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选用云南省保山市3种类型4个常见的玉米品种:甜质型玉米“正甜99”、糯质型玉米“花糯168”及饲用型玉米“恩白玉3号”和“富玉6号”,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草地贪夜蛾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产卵量、幼虫生长发育历期和取食选择率。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个玉米品种上的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在正甜99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最多,分别为12.67块和1 001.67粒,而在其他3个玉米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总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取食富玉6号的幼虫总历期、蛹历期最长,分别为17.09、10.93 d,成虫寿命则以取食正甜99的最长,为13.89 d;草地贪夜蛾3~6龄各龄期幼虫对4个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具有明显趋向性,均以对正甜99的取食选择率最高,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率(P<0.05)。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斑病是云南省玉米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地制约着玉米产量.通过田间定点系统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证明云南省玉米灰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在玉米抽雄吐丝至成熟期的8月中旬至9月下旬迅速暴发流行.同一品种随着海拔增高病情加重,特别是在海拔1800 m以上,产量损失最大.海拔1500 ~ 1800 m区域次之,海拔1500 m以下区域发病较轻.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地表的病残体上越冬.抗病品种少,中抗以上品种仅15.78%.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提早播期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50%氯吡·硝·烟嘧水分散粒剂对春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杀草谱及安全性,探索出最佳用量和用药时期。试验结果表明:50%氯吡·硝·烟嘧水分散粒剂对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玉米3—5叶期,杂草3—6叶期茎叶喷药一次,制剂用药量240~600 g/hm~2,药后15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66.1%~85.7%;药后30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88.8%~100%;药后45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90.88%~100%,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提高;春玉米生长从喷药后到成熟都正常,整个生育期没有药害发生;说明该药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时对春玉米是安全的,也未发现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最佳用量为300~320 g/hm~2;  相似文献   
14.
针对紫皮石斛锈病。试验选用10%苯醚甲环唑WG,250 g/L嘧菌酯SC,29%吡萘·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 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剂29%吡萘·嘧菌酯SC 600 mL/hm~2与75%肟菌·戊唑醇WG 300 g/hm~2,防效相当且显著高于其余两个施药处理,在第3次施药后7 d时达最高防效分别为87.70%和88.56%,鲜重折合产量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3.48%、13.22%,可在实际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玉米锈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品种抗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发生规律和品种抗性,从2007-2009年在云南省玉米产区的病圃试验地和锈病常发地区对玉米锈病进行了田间病害调查和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锈病发病面积占云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5.11%~19.29%,有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的趋势.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始发期为6月下旬,此时正值大喇叭口期,随着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初步记述了云南省山葵上的墨入病、霜霉病、白锈病、立枯病、软腐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等7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病原和简要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为验证江苏克胜集团生产的25%吡蚜酮悬浮剂在大面积生产环境条件下对蚜虫防效及对蜜蜂的毒性,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推广25%吡蚜酮悬浮剂提供依据。笔者在白果基地进行了蚜虫、蜜蜂毒性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油菜,油菜连片种植20hm~2以上。试验对象为蚜虫、蜜蜂。采用WBS-16手动喷雾器喷雾。1.2试验方法各设三个处理,一个对照,不设重复。1.2.1蚜虫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开展了大麦3个不同生长期(麦苗3~6叶期、分蘖期、拔节期)进行不同程度人工拔草对杂草防治和大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大麦3个关键生育期进行5种不同程度的人工除草,100%除草处理在3次除草后大麦生长情况皆为最好,收获期的平均株高高于其他处理,杂草防效最高;而空白对照大麦生长情况皆为最差,杂草防效最低。全生育期为142 d,5个处理下的小区实收产量平均分别为7.97 kg、7.43kg、6.83 kg、6.1 kg、5.33 kg,折算产量分别为7 970.1 kg/hm2、7 430.1 kg/hm2、6 830.1 kg/hm2、6 100.05 kg/hm2、5 330.1 kg/hm2,试验处理比空白对照产量5 330.1 kg/hm2分别增产49.53%、39.40%、28.40%、14.16%,且100%除草处理与75%除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  相似文献   
19.
遮阳网在夏季蔬菜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玉米安全,同时可降低草地贪夜蛾虫口基数、有效防控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发生的种子处理剂,试验特选用40%溴酰·噻虫嗪、50%氯虫苯甲酰胺、35%噻虫嗪、30%吡蚜·噻虫胺、20%呋虫胺、20%多杀霉素、10%高效氯氟氰菊酯7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玉米出苗后7d, 50%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出苗率最高,为87.00%,各处理间出苗率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差异显著。防效方面,以40%溴酰·噻虫嗪、20%多杀霉素2个拌种处理最为突出,苗后7d虫口防效分别可达89.10%、87.14%,保苗率分别可达84.12%、81.80%;苗后14 d虫口防效分别可达74.10%、70.49%,保苗率分别可达72.59%、71.23%;苗后21 d虫口防效分别可达58.34%、56.37%,保苗率分别可达55.75%、53.09%。药效的持效期维持在苗后14~21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