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1.
赤水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赤水市旅游景区部分景点的考察和资料订正表明,该景区各点太阳辐射年总量为2468.0~3142.2MJ/m^2。,年实照时间451.5~869.2h,年日照百分率为9.7%~18.6%,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最低值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为14.1~17.4℃,年降水量899.7~l661.0mm,年均相对湿度81%左右,年均绝对湿度14.2~17.3hPa;景区各点地形遮蔽,多云寡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根据生物气候指数可知:赤水景区可全年开展旅游业,4~10月是旅游的舒适季节,其中5,6、9月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12.
利用贵州省12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的小时土壤水分及降雨数据,对持续干旱、连续阴雨天气背景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一次降雨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仁怀、镇远、罗甸、荔波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水分变化图,对降雨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与GIS的黔西南地区火龙果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龙果栽培种植的气象指标,利用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各县主要气象站点46年(1960~2006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建立火龙果可种植区域气候区划因子与海拔高度的回归模型。借助贵州省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综合考虑气候因子、坡度、海拔高度等要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火龙果的可种植区域。结合RS的图像分类技术,完成黔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将不适宜火龙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将黔西南地区火龙果种植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个等级。结果表明:最适宜区种植面积共计5 863.94 hm2,适宜区种植面积共计8 299.41 hm2,次适宜区种植面积共计6 738.38 hm2。  相似文献   
14.
贵州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全省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但目前对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却缺乏科学的全局性定量评价.为此,2006至2008年间对贵州省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贵州生态旅游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建立了特定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贵州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可评定为普通级和优良级两大类,缺乏特级。资源区,其中:普通级森林旅游区共19个(68%),优良级森林旅游区共9个(32%),而优良级中仅有至三级森林旅游区,缺乏四级森林旅游区.运用最终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与评价得分结果,对全省重点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的群落演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式对黔中喀斯特地区植被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程及群落高度增加,实生树木比例增加,但是S3大于S4阶段;喀斯特地区植被物种多样性增加,但多样性指数最大为S2灌木阶段,最小为S1草本阶段.演替阶段不同物种重要值不同,其中以云南鼠刺为整个演替进程的优势物种.乔木树种在各个演替阶段中S1阶段物种数量最少,而在S3和S4阶段物种数量较大;灌木树种在S2阶段数量最大,在S1和S4阶段数量较少.随着演替进程增加,乔木树种的盖度增大,尤其在S4阶段中乔木比例成分最大;灌木树种在S2中表现出最大的群落盖度,而S3和S4中则盖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检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旅游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旅游与和谐社会研究进行了综述,还总结了目前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保护区旅游理论研究提出了建议并给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17.
穆彪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9,18(6):370-375,386
为了解和认识斗蓬山林区自然一半和生物物种资源,对该林区气候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科学考察,经短期驻点气候观测和资料证正得到,林区年日九为1027.5~1158.6h,年日照百分率为23%~26%,年太阳总辐射为3435.0~3667.8MJ/m^2,是贵州乃至全国低值区之一。年均温为11.6~14.7℃,日均温≥10℃持续日数为198.0~231.0天,≥10℃积湿为3273.2~4460.4℃-d。年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解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气候生态资源,对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年日照数为1 362.3~1 526.0 h,年日照率为31%~34%,年太阳总辐射为3 942.5~4 222.3 MJ/m2;年均温为15.1~20.5℃,≥10℃的持续日数达287~313 d,≥10℃的...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实践所用"植物印记"法进行效度推验.以呼市蒙椴群落植物印记为研究对象,用典型取样、现场实测等方法获取原始数据,以生物多样性、群落分布、群落空间结构及种群构成等分析为基础,从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及景观自然度等方面进行效度推验.景观重要值被应用于植物印记提取;景观自然度概念亦被提出并应用其中.结果表明:植物印记可提高项目区物种丰富度5~7倍;随植被覆盖度不同,景观自然度可恢复33%~67%.裸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可恢复至丰富,高覆盖度区域可恢复至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