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分离能力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长燕  郁耀闯 《土壤学报》2016,53(4):1047-1055
采用变坡试验水槽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3年草地(赖草)和退耕17年草地(紫花苜蓿)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过程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赖草和紫花苜蓿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在整个生长季均呈现显著下降的季节变化趋势(p0.05)。赖草地的平均土壤分离能力最大(0.076±0.036 kg m-2 s-1),其次是紫花苜蓿地(0.057±0.055 kg m-2 s-1);两种草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土壤硬化、水稳性团聚体和草地根系生长的影响,随土壤粘结力、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草地根系密度的增加,两种退耕草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均呈指数形式下降;两种草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水流剪切力、土壤容重和草地根系密度很好的模拟。为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丘陵区冰草和柳枝稷土壤细沟可蚀性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草水土保持效应,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坡度(S=17.36%~42.26%)和流量(Q=1.0~2.5L·s~(-1))条件下,采用变坡试验水槽测定土壤的分离能力,利用线性回归方法,结合土壤侵蚀过程,运用WEPP模型推求土壤细沟可蚀性(Kr),分析了冰草和柳枝稷生育期内土壤Kr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冰草生育期内土壤Kr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总体呈下降趋势;柳枝稷生育期内土壤Kr无显著季节变化(P0.05)。冰草土壤Kr表现为下降的季节变化,变化范围为0.002 1~0.022 4s·m~(-1);柳枝稷土壤Kr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变化,变化范围为0.003 2~0.021 9s·m~(-1)。土壤黏结力、水稳性团聚体和根重密度是影响冰草和柳枝稷生育期内土壤Kr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细沟可蚀性与土壤黏结力、水稳性团聚体及根重密度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用土壤黏结力和根重密度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丘陵区冰草和柳枝稷生育期内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季节变化。冰草和柳枝稷土壤细沟可蚀性季节变化主要由根系生长和土壤黏结力变化所致。土壤细沟可蚀性与土壤黏结力、水稳性团聚体和根重密度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用土壤黏结力和根重密度等参数能够较好地模拟冰草和柳枝稷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政府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法,对宝鸡市陈仓区桥镇4个自然村居民的灾害感知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76.47%被访者表示担心暴雨,55.88%的表示担心洪水;14.71%的被调查者平时不会准备防灾补给品,17.65%的被调查者很少会注意灾害预报信息;在灾害信息获取方面,94.12%的被调查者通过电视新闻或节目获取,55.88%的通过广播或村委会通知获取;灾害发生时,79.41%的被调查者第一时间选择到附近安全点避难,2.94%的人选择等待政府安排;灾害发生后,90%的被调查者会向家人求助,50%的向外地亲友和村委会求助.[结论]当地居民主要担心暴雨和洪水灾害;居民多采用传统防灾措施应对灾害;.灾害信息获取以大众传媒为主,渠道单一;居民灾后寻求帮助的可能性随着社会距离(社会关系的疏远度)的增加呈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大豆和马铃薯田土壤临界剪切力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区大豆和马铃薯田为研究对象,在6组不同水动力条件下(τ=5.71~17.18 Pa),借助坡面径流冲刷试验,结合土壤侵蚀过程WEPP模型,探讨了黄土区大豆和马铃薯田土壤临界剪切力(τc)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区大豆和马铃薯田土壤临界剪切力在整个生长季表现出明显上升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P0.05)。大豆田τc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季节动态模式,变化范围为1.66~5.37 Pa,平均值为3.34 Pa,最小值(1.66 Pa)出现在播种期,最大值(5.37 Pa)出现在收获期;马铃薯田τc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季节动态模式,变化范围为1.06~5.26 Pa,平均值为3.12 Pa,最小值(1.06 Pa)出现在现蕾期,最大值(5.26Pa)出现在开花期。两种作物田土壤临界剪切力与土壤黏结力、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根重密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容重和根重密度是影响土壤临界剪切力季节动态变化的重要因子。用土壤容重和根重密度能够较好地模拟大豆和马铃薯田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动态(R~20.50,NSE0.50)。  相似文献   
15.
乡村居民灾害感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居民灾害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乡村居民的灾害感知是居民灾害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采用入户访谈的形式,对宝鸡市陈仓区桥镇4个自然村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乡村居民灾害感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居民主要担心的灾害类型是暴雨和洪水,并且认为类似灾害还有可能发生;(2)居民多采用传统防灾措施应对灾害;(3)灾害信息获取以大众传媒为主,渠道单一;(4)居民灾后寻求帮助的对象多倾向于家人和邻居、基层政府次之,居民灾后寻求帮助的可能性随着社会距离(社会关系的疏远度)的增加呈现衰减趋势;(5)面对灾害,居民愿意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唐代关中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关中地区的降水规律和成因做了探讨。结果表明:唐代关中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唐中期(公元703~公元840)137年间,这一时期共有水涝灾害41次,平均3.34年就有一次,占唐代水涝灾害次数的68%;唐前、唐后降水较少,水涝灾害次数各占16%;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唐前、中、后期分布很不均匀,水涝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在季节性上的特征也十分显著,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其中尤以农历八月份最为频繁,达16次之多;唐代关中地区气候整体上较湿润,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年降水量较多,降水集中或持久是造成该时期水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植被遭到破坏也加剧了该时期水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黄土丘陵区典型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地区农耕地土壤侵蚀控制、水土保持和有限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双环法,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农作物种植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渗试验对不同作物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典型农耕种植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p0.05)。不同作物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的季节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种植3种作物地与裸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种植马铃薯地平均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大,其次是大豆地和谷子地。农事活动、容重、孔隙度和作物根系生长是影响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黄土丘陵区典型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该变化主要是由农事活动、容重、土壤孔隙度和作物根系生长等因素所导致。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环法,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的变化。结果表明:(1)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在生长季内呈现出"W"型显著的季节变化趋势(P0.05),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则无显著的生长季变化(P0.05)。在草地生长季,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值的变化范围为1.61~4.53 mm·min~(-1),平均值为2.89 mm·min~(-1)。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小值出现在抽穗期(1.61 mm·min~(-1)),最大值出现在种子成熟期(4.53 mm·min~(-1))。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值的变化范围为2.12~2.3 mm·min~(-1),平均值为2.23 mm·min~(-1)。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小值出现在种子成熟初期,在旁枝形成期、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末期出现最大值2.3mm·min~(-1)。(2)赖草地与裸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紫花苜蓿地与裸地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赖草地的平均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大(2.89±1.03 mm·min~(-1)),其次是紫花苜蓿地(2.23±0.09 mm·min~(-1));(3)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土壤属性生长季的变化是影响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变化的主要因素;(4)利用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参数可以很好地模拟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的变化(R20.86,NSE0.86)。  相似文献   
19.
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土壤水文、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为此系统研究了陕北安塞4种典型农地(玉米、谷子、大豆和土豆)的土壤含水量、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粘结力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农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随季节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土壤含水量随降雨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峰谷。土壤容重和土壤粘结力在农作物生长阶段大体呈上升趋势,翻耕和收获后显著下降。水稳性团聚体则呈现单调递增趋势。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的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土壤含水量除玉米地和谷子地外(P=0.04),其他农地土壤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0.29≤P≤0.99);土壤容重除谷子地和大豆地外(P=0.03),其他农地之间无显著差异(0.07≤P≤0.86);土豆地与其他农地的水稳性团聚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1≤P≤0.03);各农地土壤粘结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0.16≤P≤0.53)。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降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农事活动所引起的土壤扰动是土壤容重和粘结力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农地水文、侵蚀过程的季节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和计算,对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进行空间规模、地域差异分析;借助红噪声分析软件Redfit35,对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以较小规模、危害较轻的洪涝灾害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2.9%,较大规模、危害较重的洪涝灾害较少发生,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7%。公元1700-1949年250年的时段可以分为六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公元1710-1735年、公元1790-1799年、公元1828-1837年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公元1736-1789年、公元1800-1827年、1838-1949年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十个县市发生洪涝灾害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华县、大荔、华阴、渭南、潼关、韩城、富平、蒲城、澄城、合阳。地区间洪涝灾害发生几率最大相差23%左右,空间差异较大。渭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性,其中11.9年周期可以对应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准11年周期,5.1年、2.6年周期可以对应于低纬海洋-大气活动(ENSO)2-7年周期,说明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和低纬海洋-大气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