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1.
通过样方调查对东莞清溪杨梅坑风水林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1200m2样方中,杨梅坑风水林共有维管植物61种,隶属36科55属,以茜草科、桃金娘科、樟科、大戟科占优势;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乔木层优势种为龙眼、肉实树、假苹婆、华润楠和臀果木等;灌木层优势种为假苹婆、蒲桃、罗伞树、牛眼马钱、穗花轴榈;草本层优势种为假蒌、蔓生莠竹、土麦冬和弓果黍,层间植物以藤本为主。整个群落年龄结构为增长种群;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其次,草木层最低;乔木层均匀度指数最高,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低。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中心区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3S技术,以1992、1998和2002年覆盖广州中心区的美国Landsat卫星影像为信息源,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判读法,将广州市中心区的绿地分为5种类型,总精度在90%以上.通过景观格局特征的分析,获取了1992-2002年近10年间广州市中心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总绿地面积减少,不同类型间发生了复杂变化,以农田绿地和附属地转为非绿地居多.农田绿地不断减少,公共绿地较缺乏.老城区应尽可能创新绿化方式,以增加景观多样性.不同绿地类型面积越来越均匀,绿地景观斑块较规则,多趋于团聚分布.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2年Landsat TM、2005年SPOT影像为信息源,一个斑块为基本研究单位,GIS为平台,结合GPS定位调查,研究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 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公园绿地覆盖率差异较大;公园绿地建设重点放在天河、白云和黄埔区;公园绿地景观人为干扰减少;公园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大量减少,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但仍不尽完善. 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服务盲区的分析,探索公园绿地合理布局,为广州市公园绿地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莞市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莞市建成区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MapObjects组件、C#语言、Access数据库和NET开发环境等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适合用户需求和贴近本行业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古树名木属性数据的管理、空间信息的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古树名木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功能,为古树名木的管护、信息共享、数据导出、信息上报和管理决策等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5.
以2011年Landsat-5和2014年Landsat-8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建模反演东莞市地表温度,研究东莞市2011年和2014年热岛效应,结果表明:用Landsat-5、Landsat-8反演地表温度是可行的;东莞市热岛效应的分布与植被、水体及下垫面有重要关系;2011年东莞市热岛强度以强热岛为主,2014年以中热岛为主;2014年与2011年相比,热岛效应总体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方法,估测样地的植被碳储量,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得到整个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分布情况,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坡向、坡度、海拔及优势树种等因素对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00 m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海拔上升而减少;碳储量随坡度等级的变化近似于正态变化规律,由平坡到斜坡碳储量呈上升趋势,而后由斜坡到急坡逐渐下降;7种优势树种中,速相思、荔枝碳储量含量最高,桉树、硬阔混交林次之,马尾松、灌木、阔叶混交林最少。桉树、速相思在海拔100~200 m、阳坡、斜坡和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荔枝在海拔0~200 m、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硬阔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在海拔100~200 m、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灌木在海拔200~300 m、斜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DEM自动提取地形因子,获取坡度、坡向分布图;在其基础上,结合林班数据对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进行相关分析,并着重研究优势树种(荔枝、杉木、速相思、桉树、马尾松)的适宜性坡度与坡向,发现其分布规律,为森林资源的进一步管理与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应用GIS技术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的管理,并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关联,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专题要素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同时采用柱状、饼状等统计图表方式展示各类统计数据,从而实现了对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的可视化表达,直观再现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景区、景点分...  相似文献   
19.
以东莞大岭山马占相思林3种间伐改造模式(未间伐+套种、间伐30%+套种和间伐60%+套种)及未间伐林分为对照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改造11 a后,比较研究这4种改造模式在旱季和雨季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间伐模式在旱季和雨季下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差异,旱季时土壤全N和硝态氮含量较低,其它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雨季时土壤全N和硝态氮含量较高,其它土壤养分消耗较高,其含量较低。(2)间伐促进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且旱季显著高于雨季。(3)改造后林分植被覆盖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旱季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高于雨季。(4)PC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活性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且各指标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及不同改造模式林分对土壤因子响应不同。以未间伐与套种改造模式能有效改善马占相思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