说明一定浓度的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水稻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云南鬼灯檠属植物中岩白菜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云南鬼灯檠属植物不同种及产地样本的岩白菜素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云南鬼灯檠属植物不同种及产地样本的岩白菜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XDB-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0%~20%A,100%~80%B),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岩白菜素在3~48μg/ml之间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4个种及变种的鬼灯檠属植物样本岩白菜素含量以西南鬼灯檠平均含量最高为5.59%,七叶鬼灯檠平均含量最低为3.45%。[结论]鬼灯檠属植物不同种之间岩白菜素含量不同,同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岩白菜素含量变化也明显。  相似文献   
20.
 液体振荡培养的黑胫病菌孢子经过滤、浓缩、硫酸铵沉淀、透析、离心,获得初提纯黑胫病菌毒素。利用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烟草幼苗,检测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K326经毒素处理后的CAT和MDA活性均低于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而红花大金元的PAL活性比K326易被激活。初步说明烟草黑胫病菌毒素处理过的烟草能够诱导提高相关酶CAT,PAL的活性,减少有害物质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