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m降至65~70 cm,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选择出具有30个小穗的中矮秆多小穗基因型株系;获得了Ms2基因、Rht10基因、多小穗基因和早熟基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小穗小麦综合改良群体.  相似文献   
12.
以8个鲜食辣椒为试材,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分析了其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辣椒素含量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粗纤维含量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可为制定育种目标和进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68-4769
测定深耕区和免耕区玉米的保水力、电导率以及根的长度与数量,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含水量免耕区下降了350.91%,深耕区下降了467.8%;玉米的拐点温度免耕区为65℃,深耕区为55℃,所以免耕区玉米抗旱性好。免耕的地块根扎得深,而且发根数多。免耕不仅能够提早玉米的收获期而且还能够提高玉米的抗旱性,这对于干旱地区和山区玉米的栽培技术有着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板栗良种早实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芳  田士林  邵明丽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82-6182,6208
对板栗早实丰产栽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良种果园提前进入丰产期,增产效果明显,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苹果鲜榨汁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品种苹果鲜榨汁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澳洲青苹中的有机酸含量最高,达到1.551%,黄元帅和红富士的有机酸含量比较低,在1%以下;从感官评价来看,澳洲青苹有优良的榨汁品质,最适宜鲜榨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小麦材料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田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09-7409,7411
为了选择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选用陕合6号、郑引1号、小偃22三个小麦品种,室内砂培,当小麦抽生第3个叶片时,自然脱水法测定其离体叶片保水力并用连续升温电导法测定细胞膜透性,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性强弱。自然脱水测定结果是:陕合6号、小偃22、郑引1号的含水量分别下降了350.91%、467.8%和441.53%。陕合、小偃、郑引电导率测定的拐点温度分别为65、55和60℃。三者抗逆性大小为:陕合6号>郑引1号>小偃22。陕合6号的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的7个农艺性状的研究,分析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株高、千粒重、籽/杆、小穗数、干/鲜、旗叶面积、有效分蘖与其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性状对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高,株高和籽杆比两个农艺性状对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说明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变量。而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灌浆时间的延长含量呈现出"V"字型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部地区草坪的种植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草坪作为园林绿化主角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在栽培与管理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针对此,结合生产实践,谈谈草坪的种植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莉  田士林 《北方园艺》2007,(9):115-116
针对滞洪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实施了一套深沟覆草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通过深沟覆草栽培,该区的桃树生长状况良好,未发现水淹和土壤干旱现象,较未实施深沟覆草栽培的对照区相比,干旱、水涝情况下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田士林  李莉  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37-3537,3586
采用带冠移植和大桩移植2种方法移植悬铃木大树,结果表明:大桩移栽成活率达100%,且生长迅速;带冠移栽在6~7月份出现枯梢和落叶现象,经吊瓶治疗,于7月10日左右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