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利用电生理技术对棉铃虫、烟青虫雌成虫在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下的触角电位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烟青虫通过嗅觉作用寻找适宜寄生都存在一定的有效范围。二者对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烟青虫的触角灵敏度更高。由此证明,烟青虫的触角嗅觉在寄主选择中起的作用比棉铃虫的更重要,也更专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雄蛾触角扩增得到2个分别为275 bp和281 bp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BP)cDNA片段:SlitPBP1和SlitPBP2,其分别由92个氨基酸残基和9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且具有5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全序列应有6个).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表明这2个序列与已知几种夜蛾科昆虫的PBP氨基酸序列具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1田间识别野蛞蝓别名鼻涕虫,体表有无色的黏液。北方最近这两年保护地内常见。老百姓不知是什么害虫,形状就象蜗牛似的,但没有贝壳。成体伸直时30~60毫米,体宽4~6毫米,长梭型,柔软、光滑,体表暗黑色或暗灰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称后触角,端部具眼。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曲靖市森林公安机关现有民警127名,林业用地面积149.1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5%,其中森林管护面积108.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42%。面对警力与任务严重不相适应的矛盾和林区派出所覆盖面窄小的实际,为解决森林公安机关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触角向林区延伸的难题,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川硬皮肿腿蜂雌蜂触角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对川硬皮肿腿蜂两种类型雌蜂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雌蜂触角上有18种感器,其中有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刺形感器Ⅰ型,锥形感器Ⅰ型,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Ⅰ型、Ⅱ型,钟形感器,坛形感器,板形感器,柱形感器Ⅰ型、Ⅱ型,长锥形感器和边缘感器为两种类型共有,仅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毛形感器Ⅳ型、锥形感器Ⅱ型只在有翅雌蜂触角上存在;毛形感器Ⅲ型、刺形感器Ⅱ型只在无翅雌蜂中存在。  相似文献   
16.
华山松大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辉  李宗波  唐明 《林业科学》2006,42(11):156-158,F0003
小蠹虫在入侵、定居和繁殖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是种内与种间的信息通讯与配偶的寻找,还是在寄主树木组织内的取食和繁殖数量的调节,均依赖于广泛分布于小蠹虫触角上的各种感受器(尤其是化学感受器)来接受或感受寄主树木次生代谢物质的引诱和对异性的准确定位(Byers,1995;陈辉,2003).  相似文献   
17.
赵成华  伍德明 《林业科学》1995,31(2):125-13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的挥发物由溶剂提取和真空蒸馏制得。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由挥发物中鉴定出了20种成分。它们主要是单萜烯、单萜烯醇、单萜烯乙酸酯和倍半萜烯。用正常和剪除触角的雌蛾研究针叶挥发物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utas产卵场所选择中的作用。试验表明正常雌蛾在针叶上的产卵量要比剪除触角的高得多。触角电位(EAG)研究表明无论是交配的还是未交配  相似文献   
18.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richoid, basiconic, and coeloconic sensilla on the antennae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DBM;Plutella xylostella). The trichoid sensilla were the most abundant sensory organ, and the male moth antennae host signiifcantly more trichoid sensilla than female moth antennae. Conversely, basiconic and coeloconic sensilla were found more frequently on female than on male antennae. We performed experiments with various degrees of antennal ablation and demonstrated that DBM antenna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control of mating and oviposition. We found that neither oviposition preference nor mating behaviors changed signiifcantly when less than 1/4 of both antennae were removed. However, there was a signiifcant behavioral change when the antennae were ablated by more than half. As the length of the antenna was shortened, the successful mating rate decreased and mating peak was delayed. An otherwise consistent host preference for oviposition was eliminated when both antennae were completely removed.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trichoid sensill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ting rate and oviposition preference. However, the numbers of basiconic and coeloconic sensilla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mating rate and mating peak, but highly correlated with oviposition preference.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tennal sensory inform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mating and oviposition behaviors of this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est.  相似文献   
19.
桔褐天牛广泛分布于我国,是柑橘和花椒等多种经济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桔褐天 牛成虫头部附器感器包括12个类型;其中触角上分布有8种感器,即B?hm 氏鬃毛,毛形感器,刺形感器1型、2 型、3型和锥形感器1型、2型、3型;下颚须上和下唇须均分布有刺形感器1型和3型、栓锥形感器1型和2型, 钟形感器和板形感器6种.该文运用扫描电镜观察桔褐天牛成虫头部附器的感器类型、分布与数量,以期为其分类 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阐明其交配及定位寄主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释茶刺蛾雌雄蛾对茶树挥发物电生理反应的差异性,对其触角和触角感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茶刺蛾雌雄蛾触角表面一共发现了8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B(o|¨)hm氏鬃毛、鳞形感器、叉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和叉形感器只在雌蛾触角中发现,其它6种感器在雌雄两性触角上的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本研究为雌雄触角形态的二型性提供了超微结构水平上的证据。毛型感器的数量在雌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这可能是茶刺蛾雌雄个体对茶树相关的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的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