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0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我国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作用是明显的,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研究手段的相对滞后,目前森林生态学研究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并成功应用于林业实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回顾和评述了我国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着重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今森林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相关研究基础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森林流域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等进行了讨论。参21。  相似文献   
12.
基于28个20mx90m样地的调查数据,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本文分析了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Pinuskoraiensis)林和云冷杉林(也叫暗针叶林)群落交错区优势树种之间的竞争及动态。结果显示:在自然条件下,群落将向两个方向分化,一是以云杉(PiceajezoensisandP.koraiensis)和冷杉(Abiesnephrolepis)为优势的群落,并在达到平衡时冷杉占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度的77.1%):另一种是以红松或云冷杉和阔叶树占绝对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并在达到平衡时,阔叶树在阔叶红松林中占相对优势度的50%,在云冷杉一阔叶林类型中占66%。同时,本研究说明:(1)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都是长白山气候顶极群落:(2)交错区具有过渡性质:(3)森林群落的分化结果说明演替的方向受局部生境的影响。图1表3参24。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曲柳组培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曲柳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在不同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核苷(ZR)3种内源激素,探讨不同细胞分裂素质量浓度和配比对水曲柳组培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年采收的水曲柳种子,消毒、浸泡处理后,播出种胚,可以解除水曲柳种子的休眠.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细胞分裂素都抑制了组培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但却可以解除组培苗顶端优势,诱导腋芽生长.与此同时,腋芽发生率与内源激素ABA、IAA和ZR质量分数不存在相关性,而与IAA/ZR比值存在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IAA/ZR比值的减少有可能有利于腋芽的诱导.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及其内涵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高  王庆礼等 《林业研究》2002,13(2):147-150
本文粗略地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历史,并主要从管理目标途径、生态系统途径和综合途径三种思路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概念理解及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理解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推动我国目前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生态系统的特性。参16。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retwoimportantproblems,whichcauseagIobaIconcern.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andsustainabIedevelopmenthaveadirectbearingonthedestinyofhumanandthefutureoftheearth,andinfluenceeverycountry.everynationandeverypeople.Forestry,whichun-dertakesdoubIemissionsthataretooptimizetheenvironmentandpromotethedevelopment,isthecruxandthelinktoreaIizetheunityofenvironmentanddeveIopment,anditseffectcannotbereplacedi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Chinaisadevelopingcountrywi…  相似文献   
16.
红松,长白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天然林中红松和长白落叶松析木数据,对树高生长模型进行了拟合和研究,结果拟合松树高生长用Richards方程最好,拟合落叶松树生长用Mitscherlich方程最好,Logistic及双曲线型也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用Richards方程和Mitscherlich方程作为导向曲线,编制了两个树种的立地指数表,同时编制了类似于地位级表的红松生长情况表。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北坡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7262200m)的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中土壤线虫进行了研究。在2001、2002年春天,分别在样地的枯枝落叶层、不同深度的表层土(0-5、5-10、10.20cm)掘取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土壤线虫群落中共有27个科,60个属,其中Plectus和Tylenchus两属为优势属,优势属线虫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中。土壤线虫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r=0.357;p〈0.01)。在不同深度和植被群落中丰富度最大的是食细菌类群线虫。土壤线虫总数和营养类群在不同土壤深度中差异显著(p〈0.05);食真菌类群/食细菌类群(F/B)和食真菌类群数量与食细菌类群数量之和与植食类群数量之比(WI)在不同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总之,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线虫密度和营养组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海拔梯度并未显著影响土壤线虫的生态指标,如营养多样性和Shannon指数。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和GIS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小汎  代力民  王庆礼 《土壤》2007,39(3):415-420
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江西省新建县1991—2000年(分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2199.181hm2,林地面积增加1655.375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880.467hm2,未利用地减少1290.016hm2,草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变化动态度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再次为林地和耕地,且研究区1991—2000年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65%。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1991年、1996年、2000年分别为243.687、244.084、244.868,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度仍以建设用地为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和草地,耕地最小。同时,研究得出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段的“涨势”或“落势”状态。新建县1996—2000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动态度比1991—1996年有所下降,且土地利用变化逐渐由双向转移向单向不平衡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9.
白桦是天然落叶松林的伴生树种,为了深入考证白桦与落叶松幼苗、幼树良好的协调关系,在白桦林内系列光环境梯度下进行了落叶松人工更新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遮阴明显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在生长和形态适应方面表现为:落叶松幼苗的侧枝长度、侧枝角度对光强降低的反应最敏感,侧枝个数、株高及株高与地径的比值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光强降低过程中,落叶松幼苗的总体适应方式是向缩小体形的方向发展。因此,进一步应用双表面积法对落叶松幼苗形态适应性进行了分维分析,以定量说明苗木体形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全光下落叶松苗木的分数维度为2.608,随着光强的降低分数维度逐渐下降,分别为2.572和2.315。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水分梯度对阔叶红松林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8月,在吉林省白河林业局红石林场(12755E,4230N),沿着一个山坡设置了一个长宽为112m8m、包含14个样方的样带。调查了群落结构、0-10cm和10-20cm的土壤含水量、枯落物现存量及其C、N、P含量,主要树种的叶片和枝条的C、N、P含量。沿着山坡的不同位置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导致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蒙古栎的比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升高,而其他主要阔叶树种则逐渐减少乃至消失。枯落物的水分变化趋势与土壤一致。在不同坡位枯落物的分解状况不同,干重差异显著。坡下枯落物含量较坡上的丰富,部分原因在于群落结构的变化。水分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影响了枯落物的成分、降解及其养分的释放,进一步影响了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林分结构并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图7表2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