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6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晋西沟坝地-梯田-坡耕地农业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耕地类型具有裙带关系,从沟坝地、梯田和坡耕地的演化与发展来看,具有从高位到低位的时空演化过程,其效益具有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迁变过程。通过对其效应的比较分析,明确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耕地的潜势所在,并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晋西黄土丘陵区王家沟流域两个不同性质、联系密切的地域系统。选择了13个决策变量,运用线性规划方程,合理量化了庭院内外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的地域格局,简述了该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成效,并运用灰色关联系统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该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晋西黄土丘陵区王家沟流域两个不同性质、联系密切的地域系统,选择了13个决策变量,运用线性规划方程,合理量化了庭院内外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的地域格局,简述了该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成效,并运用灰色关联系统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该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大同土林景区的景物主要以自然景物占绝对优势,因此,探讨主要景物-土林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不仅在地学上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在区域旅游研究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从区域地质发展过程和水土流失发展两个方面,利用实地考察和土林剖面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土林形成的因素及其组合、土林个体特征、土林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土林的旅游价值,以期从它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水土流失态势的山西省生态脆弱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研究山西省生态脆弱性形成的客观条件人手,研究了山西省生态脆弱性的控制影响因素和基础影响因素,对基础影响因素的指标进行计算处理,求出了山西省各县市基础影响因素的综合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把山西省划分了5个生态脆弱类型区,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生态脆弱类型区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偏关县退耕还林(草)区农户退耕意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偏关县147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退耕意愿主要受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例及国家是否提供后续产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惠  赵艺学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8):63-65,50
简要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以及国内外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建设中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指出了山西省这个典型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将熵值法、系统聚类法与GIS相结合,从经济、人口、社会3个方面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山西省96个县域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聚类,并从产业结构、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空间分异格局明显的原因,提出了调节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草-畜-粮为路径提升山西省土地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粮食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直接牵涉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问题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持续问题.在假定某些条件下,从山西省草地资源最大利用的角度,通过以草养畜,以畜济粮的目标途径,最大限度地估算了山西省(山西省黄河流域)草地资源(包括退耕后还草)的粮食人口承载量,为退耕还林还草解决粮食问题的"生态移民"措施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