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27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重庆水资源的农业利用及节水农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的农业利用特征研究表明: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55m^3,为全国人均2220m^3的2/3和世界人均10800m^3的1/6,重庆属中度缺水地区。全市有效灌面为62.5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2%,保证灌面为42.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6.5%。根据重庆市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重庆市节水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硼是烟株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重庆黄壤地区烟草种植面积大,但硼素含量较低,成为这一地区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之一。笔者通过调查取样对重庆市黄壤硼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缺硼的程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黄壤有效硼的平均含量为0.39±0.27mg/kg,其中近80%的土壤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属于低硼或缺硼土壤,还有17.44%的土壤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0.2mg/kg,属于极度缺硼的土壤;而有效硼含量的分布频率比较分散,变幅较大,从0.07mg/kg~1.99mg/kg,变异系数达到69.41%,不同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硼与土壤pH值(r=0.181**n=281)和CEC(r=0.124**n=281)呈正相关,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条件下与其相关性也较为显著(r=0.347**n=90),而土壤质地以及气候也对重庆市黄壤硼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紫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0~1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常规平作高,10~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则比常规平作低;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土壤有机质具有表层富集现象;水旱轮作各土层有机质含量均比常规平作低。垄作免耕各土层活性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水旱轮作表层(0~10cm)活性有机质含量减少,其余土层变化不大。对活性有机质组分含量的研究表明:与常规平作相比,垄作免耕增加了土壤表层活性有机质各个组分的含量,在其余土层增加了低活性有机质含量,而减少了高活性有机质含量;水旱轮作增加了各土层低活性有机质含量而减少了中活性和高活性有机质含量。垄作免耕所有土层的碳库管理指数都在100以上,水旱轮作除表层(0~10cm)小于100以外,其余土层都在100以上。由此可见,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镉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Cd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 浓度为0~10mg/kg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发芽势的影响较明显;当浓度达30mg/kg后对发芽的抑制作用表现非常明显,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急剧下降。不同浓度Cd2 对芽和幼根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根抑制作用大于芽,同时对活力指数的影响也表现显著;随Cd2 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不断增强,活力指数也随之下降;当浓度达到50mg/kg后幼苗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类氮肥对紫色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容  高明  王子芳  余泺 《土壤学报》2014,51(4):726-733
以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氮肥对紫色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的紫色土表面电荷量较原土大,增加量在0.05~0.7 cmol kg-1;在低氮水平(100、200 mg kg-1)下,紫色土表面电荷量为尿素硫铵硝铵;而在高氮水平(300、400 mg kg-1)下,表面电荷量为硫铵尿素硝铵。与原土相比,施肥处理的紫色土比表面积有所增加,其中施用100 mg kg-1尿素的增加量最大,较原土增加了78.04%,且尿素处理对土壤比表面积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余两种氮肥处理;而400 mg kg-1硫铵处理的增加量最少,只增加了0.06%。在同一个施氮水平下,硫铵处理的土壤表面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最大,而尿素处理的最小;低氮施肥处理对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影响明显高于高氮施肥处理。可见,不同氮肥种类和施氮水平由于电解质体系类型和浓度的差异,引起土壤pH变化,最终对土壤电化学性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土壤养分的保蓄性和有效性。在本试验条件下,非电解质体系在低浓度下能显著影响紫色土表面电化学性质,而强电解质在高浓度下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pH条件下生物质灰渣中K+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4种生物质灰渣(玉米灰渣、水稻灰渣、锯木灰渣和谷壳灰渣)为研究材料,以不同pH(4、7、9)的NH4Ac为交换液,采用渗透交换法,研究了生物质灰渣中K+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pH为4、7和9条件下,供试生物质灰渣中K+释放量在20~80 min达到平衡,平衡释放量分别为14.77~255.17 cmol·kg-1、4.83~106.71 cmol·kg-1和12.11~224.33 cmol·kg-1。相关分析表明,K+释放量与生物质灰渣中全钾含量极显著相关,说明受生物质灰渣中全钾含量影响,其K+释放平衡时间和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显示,同一生物质灰渣中K+释放速率在不同pH条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受交换液pH和全钾含量的影响,不同生物质灰渣中K+的释放量和平衡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pH条件下,水稻灰渣和玉米灰渣K+释放量(Q)表现为Q4Q9Q7,锯木灰渣和谷壳灰渣的释放量表现为Q9Q4Q7;在3种pH条件下,4种生物质灰渣K+的释放总量均表现为Q水稻灰渣Q锯木灰渣Q谷壳灰渣Q玉米灰渣。平衡前不同时段K+的释放率(v)与反应时间的自然对数(lnt)极显著相关。4种生物质灰渣K+的释放动力学最适模型均表现为:pH=4时为Elovich方程,pH=7时为双常数方程,pH=9时为Elovich方程;同一pH条件下,4种生物质灰渣的模型拟合性最优为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次之,抛物线扩散方程最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含硅熔渣与化肥混合对硅有效性与磷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渣与化肥混合后,可溶性SiO2含量与磷固定率表现出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当水分含量大于150.g/kg时其值增加不明显。NPK三因素配比对可溶性SiO2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双因素配比;且含P配比的增加效应更大,但N、K对磷固定率影响不明显。0.10.mm粒径熔渣可溶性SiO2含量与磷固定率明显高于0.25、1.00.mm粒径熔渣,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0.25.mm与1.00.mm粒径熔渣差异不显著。可溶性SiO2含量与磷固定率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1020.d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小,但减小幅度较小,总体趋于稳定。磷的固定率与熔渣中Fe2O3、CaO、MgO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熔渣中SiO2、有效硅含量呈负相关,说明熔渣主要通过铁、钙、镁与磷发生吸附,且硅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磷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稻田长期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 a的稻田水旱轮作(小麦或油菜一中稻)和1 a只种l季中稻(中稻-中稻即水水连作)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长期水旱轮作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比1季中稻处理高23.4%,土壤收缩量小38.2%,水旱轮作有利于土壤水稳团聚体的形成,<0.01 mm土粒团聚度增大,水旱轮作消除了因长期淹水对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耕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差异不大;长期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比1季中稻处理高,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水罩轮作稻田土壤pH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施用生物质灰渣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生物质灰渣施用对紫色丘陵区柑橘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重庆市现代果树生态示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沙维诺夫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了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含量,并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其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干筛下,B处理(施用生物质灰渣21 260kg/hm~2)R_(0.25)含量高于A处理(对照),且A和B处理土壤团聚体主要以5mm粒径团聚体为主,其含量均大于70%;湿筛下,B处理20—40cm土层土壤R0.25含量高于0—20cm和40—60cm土层,分别增加了6.47%和11.60%,A处理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且A和B处理土壤水稳定团聚体主要以0.25mm粒径团聚体为主。(2)在0—20cm土层中,B处理在湿筛下的GMD和MWD均高于A处理,分别比A处理增加了0.87%和2.87%;在40—60cm中,B处理在干筛下的GMD和MWD达最大值,分别为4.54,4.81mm,可见配施生物质灰渣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尤其有利于提高土壤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的团聚体稳定性。(3)与表层相比,A处理40—60cm土层5,5~2,2~1,1~0.5mm有机碳含量降幅分别是B处理的1.13,1.06,1.15,1.13倍,施用生物质灰渣能减小20—40cm和40—60cm土层有机碳的降幅;总体上,B处理各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A处理,提高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含量。(4)B处理0—60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总储量为4.318 8×10~5 kg/hm~2,比A处理高1.86%。配施生物质灰渣能够增加大团聚体的数量,提高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储量,提高土壤有机碳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紫色丘陵区采集了因水分状况影响而形成的4种类型紫色水稻土土样,利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分析了其有机碳和不同土壤发生层中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含量。结果表明,A层土壤中>2 mm的团聚体以潜育型水稻土和渗育型水稻土最高,分别占76.65%和75.92%,其次是潴育型水稻土占43.86%,淹育型水稻土只有13.10%;不同土壤发生层间土壤团聚体的组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除潴育型水稻土的P层外,其余各层土壤的有机碳53.7%~96.2%均分布在>0.25 mm团聚体中;潜育型水稻土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在4种水稻土中最高,分别为282.5 mg kg-1和6.59 g kg-1,水溶性有机碳则以渗育型水稻土最高;有机碳含量与>2 mm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0.25 mm微团聚体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