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6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2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与国内4个主要骨干自交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8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MQ12-243是各个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生物产量高的组合为MQ12-243×18599;生物产量的狭义遗传力h2N较低,而株高的狭义遗传力h2N较高。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与生物产量为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生物产量的直接效应明显,株高和穗位高对生物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较明显;因此,在选育高生物产量品种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株高、穗位高和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前期通过对广谱稻瘟病抗性品种粳稻云引接种稻瘟病菌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构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样本基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选取该调控网络中10个比较重要的基因,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对其在接种稻瘟病菌后的时空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这些基因在稻瘟病菌诱导后在云引中的时空表达模式。10个基因均受到稻瘟病菌的诱导,但达到表达量峰值的时间各异,有8个基因在36h内表达量达到峰值,3个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在24h内达到峰值;部分基因表达呈先上升,后抑制,另一些基因的表达则先抑制,后上升,再下降。该研究为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在云引抗病性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评价杂交水稻骨干育种亲本的米质性状,对于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274份来源于中国十余个水稻主产区的骨干育种亲本及部分国外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基于类群划分的米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项米质性状中,籼稻糙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粳稻糙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籼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27.7%~97.7%,粳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16.7%~100%,籼、粳稻垩白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均较低。籼稻类群中,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垩白性状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米质性状改良的重点,常规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优,热带籼稻中IR43、GIZA 178等米质性状优良,是杂交育种的有利种质资源。筛选出10项米质指标均达三级以上的各类亲本材料共23份,这些育种材料可以作为优异的米质性状改良的基因供体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垩白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总结高产、抗病杂交稻新品种广优67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广优673系以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的恢复系福恢673为父本,以抗病不育系广抗13A为母本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55.95kg·h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0.65%;201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43.5kg·h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2.49%;在3年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全生育期143.2d,比对照II优明86长1.1d;经2年区域试验田间抗稻瘟病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方法及白背飞虱频发区大田自然诱发抗虫鉴定相结合,创制了米质优、配合力好且具有水稻白背飞虱拒食抗性主效QTL位点qSI4 的新恢复系材料3份(R38、R46和R58)。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创制的恢复系材料的白背飞虱抗性与抗源春江06的抗性水平相当,具有较强的白背飞虱抗性。这些新恢复系通过与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经过田间测产和室内米质鉴定、评比,筛选出一批集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6.
在对粳稻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的基因芯片分析的基础上,克隆了其中一个受稻瘟病菌诱导后表达量显著变化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与籼稻AF529237.2序列及普通小麦X51608.1序列分别具有99.0%与88.0%的同源性,与磷酸核酮糖激酶的活性相关,在糖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构建该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在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也有其同源序列,并且同源性较高。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磷酸核酮糖和磷酸戊糖的代谢,执行磷酸核酮糖激酶的功能,并构建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与瞬时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内优航148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香稻不育系内香2A与自育恢复系福恢148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产量高,在福建省2 a区试中平均单产8.462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1%;稻米品质达NY/T 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标准;中感稻瘟病.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关键农艺性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影响生物产量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对生物产量有关农艺性状的选择,并不会...  相似文献   
19.
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再生稻产量与植株性状间的关系,为适宜轻简栽培再生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5个重穗型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轻简栽培方式,设置3个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考查农艺及穗部性状,测定并计算SPAD值衰减指数、再生芽出鞘率、热能利用率和日产量。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再生稻产量构成与形成特点,解析性状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而确定再生力关键因子。【结果】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受千粒质量、结实率和颖花量间接作用的累加效应,对产量贡献最大,因而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株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0.63,0.54,0.65,说明筛选和选育再生力强、植株高度适宜、生产量大的高结实重穗型杂交稻品种是保障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的前提。SPAD值衰减指数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2,其偏相关系数也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衡量再生稻品种产量高低的关键指标。1周、2周再生芽出鞘率与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3,决定系数均达68%以上,是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由两季总产间接计算而来,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极显著,可作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关键指标。所建产量模拟模型对再生稻产量的预测精度均达85%以上。【结论】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的增产因素是有效穗数,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不同时期鉴定再生力的关键筛选指标分别为前期头季稻的SPAD值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所建产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稻寡分蘖突变体G069与广亲和材料02428杂交和连续回交,建立了寡分蘖基因在02428基因组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02428 ft1.在分蘖始期对其分蘖节位的石蜡切片观察表明,寡分蘖基因抑制了水稻侧芽的发生。利用含有59 712个预测基因或已知基因的表达特征序列的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6个cDNA克隆的表达在近等基因系02428 ft1中发生了变化,其中27个被激活,30个沉默,受到了寡分蘖基因的明显调控。功能分析表明, 这些受寡分蘖基因调控的基因功能分布较为广泛,包括转录因子、激酶、功能蛋白和调节蛋白等,为水稻分蘖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